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加强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 定期进行资产清理工作,摸清家底,分析资产损益原因。按规定程序报批并进行账务处理,努力做到账实相符。在此基础上,加快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建立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以实现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形势需要 2007年年初,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石家庄市开展了第二次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基本摸清了全市资产“家底”。据统计,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达238口7亿元,其中市本级资产116口4亿元。通过两次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也发现了资产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资产清产历来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2016年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具体的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以摸清国有资产"家底"。为此,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清查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资产清查的薄弱点,为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清查提供规范化方案,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招远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从摸清家底,健全制度入手,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他们的做法是:一、健全制度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全市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下发了《招远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招远市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招远市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占用费收取办法》等管理制度。并分三批组织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财会人员进行学习,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转经”资产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二、摸清底子在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走进九月     
走进九月,绵绵秋雨常让人心怀惆怅;走进九月,习习秋风更令人神清气爽。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新一期刊物又出现在您眼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摸清家底,管好家当,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摸清家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开展资产清查也成为资产管理工作的新常态。本文从资产管理制度、资产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安徽省芜湖市实施了以国有房屋、土地资产清理及明晰资产权属为重点的资产管理改革,逐步构建起"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运营"的新型产权集中管理体制。通过抓制度建设夯实产权管理基础、抓资产清理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抓协同配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抓权证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抓资产调剂促进资产共享共用、抓交易监管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有效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资产管理中面临的“九龙治水”碎片化管理、家底不清等问题亟待解决。做好政府资产管理工作,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对于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经济领域“没有计量,寸步难行”,探索政府会计资产的计量,对于指导政府资产管理工作、全面摸清政府资产家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陈强 《财政监督》2007,(7):57-57
为达到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加强资产管理的目标,山西省浮山县财政局积极采取措施,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这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用好用活国有文化资产,发展壮大国有文化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财政部门的政治任务。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正式运行,摸清家底、建章立制,工作是基础性的,也是开拓性的,受到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坚决根除"谁占有、谁处置、谁收益"的顽症,解决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问题,安徽省固镇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房屋建筑物、土地两项国有资产进一步开展全面彻底的清理,切实摸清家底,实施"两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高校进行了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学校通过清查基本上达到了全面摸清家底的目的,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了初始信息,为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出了诸多需求,为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准备了条件。我们在全面认真总结管理经验的同时,努力改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模式,以期达到巩固清查成果。以下我们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尤其是设备、文物陈列品等增减流程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召开这次资产清查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动员、布署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摸清厅直行政事业单位“家底”,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资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对资产管理新概念的认识张西昶加强资产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提出并随着改革的深化而赋予新内涵的话题,由开始时“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服务于经济管理决策”的初衷,发展到今天“理顺产权关系、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寓意,我们不难看出,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15.
汪洋 《上海会计》2003,(8):29-30
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尚未健全,要达到企业改制的目标,相关的配套工作必须跟上。这些配套工作,除政府要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外,作为企业的财会部门,必须及时地处理好相关的财务问题。一、关于清产核资国有企业“家底不清”现象较为普遍,清产核资是资产评估的基础。以改制为目的的清产核资除摸清家底外,在资产清查中暴露出来的潜亏、水分等,要经有关部门进行核销,使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但也不能一味强调“轻装上阵”,避免一些企业只清查账内资产,放弃账外资产的清查,忽视对应收账款、长期投资等债权、股权的清查。作为企业,应…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开展工会资产管理工作的经验 ,我们认为 ,要搞好工会资产管理 ,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摸清家底。只有摸清家底 ,才能建立管理制度和完善管理办法 ,充分调节使用工会的资产 ,提高工会资产的利用率。摸清家底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是清理。把工会所有的资产清理出来 ,重新登记造册。第二是归类。按照清理出来的资产清查登记册进行归类 ,固定资产分为六类 ,流动资产分为五类。第三是核定。根据归类的资产按账按实物进行核实 ,账上有的按账面原值计价 ,账上没有的按原始单据或估价进行核实价格登记入账。第四是综合。根据清…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资产占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对此项管理下了一些功夫,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混乱,有帐无物、有物无帐、帐实不符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产权观念模糊,随意资产国有资产的现象较多。三是“非转经”国有资产存在吃老本,补偿严重不足,收益截留为小金库。四是家底不实,资产不清。五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各单位没有从事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大多数由财务人员代管。可见,行政事业资产是做大财力不可忽视的一个财源。  相似文献   

18.
关于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底不清,账实不符。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的现象,大量资产以账外资产的形式存在,这些资产本应该属国家所有,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登记在册.所有权掌握在单位甚至个人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与个人资产相混淆、单位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摸清家底、准确计量是夯实资产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前提,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名义金额"是政府资产计量的一个重要属性,是政府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实务界对于"名义金额"资产计量属性的运用存在诸多问题,不及时解决则会形成资产"家底"不清、债务风险评估能力下降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国资棋盘     
1988年,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简称“国资局”)为标志,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破题。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并在国资局下设立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这些机构以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为基础,全面摸清国有企业的“家底”,并部分行使出资人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