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始终围绕着水而展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当今社会中,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人口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空前尖锐,使得人类水危机意汉骤然显现,可以预见.水将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瓶颈,将对人类发展构成巨大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化解这一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全球15%的人口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消耗了同期全球60%的能源和50%的矿产资源。在未来10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包括中国、印度在内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也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人类发展需要回答的问题。大力节约能源,更快地提高能源效率.无疑是既能缓解能源资源约束、保障能源安全,又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西部金融》2010,(6):1-1
1、OECD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5月26日出版的半年度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2010年和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4.6%和4.5%.高于此前预计的3.4%和3.7%的水平。其中,经合组织成员国2010年和2011年的经济增速预计为2.7%和2.8%,高于之前预估的1.9%和2.5%。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医药市场逐步扩大,2007年的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62%,其中中成药约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3.2%,达到近1400亿元。尽管进入2006年以来全球出现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企业经历30年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已取得巨大进展。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企业中的比重,户数仅占11%,但销售收入占35%,实现利润占45%,上缴税金占57%。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达1.2万亿元,增长了14倍,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7681.5亿元,上缴税金6822.5亿元,中央企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1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3家。200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96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6%,超过同期集体企业利润增幅的25.2%、接近股份制企业利润增幅的35.1%,同年《财富》全球500强中,中国有30家,其中内地企业22家,比上年增加了3家,这些企业全部为国有控股企业,其中有16家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6.
节能环保不仅是中西部,而且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全球未来发展的走向和人类的命运,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在加速耗竭自然资源的能源和资源数据显示,1987年7月是世界5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是60亿人口日,2011年10月是70亿人口日,全球人口在不断增加:联合国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每年平均新增8500万人,这8500万人每年要消耗能源标准煤2.8亿吨,水资源140亿立方米,土地800万公顷,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等等1.7亿吨,多排出二氧化碳1.2亿吨。人口每年增加,它对能源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本身的干扰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7.
绥中县位于辽宁省西部,与河北省接壤,素称“关外第一县”,是一个以粮食、水果、水产、蔬菜和畜牧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2007年农业GDP实现2.39亿元,占全县GDP的32.1%。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水资源稀缺,十年九旱,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在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绥中县以农田“大禹杯”竞赛为契机,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3座,灌溉水源工程1683座,机电井172眼,这些水利设施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保障。为确保这些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的抗旱效应,  相似文献   

8.
保护环境的政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社会中,人类生存和产品的生产所面临的越来越紧迫的问题,正是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的污染、全球变暖、大气层上的臭氧层变薄、酸雨和地表臭氧增加(城市烟雾)等,使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保护与治理环境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政府的身上。政府保护与治理环境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开征污染税;二是政府管制;三是出售污染许可证。本文就是依据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探讨阐述基本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必须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用科学发展的态度构建完善的水源地利益补偿法律制度,既符合社会的公平正义,也能从制度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湖南省旅游业所面临的竞争危机湖南省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1995年总收入已占全省第三产业比重的6.5%,近两年来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1997年,“湖南省共接待外国人、华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台湾旅游人数30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9%;旅游创汇1.4亿美元,增长40%”,“接待国内旅客4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国内旅游收入68亿元,增长30.8%”。旅游业正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省委、省政府已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湖南省两个优先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这是十分明智的决策。“湖南省旅游支柱产业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认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次危机将是水,目前地区性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性水危机的到来。虽然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排在第88位,属于“缺水国家”。这种缺水状况,在数百座城市中尤为突出。因此,我们不仅要呼唤起人们水危机的意识,更重要在于行动,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矛盾,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现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尤其是我国日益污染的水质和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的发展。为了使我国水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当前的紧要任务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否则就会形成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3.
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我国富水贫水并存、水资源危机加剧,存在立法理念陈旧、法制建设滞后、管理体制混乱、水权交易不公等法律困境。应当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产权、水资源市场等方面,融入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实现水资源管理科学化、水资源产权明晰化和水资源市场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三十多年来我们进入了经济的长足发展期,但同时也陷入了资源、环境等生态危机之中,如资源耗费、物种灭失、植被破坏、海洋衰竭等,个体可持续发展行为的缺失是我们没有避免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经济模式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和主流经济学所倡导的发展理念,既是西方国家陷入生态危机困境的根源,也是我国个体可持续发展行为缺失的文化导向,而建立在内心自我规制基础上心态文明的缺失则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现实因素。因此,塑造国民文明的心态,政府、教育、媒体、家庭等社会组织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5.
解放后新中国的史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及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危机。这种现状引起了史学界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并展开了史学危机的大讨论,提出了一些应对危机的办法。21世纪史学有了新发展,但史学存在的某些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积淀,人们将会提出更加理性的分析,同时也会给出解决史学危机的更好办法。因此重新回顾这个课题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工业化早期阶段所带来的种种破坏性后果,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严重关切.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所引起的世界性的争论,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科技进步能不断发现新的能源与资源,但在每一个特定的人类社会阶段,能源与资源危机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社会环境下的舆论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舆论的强大社会影响力已成为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因此,在强化社会管理中不能忽视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我们必须统领现实和虚拟两方面的共建.如何提高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治理网络环境,加强危机防御,深入剖析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机制和发展逻辑,以引导网络舆论,化解危机事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这是当前加强社会管理迫切且重要的任务.基于网络舆论传播规律的研究,分析导致网络舆论危机频发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探寻网络舆论危机社会控制与管理的方式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之后,河南省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严重下滑,凸显出对资源依赖程度高,产业组织松散且配套能力弱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河南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原因,并对河南省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紧缺问题也日趋严重,资源的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矿产资源成本、价格、收益及资源经济指数的分析,对矿产资源紧缺问题的测评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并从价格扭曲、产权关系等几个方面对矿产资源相对紧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