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4年3月10日,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与财政部签定了处置不良资产目标责任状,业内人士和新闻界称之为“军令状”。这个“军令状”在各资产管理公司引起了巨大反响。可以说,“军令状”的签定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其影响总体来说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对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背景和特殊职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环境,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5年多的发展后,其发展方向是什么、出路在哪里,是继续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还是以资产保全为主,或是应以国企脱因为目标,服从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大战略.这是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争论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借鉴不良资产处置国际经验的产物。四年多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本着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的经营目标,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赋予的经营范围内.对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所形成的债权资产、股权资产和实物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和处置,运用和积累了多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2006年底完成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后实施战略转型的内在要求、必然趋势和前提条件,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并对资产管理公司总部及其分支机构如何实现战略转型问题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财政部《关于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的通知》的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资产处置实施现金回收率和费用率指标目标责任制,全部债权资产将在2006年年底以前处置完毕;从2004年起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向商业化转型,开展现有不良资产处置任务以外的业务。至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转型,  相似文献   

6.
成功 《财政监督》2005,(4):35-35
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不包括债转股,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不良资产6750亿元,资产处置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根据审计署近期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公告指出,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低价处置债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下面笔者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打包处置过程中的风险形成原因及如何防范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背景和特殊职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环境,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后,其发展方向是什么、出路在哪里,是继续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还是以资产保全为主,或是应以国企脱困为目标,服从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大战略,这是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争论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多年的成功运作和发展,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政策性资产处置目标任务,更陆续在商业化转型工作中走出一条新路,均实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新发展.面对更为复杂,多重的金融混业经营环境,如何在快速发展中避免可能会发生的更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已经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必须面对的难题.信达和华融两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改制为股份制,长城和东方两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在为改制做准备.在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制并谋求更高更新更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应该高度重视道德风险防范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办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是靠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相应的宏观条件,要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一种综合力量来继续办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只局限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去思考如何办好资产管理公司,难免要陷入一种盲目的状态。所以,继续办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既依赖于宏观的改革与发展,也依赖于微观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过十多年的成功运作和发展,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政策性资产处置目标任务,更陆续在商业化转型工作中走出一条新路,均实现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新发展。面对更为复杂,多重的金融混业经营环境,如何在快速发展中避免可能会发生的更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已  相似文献   

11.
我国1999年和2000年相继成立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以账面价格收购并经营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剥离的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共计14万亿。2000年11月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盒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主要任务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率先成立以来,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走过了近三年的历程。三年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肩负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和减少损失以及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在加快处置、提高处置效率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及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2000年,国家正式颁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为资产管理公司规范运营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和准则,两年来资产管理公司在依法维权、维护自身利益方面有了法律保障。但《条例》在处置资产方面并没有赋…  相似文献   

13.
以收购、管理、处置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为任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一问世便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受到政府、企业和银行的欢迎。但由于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认识不足,了解不深,希望借此机会将资产风险损失转嫁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思想,普遍存在于他们之中。因此,走出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认识上的“误区”,严格政策和程序实施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06年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大限的临近,中国信达、东方、长城、华融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在以超乎寻常的进度处置手头的不良资产,为避免到期被关闭的命运,各家公司分别提出了商业化转型方案.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改革发展,如何实现向商业化转换和持续经营就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经营的背景入手,具体分析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经营中的优势,提出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成立之初即被明确定位为"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和减少损失为目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推进,如何构建有自身特色的盈利模式,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功实现商业化转型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考虑到企业具有系统性特征,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构造了一个包括客户识别、项目设计、资源获取三个子系统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并以此系统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内外环境为整体进行了分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健康运作,是债转股能否成功的关键,简单的债转股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短缺和所有者缺位这两大难题。本文提出资产证券化一方面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企业进行融资,另一方面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其有国有企业中的股东地位,本文在最后设计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7.
金融环境的安全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值得重视的问题,自有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纷纷设立专门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机构,即所谓的“坏银行”(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使之成为“好银行”),如美国成立了在FDIC领导之下的清算信托公司(RTC)、日本的“过桥银行”、马来西亚的资产管理公司、韩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KAMCO)等等。而我国为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系正常运转,1999年4月成立了第一家专门处置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s management corporation,AMC),即  相似文献   

18.
最近 ,经国务院批准 ,“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挂牌营运。这四家公司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工作的启动。国家新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职责是 :剥离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债务重组和追索 ,资产置换等 ,最大限度地盘活资产 ,加快不良贷款的回收。简言之 ,就是债转股。企业减轻了负担实施债转股 ,使企业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 ,资产负债比例趋于合理 ,企业由原来的向银行偿还利息变成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股分红 ,利息负担也将减少。实施债权改股权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  相似文献   

19.
高景峰 《武汉金融》2001,(10):61-62
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机制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统一部署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管理、处置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它肩负着“化解金融风险、保全国有资产、支持国企改革”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不良资产接收以后,资产处置就成为资产管理的核心任务。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产损失?笔认为,搞好资产分类将对资产处置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