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光华 《新金融》2012,(12):50-54
2010年开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以来,各地平台贷款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根据对全国平台贷款数据的压力测试以及对东北某省数据的调查分析,全国平台贷款的风险在总体上是可控的,但因平台贷款形成机制的特殊性,使得表面平静的平台贷款背后中仍隐藏了很多风险点。只有从改革财税分配体制、抑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推动地方融资模式创新角度出发,在平台贷款的风险监管和治理中引导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2.
内容提要:2010年开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以来,各地平台贷款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根据对全国平台贷款数据的压力测试以及对东北某省数据的调查分析,全国平台贷款的风险在总体上是可控的,但因平台贷款形成机制的特殊性,使得表面平静的平台贷款背后中仍隐藏了很多风险点.只有从改革财税分配体制、抑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推动地方融资模式创新角度出发,在平台贷款的风险监管和治理中引导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无论海外市场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忽然变得异常担心甚至恐慌。忽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显然是不对的,但过分夸大其风险也不客观,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并不会出现风险集中爆发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周婷 《海南金融》2011,(1):27-29,35
近年来,地方政府直接投资或者控股的融资平台经营规模呈现急剧扩张趋势,金融机构介入程度深.经营走向与偿债能力存在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其中风险值得高度关注.本文以海南省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例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当前海南省投融资平台贷款存在期限长、贷款行业集中、抵质押贷款占比突出、抵质押担保方式存在风险等问题,需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井 《时代金融》2014,(12):82+85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快速扩张,但融资平台偿债却高度依赖财政拨款,已远超出地方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这些潜在的风险隐忧应引起金融部门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景德镇市银行机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运行状况,我们对辖内银行机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6.
将地方政府主要融资途径从商业银行贷款向债券融资转移,是减小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有效方式。借鉴澳大利亚成功经验,完善现有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券融资模式不失为我国地方债券融资制度改革的现实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一是融资规模扩大、贷款总量不断上升,易引发政府信用风险。由政府建立的融资平台主要的经济活动是以政府或相关部门为负责人、以政府信用为基础进行融资贷款.随之而来的也就是由政府财政承担的还债责任。就县级投融资平台而言.其2009年造成的新债务增加了12000万元.历年累计债务合计达到了19400万元.只要政府负担的这部分债务得不到及时偿还。就会打破政府融资平台的正常运转.使政府信用面临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8.
罗军 《西南金融》2010,(9):35-37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平台贷款如何认识和把控,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在对全国、某省区域内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初步调查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与宏观调控措施相对应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集中化、期限长、杠杆率高等五大特征;阐明了三个方面认识,进而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地方政府、银行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科学认识和把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田晓卉 《中国外资》2010,(4):155-155
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政府进行投融资活动的主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融资推动了城市化建设。解决了有限的政府财力与全面发展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吸纳商业银行贷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它形成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格局已经得到监管部门的支持,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作很不规范.潜伏着巨大的风险,甚至成为将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进行捆绑的一个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关注的重点,融资平台债务的政策走向事关金融业稳定发展。本文以HB省融资平台贷款债务为例,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重点分析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影响因素,并结合分析结论,从政策延续与退出两种情景出发,对未来HB省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进行预测,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7,(20)
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能够拓宽基建融资渠道,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与此同时,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和控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如何有效的控制贷款规模、规划资金用途、防止地方债过度增加带来的经济冲击是政府投融资平台当前应该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管理,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运行,及时对其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防控,在发挥融资功能的同时将债务风险内部化,对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发展现状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按出资者和管辖权可分为省、市、县、乡镇四级;按项目投向分为政府融资型、国资经营型、产业投资型、创业投资型和投资担保型;按项目能否自身产生现金流或直接还款来源又分为公益型、经营型或综合型三种.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平台数量增长过快、贷款规模迅速扩张、相关运营等问题逐步显现,其潜在风险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解决当地公共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资金而专门设立用来融资的公司。近几年来.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央政府高度关注这部分贷款质量,温家宝总理更是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2010年宏观政策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掌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经营及融资情况,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最近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组织对衡阳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中国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工作会议中提出的:"要全面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指示精神,为了进一步掌握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目前的风险状况,平凉银监分局对平凉市政府融资平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表明,尽管融资平台成效明显,但由于偿债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不到位,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亟需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关注。平凉市政府融资平台现状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地方政府换届之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亦正值还贷高峰期,加之国家近期出台了规范和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新规,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经营管理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本文提出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关注地方政务动态、监管客户还款来源以及强化银行信贷作业过程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陆旻 《现代金融》2012,(2):50-51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融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负债风险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威胁。深入分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现状及其面临的风险,探讨风险的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分析不能仅仅着眼于单纯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层面,而应首先从更宏观的视野来考察中国地方政府乃至中国政府的总体负债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来考察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关系、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融资平台自身,从而确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特征,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提高其融资能力是对县域经济发展“输血”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化隆县经济总量小,财力弱,但拥有丰富的资源,政府融资平台如何提高融资效率和防范风险,使县域资源优势最大程度释放出来,是县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化隆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积极的实施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各级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也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正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规模过于膨胀,导致政府财政赤字,使其背后的风险隐患加大。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实施融资平台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入手,通过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探究防范化解商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措施,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合理的控制财政赤字,避免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务风险发展为金融乃至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