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侧重实施性,落实空间要素传导是规划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明任务—理载体—落空间”为基本逻辑,以区域、市域、市区为空间层次,以点、线、面三类载体为要素形式,从空间布局、产业平台、交通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分层分类的规划手段和传导要点。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的关键所在,是决定土地利用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步骤;开展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研究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高效,有利于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编制和实施;综述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所采取的主要技术和手段,对我国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理论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但还未形成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在研究视角上,多注重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在“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理性发展”等方面应加强;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现代数学模型与计算机空间模拟等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布局中的应用研究,加强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传统的规划研究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形成客观、准确、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受限于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枯竭、占补平衡压力大、基本农田保护率高,浙江省平湖市整体建设用地空间极其有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发展和保红线层面显现了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规划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原有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与实际建设发展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规划执行过程中,面临着以下问题和困难:相对过高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给耕地保护和用地空间的拓展带来巨大压力。根  相似文献   

4.
一、实施《规划》目标的空间布局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规划》明确了我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位置和规划期内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布局的目标和重点.结合我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宝鸡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将构建“一轴两翼三中心”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建设“十大发展区”。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2009,(4):31-31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高级统计师陈水合日前向媒体提供线索:专家历时两年的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取样检测,证明种植桉树是安全的,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和桉树有毒的说法都不能成立。根据桉树林地实地调查,绝大多数桉树林地植被丰富,桉树林地杂草丛生;少数桉树林中地植被稀少,个别桉树林中没有其他植被,主要原因是没有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砍伐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专家们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严格规划、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今后10年全国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日前对此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旨在立足历史与问题导向,建立一套系统性的村庄规划编制逻辑框架以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归纳法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及村庄规划的演进特征,运用演绎法构建了“本体论—认知论—方法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逻辑框架。结果 (1)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发展经历了以恢复与稳定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第一周期(1949—1978年),以高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第二周期(1978—2017年)和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第三周期初期(2017年至今)。相应地,村庄规划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雏形建构阶段、快速完善阶段、全面建构阶段、精准实用阶段,提升“实用性”成为关键命题。(2)本体论强调培育人地和谐的空间规划价值观,认知论强调村庄规划要深化对“3个关系”以及“5个关键问题”的认知,方法论强调村庄规划要重点做好“三生空间”基本格局与发展要素优化配置。结论 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需要规划师以乡村发展历史和问题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宏观历史耐心、“紧密联系实际与群众”的中观分析思维以及“精准配置与细部设计相结合”的微观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地是林业生产的基础,是通过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来实现其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概念内涵及规划体系、编制逻辑和实施路径,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本身概念清晰、内涵明确,与相关规划区别明显,肩负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并在落实目标任务过程中产生建立规划体系之需。(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遵循“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愿景、安排什么举措”的规划思路,形成“问题导向+格局塑造+区类调控+工程牵引”的编制逻辑。(3)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需要遵从“规划传导—政策引领—监管服务—要素集聚—适应性管理”工作路径。研究结论: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工作,是引导生态修复活动科学开展的前提,需在明确该规划的概念内涵及规划体系基础上,遵循其编制逻辑和实施路径,确保规划得到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住宅的空间布局以及村内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的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全面整治“空心村”,整理农村土地和科学规划农村住宅,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规划编制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规划编制人员的心血,规划的所有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成功经验,对于扎实推进、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就兵团“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回顾,提出规划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进而对兵团下一步的规划工作做出安排。  相似文献   

12.
选择濮阳市作为分析对象,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目标,通过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对2016年末濮阳市土地利用现状以及2020—2025年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主要指标做出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函数,同时采用制约条件反映社会效益目标。将效益最大化作为指导原则,得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三个备选方案。结果分析表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是最佳方案,优化后得到耕地面积是270 980.5公顷,满足了濮阳市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的要求,林地面积增加了17 180.61公顷,达到了林木覆盖率30.8%的要求。另外,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以及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促进了城市的开发。该方案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也实现了土地利用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非常高兴把我国家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交流和汇报。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况;二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三是汇报一下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的情况,以及目前正在做的全国林地“一张图”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关于江西省林地保护利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文章从江西省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分布不平衡、保护难度大、生产率比较低、基础建设比较弱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林地和森林保有量、严格保护林地、提高林地生产率、加强基础建设等对策建议,为江西省林地保护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冶市是湖北省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之一,但在林业发展上还处于“林分质量低,造林保存率不高,林业效益差”的后进状态。为改变这种状况,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大胆调整林业生产关系,进行林地经营体制改革,实行林地经营者责、权、利统一。对那些无立木荒山荒地、政府规划的宜林地、25度以上的坡耕地、疏林地和由集体先期投入建成的经济林地以及确需改造的低产用材林地,推出买断、租赁、承包、股份经营、赠与等5种经营模式。截至2001年6月,已完成林地改制面积11.…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的《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对首要目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林地产权市场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改革现行的林地)“权制度,解决林地产权流动的深层次的制度问题,也要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培养林地经营利用的市场主体。此外,还应逐步建立健全林地市场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培育林地产权市场的关键—一建立现代林地产权制度从西方发达国家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趋势看,其土地产权制度一方面着重调整铝宗复杂的商品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领域。主要表现在:(1)在保持与维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土地产权关系的分解及合理界定,使土地所有者的权…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有量指标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云南省耕地规划保有量指标下达的合理性。研究方法:耕地规划指标实现指数、耕地压力指数以及二者之间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全省129个县中约89个县的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下达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景洪市、晋宁县及思茅区等40个县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下达不够合理,指标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全省2009年耕地现状面积与2020年规划指标相比有一定的空间,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全省耕地保有量规划指标进行适度调整,指标调整应优先在各州市内部进行平衡。研究结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有量指标下达时应综合考虑各州市、县(市、区)的耕地规划指标实现指数以及耕地压力指数,建议云南省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局部调整。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将“极化—涓滴”理论引入耕地休耕研究,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管制策略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PSR模型、灰色预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地利用极化度整体较高,需加强耕地养护。(2)以耕地保有量为休耕规模约束条件,得出目标年可休耕规模共397.66万hm2,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35.11%,呈“中”“东”两大主要集聚区。(3)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和后备休耕区,针对不同类型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休耕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结论:休耕地分区受“极化度”和“休耕规模”双重约束,未来应关注耕地健康状况,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分区开展休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乡村振兴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以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等功能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区三线”)为契机,科学编制周石村的村域空间规划,并在规划基础上进行“三生”空间划定及采用相关指标评价“三生”空间适宜性,以期为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提供实例参考。方法 文章运用地类归并法与“三区三线”法对周石村地类进行“三生”划定,转移矩阵对现状与规划后的“三生”空间进行对比。结果 (1)规划后,农林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减少,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变化较小,并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规划形成“一镇一带三园”的产业空间布局。(2)规划至2035年,生产空间增长12.244 1 hm2,面积上升为150.797 5 hm2;生活空间减少了2.659 8 hm2,面积下降为68.957 0 hm2;生态空间减少了9.584 3 hm2,面积下降为107.045 4 hm2。(3)规划后,生产、生活空间满足空间需求,生态空间适宜性结果较好。结论 周石村作为城郊融合型的典型,其发展的要点在于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产业),并完善对外联系方式(道路)与公共设施用地。地类归并法与“三区三线”法相结合使“三生”空间划定更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