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金华 《发展研究》1996,(11):34-35
海是闽东(宁德地区的俗称)最大的优势,海上还有3个闽东,宁德地委、行署立足于闽东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出振兴闽东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海上闽东”,这是本世纪末到下世纪闽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决策。 兴港开海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兴港开海,建设“海上闽东”,这是振兴闽东经济的最佳战略选择。 战略的基本思路是: 提高港口开放层次,推动海港开发;同时以海洋水产业和海运业为海洋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  相似文献   

2.
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世界经济结构变化趋势看,随着世界人口、环境、资源三大危机的日益尖锐,海洋已被公认为人类生存的最后空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为主的“蓝色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已超过陆地经济。国内沿海省份发展海洋经济的态势也十分明显。盐城市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不仅在江苏省而且在全国都有一定的位置,全市海岸线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滩涂面积680万亩,占江苏省的75%,而且每年还以5万亩左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这就决定了盐城的特色在沿海,优势和潜力也在…  相似文献   

3.
由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和民盟上海市委主办的“民盟沿海省市发展海洋经济(上海)研讨会”于2008年9月25-28日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们从海洋运输、港口经济、海洋科技、生态环境、国家海洋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在多个方面取得富有建设性成果,特别是在“发展海洋生态农业”、“解决海洋的问题决不仅仅来自海洋”等等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4.
徐方 《财富时代》2023,(2):55-57
<正>在实施“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发展战略过程中,宁德市依托自身区位、资源与政策等优势,努力发展产业、城市、港口集聚的海洋经济,实现海洋强市目标。经多方调研发现,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顶层设计有一定完善的空间、体制机制还可更加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规划还可更加合理、港区集疏运的科学建设及海洋科技更替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海阳市海洋产业由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转换的趋势日益明显。在渔业、盐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产业开始加速发展。在分析海阳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海阳市海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阳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许建伟  刘琨 《海洋经济》2019,9(6):20-29
随着我国进入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时代,优化海洋经济的结构分布,成为我国不断拓展海洋发展空间的首要前提。本文基于福建省海洋经济情况,利用SSM分析法,从地域和产业结构两个维度,探析海洋经济如何在7类主要海洋产业和全省6个沿海城市间进行优化分布。分析发现,福建省应优先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及海洋电力业4类海洋产业,同时,结合沿海6个城市在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确定该 4类优先发展产业在沿海6个城市中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7.
作为沿海省份,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更有主观努力程度不够的原因.因此,要发展河北省海洋经济必须要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港口功能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以陆地产业带动海洋经济;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大海洋经济;转变海洋观念,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福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10.9公里、居全国首位,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福建省委、省政府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立足福建实际和区位优势,提出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建设海洋强省,经过多年发展,福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编辑部采访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邱章泉、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昌萍、漳州市东山县人民政府县长何霭、宁德市霞浦县人民政府县长罗义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张鹏飞,一起探讨如何做大做强做优海洋经济,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并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戴民汉教授点评。  相似文献   

9.
福建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人类大力开发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探索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成为全球竞争的新舞台。福建人多地少,但海域辽阔,有着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如何把海洋潜在的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实现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这是从当今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战略高度出发.直面新的海洋竞争挑战,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贯彻落实这一决策,对于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中华民族海洋国土意识和“以海兴国”意识.全面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等方面举足轻重,意义深远。如何抢抓新机遇,明确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又好又快地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全球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福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福建应加紧谋划海洋、布局海洋,发挥海峡、海岛、闽台“五缘”的优势,加快建设蓝色经济示范区,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使海洋经济成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给沿海各地发展海洋经济带来了春风、注入了强心剂.漳浦作为海洋大县,是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市海洋开发将迈入新的阶段。在分析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布局、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海洋经济发展、沿海对外开放、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人力资本、海洋绿色发展5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物元模型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核密度探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引入空间聚类分析对我国沿海11省(区、市)的5个分维度进行梯队划分。结果表明:①全国层面来看,海洋人力资本整体得分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海洋绿色发展得分出现轻微下降的趋势,表明海洋经济亟须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沿海对外开放、海洋科技进步仅出现轻微波动,得分未呈现明显变化。②时间演化来看,2007-2016年间中值地区逐渐增多,且核密度由单峰转向双峰,两极格局凸显。③空间聚类来看,高值地区发展势头较好,发展结构均衡,多数维度处于第一梯队,中值地区优势维度较少,且多数维度处于第二梯队,低值地区发展具备充分潜力,且多数维度位于第三梯队。  相似文献   

15.
陈舟风 《经济论坛》2011,(10):72-75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嘉兴发展港口物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嘉兴滨海新区作为嘉兴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应充分利用良好的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不断完善港口物流功能,实现港口物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研究从港口物流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滨海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发展滨海新区港口物流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变化的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集聚法对江苏海岸带产业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江苏海洋经济产业严重依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且熵度指数低,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港口、高新海洋产业制约了江苏海洋发展的速度,成为影响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制约因素.探讨了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提出了南北并进、江海联动,海陆互补、东进西联的海洋战略,突出港口核心作用,以"港口-工业区-海岸城市-沿海经济带"为发展主线的点轴发展思路.指出将港口业、海洋化工、海洋医药三大产业作为江苏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7.
载体建设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抓手,把握和研究海洋经济载体具有现实意义。海洋经济载体具有涉海性、多样性和承载性等特点,江苏大丰在培育海洋经济载体过程中走出了"观光旅游与科教城"相结合建设海港新城、"海洋特色工业园区与合作共建"相结合发展产业园区、"产业港与临港工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港口、"科技与金融平台融合建设"共促生产要素集聚等独具特色的海洋经济载体发展模式。江苏在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紧抓港口、港城、园区及各类要素平台等载体建设,使海洋经济发展成为江苏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8.
刘明 《经济前沿》2008,(12):30-34
本文从分析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入手,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为维护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应强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是资源型经济、高技术经济、开放型经济、综合性经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全世界所达成的共识。广西的海洋经济跟全国其他临海区域相比而言,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深入探讨如何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十分必要。一、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一)广西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广西南邻北部湾,背靠大西南,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部唯一沿海的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  相似文献   

20.
房辉  原峰  熊涛  刘芳 《海洋经济》2019,9(3):48-5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现已成为区域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通过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模型来研究中国 2006-2015年 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建立协调度模型评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从协调度等级来看,沿海省市的协调性有较大差异,可分为 4个等级;从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多数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