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彩票号码选择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彩票购买者在购买彩票时选择投注号码的行为是否有悖于经济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中国福利彩票"3D游戏"2006年全年357期的开奖数据对国内彩票购买者的选择号码的行为模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显示,国内彩票购买者在进行投注时确实在按照一些特定的模式进行投注号码选择.这些模式包括:赌徒谬误、幸运号码偏好、大号码偏好、相同号码偏好、日历号码偏好等.这些模式可能是由于彩票购买者具有共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造成的,也可能是部分购买者不具有经济理性的反映.这些模式的存在为进一步研究彩票市场上可能存在的非理性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朱希伟  顾力 《经济论坛》2002,(5):24-24,11
在我国,彩票是政府或政府批准的特定机构为某种特殊的筹资目的发行的印有号码,图形或文字,并设定规则由彩民自愿购买,依照随机或公认的公平方式决定中彩范围,不还本,不计息的有价证券。目前,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彩票,使彩票业成为世界第六大产业。  相似文献   

3.
彩票市场的均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陆 《财经研究》2000,26(9):58-64
本文以上海彩票市场为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彩票市场的均衡。彩票市场的供给曲线取决于彩票游戏规则的设计,彩票市场的需求曲线取决于人们购买彩票所得到的乐趣以及这种乐趣的有效价格,彩票市场的均衡是由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最后本文还根据彩票市场的均衡分析对完善彩票市场、实现彩票销售收入最大化提出了均衡分析的几点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发行生态彩票是一种利用彩票机制筹措环境保护建设资金的可行途径。本文基于对济南市部分居民生态彩票购买意愿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Logit模型,考察居民生态彩票购买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保意识、环保行为、购彩经历和中奖动机对生态彩票购买意愿产生了正向影响,其中环保意识比环保行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风险偏好者比风险规避者更愿意购买生态彩票;收入水平对生态彩票购买意愿产生了负向影响;男性比女性更愿意购买生态彩票。基于研究结论,建议从生态彩票的制度设计、发行方式、收支监管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也谈福利彩票是否“福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家》2001年第1期发表了郭昕炜同志的文章《福利彩票是否“福利”?》,郭文隐含的逻辑是,彩票如要增进社会的经济福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必要条件:彩票购买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应小于福利资金接受者的边际效用,即货币从富人到口袋转移到穷人的口袋;2.充分条件:彩票发行涉及的印刷,保管,运输,销售和宣传等费用及财富再分配过程中的“寻租”活动耗费的资源等各项福利损失之和应小于货币从富人转移到穷人的效用增量,郭文以上述两个条件为判据,以现实生活中彩票购买者主要是弱势群体及彩票发行者有意向这些人兜售彩票为证据,得出中国彩票业发展并不“福利”的结论。我们认为郭文的逻辑是经不起理论与经验的双重检验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彩票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鹏 《当代财经》2003,(2):108-110
近年来,随着彩票市场的繁荣,“彩票经济”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新的热点。“彩票经济”的发展的确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我国彩票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场繁荣的背后还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亟需解决。鉴于些,本文分析了“彩票经济”的内涵、购买者效应及其对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并就如何促进我国“彩票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彩民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彩票销售量大,彩民人数庞大,但是彩票的中奖率极低,为什么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呢?现代经济的理论从预期效用最大化原理出发认为彩民的行为是非理性的,而行为经济学通过展望理论论述了彩民购买彩票时的心里特征,掌握了彩民的心里特征,彩票发行部门应加强对彩票的正面宣传,引导彩票销售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亚昌 《经济论坛》2006,(19):51-51,95
一、中国彩票监管体制的现状 中国目前的彩票监管其实是多头监管,集体监管,包括:首先,国务院的审批权管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彩票管理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国务院,任何地方和部门均无权批准发行彩票。”这种审批包括:彩票的种类审批,目前国家批准发行的彩票有福利彩票、体育彩票以及足球彩票三种;彩票的发行主体审批,《通知》第四条规定:“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地方、部门、组织、个人均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或者变相发行彩票”;发行额度审批,《通知》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对年度彩票发行规模仍实行额度管理。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发行彩票要向财政部提出额度申请,财政部审核汇总后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批准后由财政部将发行额度分别下达给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  相似文献   

9.
彩票在短短10余年间闯入当代国人生活,眼下已是不争事实。世界经济发展轨迹和世界彩票发展史表明,正是由于彩票具有这种独特的吸纳与筹集资金的功能和作用,彩票在世界各国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扮演了不可小视的角色。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发展彩票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及若干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发展彩票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及若干政策建议巩真本论文是作者对近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彩票业和中国彩票业进行调查和对比研究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实际和理论的结合上说明彩票业对一国或一地区社会经济、福利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澄清人们关于彩票性质...  相似文献   

11.
博彩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主要利用人们的投机心理获得利润,大体上包括彩票(Lottery)、赛马(Horse Racing)和赌博(Casino)三个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彩票合同的传统理论认为,彩票合同既是买卖合同又是射幸合同,并不区分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合同。当彩票发行方未出票时,这种理论似乎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何彩民无须持有彩票即可获得奖金,但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此时未持有彩票的彩民购买彩票的价款往往并未汇入奖池,如果以奖池中全体彩民的钱来支付奖金,难免对其他彩民造成不公平的后果。为此,应将彩票合同中的买卖合同与射幸合同分离。本文认为卖方的出票行为是买卖合同的主给付义务,同时也是射幸合同的生效要件。  相似文献   

13.
彩票经济随着彩票销量的不断攀升,彩票市场的逐渐繁荣和彩票业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学上,专家把彩票看做是“第三次分配”.彩票行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彩票消费已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彩票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软税收”、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提供社会保障资金支持、推动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但同时在彩票业发展中也存在着穷人购彩、购彩者投机心理过重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因此,为实现我国彩票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强我国彩票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法律层级,加强彩票资金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彩票文化建设,引导彩民理性购彩.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彩票合同的传统理论认为,彩票合同既是买卖合同又是射幸合同,并不区分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合同.当彩票发行方未出票时,这种理论似乎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何彩民无须持有彩票即可获得奖金,但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此时未持有彩票的彩民购买彩票的价敖往往并未汇入奖池,如果以奖池中全体彩民的钱来支付奖金,难免对其他彩民造成不公平的后果.为此,应将彩票合同中的买卖合同与射幸合同分离.本文认为卖方的出票行为是买卖合同的主给付义务,同时也是射幸合同的生效要件.  相似文献   

15.
彩票业需过四道“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彩票业在我国异军突起。自从1987年首次发行彩票以来,到目前为止累计销售额已突破400亿大关。 1999年还被人们戏称为彩票年。目前我国两大彩票中国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发行范围覆盖全国95%以上的县市.彩票大省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川的年销售量都在10亿元以上。彩票的发行,对于国家、社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具有发行时间短、筹资速度快、融资成本低的特点,一方面为中央政府筹集了大量的社会福利基金,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地方税收入。中国福利彩票 12年来共筹集福利基金 94.6亿元,投入使用70.…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彩票市场的营销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票市场在我国有极大的拓展空间,通过对我国彩票营销现状的分析,找出影响彩票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增加彩票种类、提高奖金额度、增加价格促销、强化公益性形象等促进彩票市场发展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彩票的经济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增帆 《经济论坛》2009,(13):139-140
彩票是政府为筹集公益事业资金而发行的,消费者自愿认购的具有投机性和价值不确定性的权利凭证。从经济学微观层面来看,彩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而从宏观来看,博彩活动实质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彩票法律制度具有公法性质,属于社会本位法;从彩票筹资功能来看,彩票法律制度又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李刚 《经济前沿》2002,(8):41-43
(一)我国彩票业的发展。 自1987年我国对彩票开禁以来,彩票业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近30%。去年福彩和体彩共发行191.46亿,发行总量上升为世界第12位。而截止到2001年10月,我国彩票发行额已超过200亿元。这为国家筹集了大量福利金,使福利、体育和其他公益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以中国体育彩票为例,2000年共销售91.1亿元,获得体育彩票公益金26.1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我国彩票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但其发展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管理、发行等方面经验还很不丰富和成熟 ,彩票管理体制的弊端业已暴露出来。倘若不尽快加以改革 ,将会影响到彩票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试图就此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合并彩票发行管理机构 ,组建股份制国家彩票公司根据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之间的恶性竞争 ,可以合并彩票发行管理机构 ,组建股份制国家彩票公司。中国彩票管理机构合并的框架性构想如下 :①中央层次 :将民政部管辖的福利彩票系统和国家体育总局管辖的体育彩票系统…  相似文献   

20.
彩票是近代社会转型期的伴生物。基于对彩票"迹近赌博"或"为诸善举"、"集资筹款"不同视角上的认知,晚清当局与媒体舆论对其出现了或主禁或主弛的不同态度。这一差异主张一方面展现的是二者在不同阶段对于彩票关注角度的差异;另一方面,彩票由创设到泛滥的历程也揭示出晚清当局统治日趋式微,积重难返。在这一弛禁主张的变迁中近代媒体作为传统社会大一统公权体系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开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在当局施政过程中发挥舆论监督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