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曾越君 《中国市场》2014,(20):120-121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越来越表现出比资本竞争力、资源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更强更深刻的特性。中国社科院《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南昌市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九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位,说明南昌市文化建设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南昌市的文化产业建设总体上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建设应该走在经济建设的前面。南昌市要进一步改革文化产业体制,把握文化产业的先机,争取城市发展竞争的主动权,铸造南昌发展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纵观改革开放30年历程,山西旅游业逐渐步入了一个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旅游业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山西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重要,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3.
付聪 《现代商业》2014,(34):84-85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南昌市政公用集团及湾里区政府共同组建南昌市政公用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打造南昌市梅岭景区。但是,梅岭的投资方面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基础和娱乐设施配套不足,投资过于分散等。基于上述背景,通过对梅岭近几年来以来财务状况的分析,结合对国内外旅游企业发展态势,提出梅岭旅游应向高端的休闲养生度假游方面发展。充分利用其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梅岭口碑及影响力,使梅岭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不仅对南昌市政旅游公司的经济效益有利,对促进南昌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昌市房价素来较低,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后,但自2002年起,南昌房价迅速飙升,房价、地价双上涨,并且涨幅惊人,2004年南昌房价涨幅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二,地价涨幅则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二。南昌房价由排名居后到排名靠前的飞跃,引起国人关注。是谁开启南昌房价上涨的闸门。  相似文献   

5.
继印度之后我国已成为一个新兴的服务外包承接大国,这对南昌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尤其是2009年,南昌被国家务院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南昌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更有效地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昌市的服务外包发展,成为当前南昌市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自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十一五"期间中部各省均提出各自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各省会城市在"十一五"时期都获得较快的发展.文章就中部部分省会城市和南昌"十一五"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其他省会城市"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的特点,提出南昌"十二五"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基于SWOT模型的海南旅游产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是我国旅游产业的名片和龙头,20年来当地旅游业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行业发展成为海南省最具特色、最具竞争力和潜力的支柱产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海南旅游业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海南旅游产业的地位和现状,并运用SWOT模型对海南旅游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希望给予海南旅游业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发展成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属于综合性、关联性较广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地方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支撑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加快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正攀 《糖烟酒周刊》2004,(31):A010-A011
江西省的白酒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南昌、九江、景德镇等赣北地区。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南昌市的白酒消费在整个江西白酒市场中占据首要地位,成为酒类生产厂家及经销商关注的对象,尤其在八月十五这个白酒消费淡旺季节的转折点。为此。我刊最近组织调查了南昌市最新的白酒消费市场动态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价格月刊》2008,(5):F0002
南昌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隶属南昌市广播电视局,主要负责南昌地区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和南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维护及管理。16年来,多次荣获全省广电技术维护先进单位、全省安全播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1.
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并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热点。分析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对江西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江西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个高速度、高增值、高就业、高创业、高效应的新兴产业,在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通过对哈尔滨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打造强势品牌,全面树立"冰城夏都"城市形象;重点挖掘发展潜能,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重点塑造整体形象,增强开拓旅游市场能力;重点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等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鲍睿  严江平  李巍 《江苏商论》2012,(2):133-135
旅游业是甘南着力培育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近年来,甘南旅游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内游客人数迅猛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已成为甘南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甘南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益。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背景的南京乡村旅游养老产业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的不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城市与乡村在旅游活动要素与旅游经济要素方面具有较强关联性与互补性,应该进行城乡旅游统筹发展。本文结合南京市的具体特点,阐述了南京养老问题的迫切性,分析了乡村旅游度假式养老在满足老年人心理、生理需求以及加强乡村建设、城乡交流与有利于社会保障统筹等方面具有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建设养老小区、混和公寓、养老院、乡村宅院租售等灵活多样的乡村旅游养老业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厉新建 《商业研究》2012,(9):160-164
要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需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作为支撑,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则是建设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突破口,也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突破口。为此要从集聚影响力和扩散性影响力两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同时要处理好旅游城市自身发展与周边旅游目的地之间联动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只有在建立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标准体系、认清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瓶颈、明确未来主要努力方向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寨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四川省汶川县照壁村、萝卜寨村选择的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给各自村寨带来的收益不同,两村应克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不同条件的乡村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明  申社芳 《北方经贸》2009,(3):123-125
通过对2001-2007年甘肃各州市旅游经济的变化特征调查,以14个州市为研究对象,发现甘肃区域旅游经济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旅游产业的总体地位不突出;旅游经济的发展靠旅游发达地区带动;不同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偏差严重等问题。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树立共同发展,互利互惠的意识,走联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一大新兴产业开始发展壮大起来,而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也在推动国民经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与探索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正迎来它新的机遇和挑战,乡村旅游用地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组成要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越来越明晰,土地利用规划缺失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利用好乡村土地资源,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融合、空间融合和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9.
节庆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已日益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方式。节庆旅游牵动效应比较显著,对举办地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节庆旅游可以促进黑龙江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弘扬传统文化、创造就业机会、优化目的地环境。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集群探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张建春 《商业研究》2006,(15):147-150
集群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地方已初露端倪。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和过程。因此,明确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形成机理,培植旅游产业集群,提升目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亟待探讨的一个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