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挖掘乡村特色餐饮资源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志强 《特区经济》2008,(7):183-18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实现小康重要途径之一,特色餐饮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定义乡村特色餐饮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中特色餐饮的地位和作用。对特色餐饮的开发原则、方式、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包括:接待设施供求错位,旅游产品单一且文化含量不高,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重乡村旅游经济收益轻乡村旅游文化及环境消极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接待设施的先进性;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产品;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手段;政府积极引导,建立社区参与旅游业的长效利益分配机制;重视方面影响,做好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徐清 《乡镇经济》2008,24(4):64-67
乡村度假旅游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发展势头却比较迅猛,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宠儿。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还比较缺乏。文章在对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发展动向,探讨了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特征。最后在分析乡村度假旅游产品要素的基础上,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传统节庆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对于繁荣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乡村旅游必须紧跟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文章着力探讨了乡村旅游如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开发“传统节日”项目,并打响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品牌,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樨 《中国集体经济》2007,(31):162-163
伴随着近年来全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农村正成为备受旅游业关注的新领域.国家旅游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推动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挖掘产品特色,加强引导、管理和调控等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迁西县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具体详实的阐述;其次,对迁西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迁西县乡村旅游产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但是,一哄而上、无序开发、盲目攀比、干村一面现象不容忽视,低层次的乡村观光和乡村生活体验已经很难适应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乡村旅游亟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加快提质升级步伐,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以红色旅游引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构筑生态宜居的乡村。广西灵山县萍塘村应紧跟新时代步伐,努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选取萍塘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方式对其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运用RMP分析法对萍塘村红色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红色旅游产品等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由此得出萍塘村发展红色旅游产品存在旅游资源设施建设待加强、客源市场不平衡、红色旅游产品体验差等问题,从而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力度、进行客源市场开拓、加大宣传力度等发展对策,促进萍塘村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成都郊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的兴起代表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成都郊区"农家乐"旅游曾一度红火,然而,在其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规模太小、千篇一律、质量差、档次太低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增强品牌保护意识,拓展参与性旅游项目,开发农耕文化、历史怀旧、贫困苦难、心理调节等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亚玉  董菁 《改革与战略》2011,27(2):114-116
文章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特征。文章认为,应通过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环城游憩带、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和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等开发策略促进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自2003年以来,乡村旅游人数逐年增长,近年来每年的游客数已达50万人以上,并以赏花、摘果和农家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恭城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然而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景点规模小且布局分散,缺乏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本文认为,要做大做强恭城县的乡村旅游业就必须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旅游产品异质性特色、打造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以县城为中心,打造融休闲农业、民族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点;成立恭城县乡村旅游合作社,统筹协调各乡村旅游点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2.
十九大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顶层设计中乡村旅游对助推脱贫攻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嘉陵区贫困水平与原因、乡村旅游景点结构、空间分布及扶贫条件,为嘉陵区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提出以下建议:提升乡村品质,形成旅游扶贫运作方式;统筹政府与产业关系,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优化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建立三级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乡村旅游发展中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有丰富的野菜物种资源,乡村居民食用野菜的历史悠久,形成本土乡村饮食文化特点。在乡村旅游中开发利用野菜资源,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成为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在乡村旅游中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tourism system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urban tourism in Gaborone and Maun, Botswana. These are young centres that have a growing number of tourist attractions,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that could promote urban tourism.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based on both secondary and primary data sources, indicate that urban tourism in Botswana is relatively undeveloped because there is no substantial domestic market, tourist attractions in urban centres are poorly developed and marketed, and city development plans and the national tourism policy are not integrate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for tourism to become a viable economic sector in the country, urban tourism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Botswana's tourism policy and city planning.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区域合作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区域合作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在区域合作框架下,乡村旅游涉及许多要素和多个利益主体,构成一个复杂系统。乡村旅游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要由政府、社区和企业三方面组成,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尤其需要在区域整体基础上,建立面向游客需求的产品开发机制,以及全面参与的营销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发展门头沟乡村旅游,打造特色门头沟旅游品牌,促进门头沟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本文对门头沟乡村旅游的四个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报告门头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区域特色日益明显、接待环境不断改善以及品牌意识不断加强;找出门头沟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仍需提高、宣传力度需要加强、筹集资金渠道狭窄,游客满意度有待提升等;并且提出促进门头沟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汪德华  胡赛珠  陈颖 《乡镇经济》2008,24(11):25-28
文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综合归纳分析,了解到人们对于宁波乡村旅游现状的评价、未来发展的期待,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找出一个有效途径:合理利用民俗节庆文化,开发出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乡村旅游项目,以民俗文化传统来提升乡村旅游的空间。文章还提出了一些开发传统节庆旅游产品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低碳乡村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对其低碳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门头沟乡村旅游低碳发展水平虽有所上升,但上升趋势不明显,仍处于中碳阶段,距离低碳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为进一步挖掘出制约门头沟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本研究最后引入限制性因子,发现主要制约因素为以下四个方面:乡村旅游各主体低碳意识薄弱;财政投入力度不够,低碳设施缺乏;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粗放,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认识不够,清洁能源使用率不足等。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米东区作为新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地区之一,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响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头号项目.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工作人员及游客的访谈以及实地调查,找出旅游品牌及市场、旅游产业结构和管理水平3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应该在推进产业融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宣传以及形成科学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确保米东区乡村旅游产业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