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出现的空间结构复杂化、规划要素多元化、用地节约集约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等热点议题,依托“精细化”理念,并结合当前规划视角对城市绿地分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诉求进行一系列梳理和分析.其次,从用地特征、主导功能类型和空间形式三个角度对城市绿地涵盖的要素进行了类型梳理,进而将其综合并建构出了城市绿地复合型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课题编制,辨析了城市绿地复合型分类框架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土地开发权的规划配置对集体产业用地转型的影响机制,助力规划实施;借鉴产权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揭示集体产业用地开发权重构的特征;通过数据分析剖析南海区集体产业用地的转型特征;以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性访谈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对比,实证上述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规划管控加剧非均衡的开发权配置,将集体产业用地重构为开发权赋...  相似文献   

3.
冯艳 《企业研究》2012,(10):125-126
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知识密集度高、产业技术日新月异、人才流动频繁等特点,成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复杂与不可预测的难题。本文以秦皇岛海湾公司为例,将SWOT的分析框架运用于公司人力资源规划中,分析和概括科技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为企业人力资源精确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现状,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提出符合北京实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体系建议,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良好的制度框架,保障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部区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物流用地的土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设施用地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土地现状分类却没有反应"物流用地"这一新的用地形式,这是土地分类科学滞后于产业发展的表现,土地使用性质界定不清也造成了物流用地在审批、规划、转让中的种种问题,应在土地分类中以科学的方式增加"物流用地"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是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是一个方案编制和实施管理的连续过程,其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相关主体参与规划管理的动机.进而通过分析现有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制度根源,并结合我国不同地区所进行的规划管理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最后从规划编制的思路、内容和实施管理对如何加强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的管制和引导功能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灰色用地"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界定了城市"灰色用地"规划的涵义;探讨了城市"灰色用地"规划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对"灰色用地"选址、规划过程及操作机制等的探讨,表明城市"灰色用地"规划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用地数量、用地结构、用地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和谐-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魅力-城市自我展现文化的魅力.和谐、魅力城市景观经营与发展是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产业园区规划在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有三点:一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塑造独特的景观;二是充分重视产业园区的独特需求:三是重视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产业规划编制,多基于政府的视角展开,呈现明显的自上而下的政府意志贯穿的特点,这种静态、刚性的产业规划较少关注民众诉求、轻视企业发展规律,无法适应规划日益包容化、人本化的发展趋势。为契合规划的大潮流和大诉求,尝试引入"公众全程协同式"规划的概念,从公众视角反思传统产业规划编制,探究公众参与下创新型产业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并以南京下关区中央门商贸区规划为实证,将"公众全程协同式"规划模式落实于产业规划编制过程中,以期提高规划的深入性及可操作性,为产业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土地立体化利用过程中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上和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殊之处,利用比较研究法、法条解释法对土地立体化利用过程中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的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立体化利用过程中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客体范围为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可利用土地空间以外的部分;设立方式采取有偿出让或无偿划拨等方式;管理审批程序要增加编制详细规划、"地质勘测"环节,同时前置"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程序;权属登记需要统一登记机关、引进三维地籍管理技术和扩大登记事项;在协调与既存建设用地权利人权益方面,可通过完善相关规划、赋予既存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优先权和鼓励设立"空间役权"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