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4年统一个税税制以来,个税起征点已有三次调整:1994年将个税起征点设为800元;此后,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个税的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最近,2007年12月29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再次将个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那么,个税起征点调整的依据是什么?今后的调整应该沿着哪些方向进行?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个税全部实施,实施效果已经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众所周知,提高个税起征点额度关系大部分人经济效益,并且这也是一项符合民意的重大举措。文章阐述了个税起征点提升对于工薪阶层减负具有的意义,对提高个税起征点对我国工薪阶层有关社会流动方面的影响进行讨论,对提高个税起征点对我国工薪阶层有关社会流动方面的影响启示进行分析,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Buzz     
正1.这不利于纳税人意识、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近日称,如果实行万元起征点,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将只是高收入者的"特权"。王教授似乎忘记了,个税只占中国公民税负的7%,大部分税负都隐形被承担。"无代表不纳税",公民意识不是靠个税起征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务财会》2013,(3):74-75
<正>提高个税起征点◆全国政协委员、星牌体育用品集团董事长甘连舫建议,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至5000元,提高个税起征点主要是为中等收入群体考虑的,他们是消费的主力,如果他们没有钱,对扩大内需来说是个损失。◆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3个提案,建议再次上调个税起征点。建议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辖区财政实际情况最多上下浮动1000  相似文献   

5.
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切入点,关键是建立全民信用体制,否则就是用一件皇帝的新衣替代另一件。上调个税起征点是技术细节,从大局上来说,只要有助于缓解贫富分化、只要有助于财产透明的制度,都是个税改革中的好制度。目前我国之所以在个税起征点上争执不断,是因为在根本制度的改革上无法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邓玲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56-57
个人所得税是以"劫富济贫"为初衷和主要功能的税种,是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其起征点设置是否符合量能负担和税负公平原则,被看做是一国个税税制是否合理的首要因素。针对2011年的我国第五次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目前我国个税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我国个税税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剖析了此次个税改革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2019年1月1日,新的个税开始实施。起征点提高,专项附加扣除,"预扣预缴"、"超额累进"、"年终汇算清缴",纳税人享受税收红利的同时,税收征管模式的改变,给纳税人和代扣代缴人带来新的影响。即使每月收入相同,扣缴的税收也不一定相同,所以,纳税人不仅要清楚自己的钱袋子,还得管好自己的个税征缴情况,不能全权委托单位每月代扣代缴就完事了。据此,从新政解析着手,分析新政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及思考。  相似文献   

8.
个税障眼法     
刘植荣 《商界》2011,(6):44-49
最近关于个税起征点到底是提高至3000元还是5000元引发了热议.各方争论激烈。然而实际上.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73202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为4837亿元.仅占总税收的6.6%:2010年中国人均纳税5463元.其中个税只占361元。而由企业代缴.最终由消费者承担的间接税才是百姓税负沉重的主要原因。真要为百姓减负,就应拿间接税开刀。用提高个税起征点来转移焦点,说穿了,只是一个障眼法而已。  相似文献   

9.
金融     
《国际商务财会》2008,(7):32-32
奥运会期间国税将优先办理奥运税收业务;个体户个税起征点提高到每月2000元。  相似文献   

10.
个税起征点的确定与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密切相关。2018年6月19日全国人大会议对个税草案进行审议,拟将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上调至每月5000元,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由于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数据获取困难,现根据中产阶级网[1]上公布的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数据资料,结合国家统计局官网等网站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按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结构比例产生了30000个模拟收入数据,据此讨论个税起征点与各收入阶层个税缴纳额、纳税占比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若干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俗称"个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这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后的再一次调整。两年时间,两次调整,引发热议:在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如何建立个税起征点与经济发展挂钩的联动机制。本文作者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个人所得税法》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牟建国 《商》2012,(2):54-55
对于今年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可能在目的及影响力上被部分人误解甚至鄙夷,但是多数人还是认为其可以唤醒公民的意识以及纳税意识,并且可以为社会谋利,可谓是"公所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本文将重点探讨关于个税的调整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信 《光彩》2011,(12):14-14
提高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之后,能让更多的小企业免于征税继个税改革之后,营业税、增值税也双双迎来起征点调高,这给小微型企业带来了福音。小微企业受益10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称,从11月1日起开始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这是继2002年两税起征点上调之后的又一次调整,也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9项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单纯提高个税的起征点,并不能克服现行个税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弊端。本文从个税法的功能、税制模式、费用扣除、适用范围及税率几个方面,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个税的改革和完善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改革现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达到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主要探讨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确定的过程中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分析当前国民收入形势,借鉴国外个税立法经验,进而使我国个税起征点的确定能够更多的考虑地区收入差距、家庭生活负担以及高低收入阶层差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6)
"区域差异改革"使得我国沿海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引导其他区域的发展,国家陆续推出了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社会财富的积累。2011年经历了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制度重大改革,我国将个税起征点提升到了3500元,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工资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薪待遇,却是同样的个税起征点,引发思考设计与实施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本文针对区域化差异进行数据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婷 《理财周刊》2005,(10):32-34
如果我们每个人每月工资、薪酬所得的费用扣除额起点(俗称个税起征点)从800元提高到1500元,我们到底能少缴纳多少个税呢?本刊为你一一算来,具体可以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按照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俗称“个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这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后的再一次调整。两年时间,两次调整,引发热议:在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如何建立个税起征点与经济发展挂钩的联动机制。本文作者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个人所得税法》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个人所得税以其聚财和调节个人收入的独特功能而备受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青昧。根据中国当前的国民收入与个人所得税情况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很多人都主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建议提高到5000为、最佳,但是“宽税基,低税率”已经成为世界其他各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所以个税税率的调整比单纯提高起征点更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收入结构的变化,目前工薪阶层的纳税比重占个税总额趋于增大,个人所得税调整频频“触痛”工薪阶层的神经。2011年9月国家上调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3500元。但是,单单调整个税起征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高收入阶层纳税不足问题。当前我国的现行税制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