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先不易被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相似文献   

2.
曾志荣  张建文 《经济论坛》2006,(13):114-116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将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较稳定的未来现金流入的住房抵押贷款出售给证券化特设机构(SPV),经过政府担保或其他形式的信用增级后,以证券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它本质上就是把抵押贷款转换为在市场上可转让的工具的过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以前投资者不愿接受,流动性较差而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投资者乐于接受的证券,使房地产业传统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3.
查会琼 《技术经济》2004,23(5):32-34
<正>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质和意义 所谓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就是指商业银行把自己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成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机构购入,再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是一种必然,是商业银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必须具备的技术与必须遵循的原则。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质上是通过创建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即抵押贷款的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资本市场》2002,(6):62-64
<正> 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谢平透露,我国住房贷款证券化的有关政策将于今年出台,商业银行有望在年内发行第一批住房金融债券。这表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国际金融界近30年来的金融创新技术在我国即将拉开序幕,同时也证实了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 1.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研究基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质上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是由商业银行等原始贷款机构将流动性较差的住房抵押贷款出售给证券化特设机构,特设机构对抵押贷款进行汇总和结构性重组,以其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作抵押,在资本市场上将住  相似文献   

5.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玉巧 《经济师》2000,(12):114-115
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三大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对银行冲击大、可能引起支付危机等特点而成为各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点。新兴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 ,将商业银行发放的缺乏流动性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在一起 ,并通过结构重组 ,把其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 ,将成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叶芬  张坚  盛玉林 《经济论坛》2006,(14):105-10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将其持有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按照用途、质量、利率和偿还期限相同或相近原则汇集成抵押贷款组合(Mortgage Pool)售给特设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以下简称SPV),SPV将购买到的抵押贷款重新包装组合,并经过评级、担保等形式实现信用提升后,以抵押贷款库的未来现金流为(Cash—flow)偿还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融资行为。这种证券被称作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以下简称MBS)。  相似文献   

7.
住房抵押债款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有很大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增加流动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转移风险和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内在动力不足,文章一方面从资产选择理论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利益动机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实践过程分析了MBS过程中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分散问题。为此,提出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市场带动房地产市场,实现两市场的良性互动;消除银行间交易市场和证券市场流动障碍;设立政府主导的SPV和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四个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是近30多年国际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它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在一起,并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动的证券,据此融通资金的过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首先产生于美国,成功地解决了美国当时储蓄机构的“储贷危机”。随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全球化发展,在各国的创新应用下,其形式也得到不断演变。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种代表性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美国的表外运作模式、德国的表内运作模式、澳大利亚的准表外模式。  相似文献   

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流动性较差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转让给特设信托投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al,SPV),特设信托投资机构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并以其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担保,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住房抵押贷款债卷的过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源于60年代美国的住房金融市场,目前仍以美国应用得最为普遍。据统计,截止到1997年底,美国50%以上的住房贷款实现了证券化,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总规模达79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国债市场的第二大债券市场。而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还停留在一级住房金融市场上,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降低和住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因此参照美国经验,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无疑是一种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俞松 《发展研究》2008,29(3):21-23
本文以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为研究对象,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启示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资产证券参与者博弈中的信用风险评估作用,以及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资产证券信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其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吸取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教训,加强住房抵押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监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住宅金融方面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二级市场更为发达活跃。美国住房抵押二级市场以证券化为主要特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收益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在一起,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成可以...  相似文献   

12.
杨蕾 《经济视角》2013,(9):39-4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以来,房地产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1970年美国首度发行了住宅抵押贷款转付证券(Mortgage Pass Throuh,MPT),揭开了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序幕。从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成为各国普遍实施的分散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工具。但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暴露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因此,我国在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同时,必须防范其风险,避免发生像美国次贷危机一样的金融灾难。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及其对我国房贷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贵蓉 《经济师》2008,(3):237-238
随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所以急需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文章结合次贷危机分析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模式,指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模式。但是需要从次贷危机中吸取一定的教训,使得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15日,备受国内外金融同业瞩目、国内首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正式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它标志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实践中,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尚不尽人意。本文拟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住房抵押贷款谎券化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一顼重要的金融创新,它发端于美国,并推动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住房需求的稳步发展,使房地产业成为巨大的金库。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房地产金融在支持房地产商品市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住房抵押贷款的流动性问题,银行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住房需求者的贷款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抵押贷款在支持住房市场方面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繁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入成熟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吸引广大公众投资者支持房地产商品市场,将是很好的选择。本文拟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以及住房抵押贷款赞券化在我国的应用等作一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机制是:商业银行(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即证券化的发起人)将住房抵押贷款以真实销售的方式出售给以证券化为目的而成立的特设机构(SPV);特设机构(发行人)运用各种信用担保方式将住房贷款重新组合成具有一定信用级别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经过信用评级机构正式的发行评级后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用发行证券的收入支付发起人;受托管理人运用从原始债务人不断收回的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设银行在去年年底首次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撑证券,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将面临诸多风险。为了降低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收益,促进证券化在我国的顺利开展,本文对影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潘鹏  刘朝马 《当代经济》2006,(22):88-89
中国建设银行在去年年底首次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撑证券,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将面临诸多风险.为了降低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收益,促进证券化在我国的顺利开展,本文对影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建华 《生产力研究》2002,(6):60-61,6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我国今后住房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我国目前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时机尚未成熟 ,因为还存在着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各银行缺乏开展证券化内在动力、抵押贷款一级市场规模偏小和缺少大规模机构投资者等诸多障碍。当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相关的基础性工作 ,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施创建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20.
胡智慧 《经济师》2003,(5):35-3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住房抵押贷款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成为解决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及时获取资金的最佳选择。然而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推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还存在很多障碍 ,如商业银行资金较充裕 ,抵押贷款市场不成熟 ,住房贷款担保机构未建立 ,债券市场不景气等 ,因此 ,文章认为当前仍不是最佳时机 ,需等待各种条件成熟一些时推出始为上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