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解读     
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的阳光下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减少。日前,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家庭、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2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互联网+家庭、+学校、+公益  相似文献   

3.
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注的一个新阶段。虽然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在实践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关注,但是却极难有效为留守儿童权益提供保障性服务。本文由电视传媒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成因着手,通过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对象失衡以及主体失真等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了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体系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儿童自身健康成长,也关系家庭幸福乃至国家未来.本文通过对东部江苏省、中部安徽省和西部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关爱服务供需情况调查发现,就学升学两难、随迁成本高、家庭理念因素等是造成农村儿童留守的主要原因.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在供给内容、供给主体、供给方式等方面还存有短板和挑战,建议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发生发展的,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农村大批劳动力进城打工,儿童留守农村得不到特有的关爱,生活、情感、心理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关爱机制一旦缺失,对他们的成长会带来不可逆的影响。所以,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建立和完善关爱机制是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6.
杨华云 《老区建设》2010,(14):52-53
"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走入误区。本文通过对金溪县"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着重阐述了金溪县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创新教育管理,从政府、家庭、社会、教育界各方面集思广益,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爱,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风貌。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抚育类型有单亲抚育、隔代抚育、寄托抚育及单独居住。留守儿童在早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关爱不足、安全感缺乏、行为习惯偏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及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从家庭生命周期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及其所衍生的家庭抚育与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时间的错位。家庭系统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的功能没有发挥到位。因此,以家庭为本,立足于时间系统,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建综合的立体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为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形成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梁琨 《老区建设》2012,(22):37-38
近年来,农村青少年犯罪越显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农村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比例。分析留守儿童的犯罪成因、提出相应对策,遏制留守儿童犯罪上升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况,论述了关爱救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必要性,提出关爱救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留守儿童随父母流动提供制度保障;贯彻执行"雁归兴贵"计划,促进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就业;着力"去标签化"管理,建立隐性关爱机制;实施儿童福利主任模式,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生存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留守问题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对现阶段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提出建议: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制;加快建设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阵地;加快组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队伍;大力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1.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6]27号),就目前来看,校园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问题凸显,恶性事件经常见诸报端。特别是在寄宿制学校生活学习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蒋平 《理论观察》2005,(4):79-81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入学接受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缺失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条件下,在学业成绩、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及身体发育方面出现的不良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马美玲 《发展》2011,(9):145-145
临夏处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留守、流动儿童较多。为了更好的关爱这些留守、流动儿童的成长,学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是一个新出现的社会现象,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急剧增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监护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学校,因此,教师在对留守儿童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以更大的热情,把更多的关爱给予这些最需要我们关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6〕27号),就目前来看,校园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问题凸显,恶性事件经常见诸报端.特别是在寄宿制学校生活学习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性地在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经过调查显示,由于体制不完善、政策缺失和资金不配套等原因,很多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不容乐观,不良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存在以及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针对性的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制度的立法改革进行思考,并进一步就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体系的确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其身心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由于其父母外出务工,社会支持系统因亲子分离而遭到了破坏,使得父母这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一直都处于丧失或基本丧失状态。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困境儿童的重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要关爱留守儿童,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各地陆续开启了针对困境儿童社会支持救助保护的探索之路。本文主要以贵州省都匀市归兰水族乡潘硐村的留守儿童为主要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下形成的突出社会问题,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被留在家乡,原因主要是城市户口有限制并且教育成本高,从而形成"留守儿童"这样中国当代社会的特殊群体。相比其他儿童,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偏差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塑造健康心理、减少偏差行为,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陕西省白水县民政局根据本县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障机制工作的新路子,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了创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他们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全力做好留守困境儿童及家庭的保障服务工作,依托“合力监护相伴成长”、“2017寸草春晖”、“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等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先后投入活动资金222.3万元,建立挂牌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8所,开展大型走访慰问活动12次,受益儿童达到8104人次.  相似文献   

20.
林峰  李伟  白荣  韩佳星 《魅力中国》2013,(23):25-2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级政府、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并结合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实际情况,提出了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并与政府、学校等传统力量相结合,构建一种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