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机制,提升土地利用管理水平襄阳市位于鄂西北部,汉水中游,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面对用地需求持续增长、用地指标长期紧缺的双重压力,襄阳市将机制创新作为破解资源要素制约的突破口,推动土地利用管理向用土有方、拓展用地转变,向惜土如金、集约用地转变,向守土有责、有序用地转变,走出了一条促进跨越发展的"节地路径"。2012年全市平均单位GDP地耗水平比2010年整体下降20.6%,实现了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上海产业用地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7年,上海的生产总值已经连续16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产业用地需求总量迅速扩大,产业发展过程中用地需求扩大和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上海土地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只占全国的0.06%,但2007年上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国的3%,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5%。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上海每年新增产业项目数量多,土地需求大。但是另一方面,上海也是我国土地资源最稀缺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铁岭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节约集约、多渠道用地上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以来,全市盘活存量国有土地1736公顷,经省政府批准征收集体建设用地1697公顷、未利用地323公顷,三项占总用地量的41.4%。2D10年比2006年新增建设用地形成GDP提高47.4%,年均土地利用率提高11.8%。  相似文献   

4.
正一、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一)城镇用地新模式1."旧城改造,内涵挖潜"用地模式一是重点进行城镇内旧村(城中村)、旧工业区和工业住宅混杂区等的改造。二是挖潜城镇内闲置、空闲土地,盘活利用部分土地资源。三是划拨用地采取有偿方式使用,同时采用集中办公的办法,提高政府部门用地集约水平。2."向天空、向地下要地"用地模式"向天空要地"是指通过增加建设密度、容积率、提高高层建筑高度等方式,提高城镇的单位土地承载力,向空间发展。"向地下要地"是指充分利用城镇地下空间,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的目的。(二)农村居民点用地新模式1."一户一宅"用地模式长期以来,在九江市农村中"一户多宅、违法占  相似文献   

5.
陈琳 《国土经济》2011,(10):18-18
武胜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的原则,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土地,使土地、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新增亿元GDP消耗建设用地面积下降。一是加强用地预审和监管,提高建设项目用地准入门槛。优先发展高科技及单位用地产出率高的产业,对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非生产用地比例达不到要求的,相应核减用地面积。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萎缩型边缘区进行定义阐述,剖析国内萎缩型边缘区土地低效利用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国内外土地利用开发理念,明确土地资源再利用发展的模式与方法。继而研究了主动考虑发展过程的"灰色用地"规划模式,并首次提出产业"由附转主、由短为长"更新为参考标准的土地转换模式,引入短期型产业用地与长期性产业用地,提高"灰色用地"在萎缩型边缘区规划中的操作性,为我国萎缩型边缘区土地集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规划控地,市场供地,挖潜节地,标准用地作为2013年湖北省闲置土地处置暨"三项改革"工作的示范区,成宁市落实省政府节约集约用地新政,采取四项措施,助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规划控地,优化发展空间围绕湖北省级战略,咸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龙头"地位,统筹考虑和紧密衔接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相关规划,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尤其在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8.
永康市审时度势、推陈出新,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截至2011年年底,浙江省永康市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已达12485.42公顷,超出规划期末(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747.4公顷,未来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受到严格控制。2012~2020年,全市剩余可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为1617.6公顷,未来用地空间严重不足。永康市审时度势、推陈出新,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极力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坚持"节约首位、集约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带来建设用地的扩张,不断扩大城市面积进而导致土地关系日益紧张的局面。通过选取江西省11个地级市从2004-2017年共14年的数据,利用脱钩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第二、三产业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实证分析,并对江西省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结果显示,江西省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与二三产业GDP的增长之间整体存在着弱脱钩的脱钩关系。并且通过对脱钩弹性系数值省内三大产业的产值以及城市扩张用地的增长等的分析,进一步得出江西省在研究期间之所以呈现弱脱钩状态与江西省第三产业的呈强相关有关。最后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抑制、经济增长来源两个方面对江西省建设用地扩张与第二、三产业GDP增长脱钩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一、加强规划引导控制,有计划盘活存量土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严格保护耕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作为规划修编的宗旨,结合全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发展趋势,按照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要求,设立全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并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度建设,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与调整。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树立科学的城镇规划理念,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我们还要加强产业空间规划、城镇建设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水利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衔接,建立协调统一、控制有力的规划调控体系。辛庄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与专项规划的衔接,按照"工业向集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集聚效应,对工业集中区进行整合归并,城镇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统一布局,使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1.
《国土经济》2008,(8):46-46
新乡市近年来通过加强土地使用管理、强力推进节约用地,全市5年新增土地达19万余亩。  相似文献   

12.
物流用地的土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设施用地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土地现状分类却没有反应"物流用地"这一新的用地形式,这是土地分类科学滞后于产业发展的表现,土地使用性质界定不清也造成了物流用地在审批、规划、转让中的种种问题,应在土地分类中以科学的方式增加"物流用地"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重庆国土资源》2009,(3):F0003-F0003
为宣传第19个“6.25”全国土地日,深入贯彻“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这一主题。全市各区县分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营造依法合理和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罗锜 《上海土地》2005,(2):29-30
建设用地审批从严管理,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国家为加强宏观调控,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全国暂停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半年。许多地方为此犯了愁:农用地控制了,谈何招商引资?谈何发展工业经济?福州市辖福清市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把目光盯在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上。一年多来,该市采取切实措施盘整存量土地121宗,面积3320亩,占全市闲置工业用地面积的63.9%。其中,“三资”企业盘活用地2102亩,投资额1.6亿美元;民营企业盘活用地1218亩,投资额5.8亿元。  相似文献   

15.
产业的增长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及利用类型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北京市产业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产业用地效率比较以及产业用地与GDP的相关分析,探讨了北京市产业增长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从优化土地资源在产业问的配置、提高产业用地效率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民营企业用地难已成为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各级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成长型民营企业的用地需求,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协调发展。一、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用地的需求量逐年增多,但是国家对土地使用的调控政策日益严格,同时土地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稀缺,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用地难"正渐成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正全区形成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六大经济板块布局规划,并分别从投资强度、容积率、工业用地比例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用地控制标准,促进节约利用土地湖北省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32平方公里。近年来,为拓展发展空间,开发区积极转变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从零星小块的山地平整开始探索,到沿城市道路两侧条带式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再到大规模的集中成片开发,逐步走出了一条开发利用土地的新路子,打开了经济发展的闸门。  相似文献   

18.
全国“6.25”土地日的设立,旨在确立全民珍惜土地意识,促进依法用地、科学用地、保护耕地,遏止违法用地,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二十年柬,我们在科学管理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合理保护耕地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是,至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用地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正节约集约用地,凸显土地要素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关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全局,而且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和社会安定繁荣。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采取节约集约用地等多项措施,努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土地要素日益凸显通过多年发展,我国土地市场日趋成熟、渐趋理性。以扬州为例,土地要素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贡献力度不断加大,用地管理政策作用在土地市场方面,形成了多重良好效应。一是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越来越高。随着1998年最后一批福利房的终结,扬州房地产开发快速运行。  相似文献   

20.
正土地,是自然之源,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础。作为我们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落到实处。一、严格土地管理,做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执法,做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尤其在村民建房、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用地上实施强力引导,尽量少占或不占用耕地搞建设。农村村民建住宅审批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