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秀云 《经济师》2015,(3):160-161
文章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框架,以秦皇岛暑期涉外旅游从业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市内20多家大型涉外旅游企业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完成问卷调查。了解到业内对涉外旅游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归纳出涉外旅游人员应具备的外语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涉外旅游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策略,提升秦皇岛市的国际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爨铮  何慧 《时代经贸》2010,(6):28-31
近年来,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旅游业在设施建设、项目创新、服务接待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恰逢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本期我们邀请了三位资深旅行界经理人,倾听他们的“旅游理念”。  相似文献   

3.
《信息经济与技术》2007,21(6):26-28
每到黄金周,外出旅游自然是大家的首选。然而,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旅途的愉快呢?的确,要外出旅游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查询所在景点的地图、熟悉所到城市的风土人情、车票酒店预订,当然,天气情况也是必须提前了解的,甚至公交线路也有必要了解,如果是自驾游,还必须关注行车路线……  相似文献   

4.
陆一夫 《新经济》2014,(24):44-45
时值夏季,避暑纳凉成为暑期度假的一大选择.不过,中国房地产业正面临新一轮“寒冬”洗礼,旅游地产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7月本应是销售旺季中遭遇“冷空气”突袭.  相似文献   

5.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游业比西方国家起步较晚,直到80年代末才初具规模,而老年旅游市场也才逐步得到社会和旅游组织的关注,但开发的力度远远不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有1.42亿多,占总人口数的1l%以上,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以3%的增幅发展,老年旅游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老年旅游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汪宇明 《经济地理》2003,23(3):401-404
中国旅游就业结构正在转型。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无论是入境旅游、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旅游,中国旅游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发展旅游经济,拓展就业空间,创造了许多经验和模式;同时,不同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约束环境条件下,旅游就业的容量和模式也不相同。为此,要进一步总结各地发展旅游经济与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旅游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的旅游就业容量、模式和规律,借鉴世界旅游组织(WTO)推荐的卫星帐户(TSA)统计原理,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促进就业增长的测算模型,为国家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社会就业增长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与就业理论。  相似文献   

7.
论新化县旅游人才开发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才 《时代经贸》2006,4(9):27-27,30
新化县是我国贫困县,但也是我国旅游资源很丰富和集中的一个县,大力发展旅游业,靠旅游带动经济成为当地政府的方针决策然而,旅游业要兴起,人才是关键,因此首先必须重视旅游人才的开发,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完善的旅游人才开发体系,拥有一支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旅游形象常常与冰雪紧密相连,但这并非这一城市旅游资源的全部,它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平遥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旅游业发展较早,其资源中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平遥古城和哈尔滨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发现哈尔滨人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旅游资源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单位,分别对各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组合状况、可达性、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及市际间横向比较。大连市、沈阳市综合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本溪市、丹东市、营口市、鞍山市、锦州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较高,抚顺市、辽阳市、阜新市、葫芦岛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一般,朝阳市、盘锦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较低。全省各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与旅游总收入还有一定的差异,反映出旅游开发和管理现状及潜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快速发展,但随着旅游者消费意识的变化,旅游的形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多元化,并竞相发展。其中探险旅游是正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发展探险旅游不仅为旅游者提供探险的感受,获得刺激、新奇经历的机会,而且,开展探险旅游还能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巴芒 《经济论坛》2007,(1):20-22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意识、观念和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在旅游过程中既注重自然景观的观光效果,更强调旅游经历的完美感受,旅游行为更多地注入了文化特征。中国作为旅游资源大国,有着享誉世界的历史、悠久而灿烂的文明。感受异域文化,正是树立旅游文化形象的效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陈超美 《新经济》2005,(8):76-78
旅游产业是由众多行业和部门复合而成的综合性产业。旅游者需求的多重性决定了旅游产品的组合性,而旅游产品的组合性又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外延性,引至旅游产业界限的模糊性。旅游协调合作就是根据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的特点,通过协调有效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经济手段、市场行为、技术手段等来整合配置旅游相关要素,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形成功能与优势互补的旅游产业集聚力,推动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理念识别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宗旨与方针,是一种鲜明的文化价值观,对外它是企业识别的尺度,对内它是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形象成为旅游行业竞争成功与否的关健因素,清远旅游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导入CIS战略塑造其旅游形象乃是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4.
邓敏  刘慧 《经济研究导刊》2013,(36):251-253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激发中国居民度假旅游的需求,离城市较近的县城,成为了旅游热点,县域旅游由此得以迅速发展。旅游体验作为游客的一种感知体验,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旅游体验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因此从旅游体验视角研究广西兴安县度假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对于兴安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何海  王亚辉 《经济地理》2023,(9):231-240
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已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增加目的地国际旅游收入、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战略选择。借鉴世界经济论坛倡导的用于衡量世界经济体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城市类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极差标准化、变异系数、旅游发展指数评价等方法,分析北京、上海、中国香港、新加坡等15个城市类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旅游综合竞争力存在异质性。北京、上海、成都、天津、杭州5个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已超过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西安、南京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已接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水平,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存在较大差距。(2)我国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短板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与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消费主义及其危害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日益升温的旅游消费中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集中表现为大众旅游消费的趋从性和高端旅游消费的炫耀性。文中对我国旅游消费中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管理层次和心理层次的分析,提出了建设可持续旅游消费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强旅游生态经济研究促进城市旅游与生态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生态经济是旅游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必须协调发展。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保护、讲究效益、加强管理等原则;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运用旅游生态经济理论加以指导,才能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不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旅游状态被称作生态旅游。从旅游产业发展而言,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途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对休闲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推动旅游产业升级过程中,也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旅游动机及其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动机就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收入水平、休暇时间、生活环境和旅游欲望是产生旅游动机的基本条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旅游动机,但一般而言,旅游动机主要有寻求爱的动机、逃避现实动机、好奇探险动机、健康娱乐动机、社会交往动机、扩展和更新生活动机。激发旅游动机必须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优质服务、旅游促销宣传、旅游创新等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占有突出的地位,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自然旅游资源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与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在未来的开发中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相关政策非常重要;需要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建立高品级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