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净化医药保健品广告中的法与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两个数字值得关注,一是2003年国内保健品销售总额已突破300亿元大关,比上年猛增近50%。二是2004年的前9个月,在全国部分电视台播放的3万多条药品广告中,62%以上存在着虚假问题。这两个数字不禁使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保健品、药品、医疗等广告敢于披上种种华丽的外衣横行于天下?是法律的疏漏还是监管的无力让违法广告查而不绝?  相似文献   

2.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医药广告夸大其辞贻害百姓,但是违规、不实,甚至是欺诈坑人的医药广告却仍然充斥于大小媒体.占据着报纸、电台、电视台的相当版面和时段。究竟是什么使虚假医药广告如此猖獗,严肃的广告管理和审批制度为何管不住一个“假”字?日前.两位有多年从事医药广告经历的知情人向记者讲述了医药广告竭尽其能的坑人、骗人手法,以及虚假医药广告堂皇“出炉”的种种“潜规则”。  相似文献   

3.
虚假广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做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做出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而如何认定虚假广告及其应承担的责任?则没有给出相应的标准,文章结合近期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虚假广告的特征、认定标准及构成要件,最后分析法律现状,论证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虚假广告的特点及法律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假广告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认定,一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二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所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产品生产企业以及服务提供单位等)是否真实,凡利用广告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欺诈宣传,或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均应认定为虚假广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布形式呈现多元化、内容呈现高科技化的特点,发布虚假广告的领域己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打击虚假广告给社会经济秩序造成的危害,使市场经济平稳有序运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英雄的光芒正渐渐退出时代的舞台,人们反而更加希冀英雄的出现。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在失意的2003年保健品市场,谁是灰色尘幕下的主角?谁又是未来保健品市场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原甜 《魅力中国》2011,(20):159-160
关于虚假广告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已经成为立法、司法以及社会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虚假广告的内涵及特征、虚假广告的危害性及法律责任,就如何治理虚假广告提出了对策。以期通过比较全面的探讨深化对虚假广告法律责任的理解,使得相关立法早日得以完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广告传播的管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晓云 《发展》2006,(8):89-90
从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在近30年的时间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间,广告业也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和经济的发展逐步成熟起来.在竞争机制中,企业都深知广告是重要的促销手段,在广告投入方面不遗余力,但与此同时,虚假广告也日益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米德认为,在8种情形下,政府采取干预与控制措施是有必要的,其中一种情形就是:市场机制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由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所引起的重要社会问题.在虚假广告的传播中,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由于他们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来鉴别广告的真伪,也不能形成较大的社会力量去索要补偿损失,所以就需要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通过立法、执法手段加强对这类社会问题的管制.这也为政府对广告实行社会性管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倩 《走向世界》2005,(1):74-75
紧张、快捷的现代生活节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亚健康的怪圈,如今注重健康的人们已使保健品成为了一大消费时尚。特别是逢重大节日,送礼时兴送健康,保健品更是成了一大消费热点。据京沪等市场调查,目前有93%的儿童、78%的老人和近50%的中青年消费保健品,95%以上家庭常备有不同类型的营养保健品。树立健康投资观念的人群不断增多,购买保健品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中国保健品生产企业至今已逾5万家,产品2万多种,2004年中国健康用品年销售额达500亿元人民币。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保健品年销售额将达1200亿元人民币。有多少老百姓真的受益于这些保健品呢?人们的健康利益由谁来负责?而如今的保健品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呢?这些问题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告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药品广告首屈一指。“求医问药,先看广告,”已成为一些人的普遍心理。正因为消费者对广告有较大的依赖性.虚假广告也从此便有了滋生蔓延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是无庸置疑的;然而,虚假广告已成社会公害。现行《广告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广告内容及广告活动的法律,促进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部分内容及执法已落后于广告产业的发展。为有效遏制虚假广告行为,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我国应明确对虚假广告概念的法律界定,改革广告审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是无庸置疑的;然而,虚假广告已成社会公害.现行《广告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广告内容及广告活动的法律,促进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部分内容及执法已落后于广告产业的发展.为有效遏制虚假广告行为,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我国应明确对虚假广告概念的法律界定,改革广告审查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发展,加速了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网络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我国的网络广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中国网络管理相关法律的建立以及各行业的自律,一些虚假广告、诈骗广告以及违反广告规范的不良行为将逐渐被剔除,网络广告市场需要纯净的发展空间,建立信用制度,才能使诚信融入到网络广告的传播中.  相似文献   

13.
王晋  吉启明 《特区经济》2006,(1):183-18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保健品日益成为人们所青睐保持健康的常用品。而现阶段在竞争程度白热化的市场中,新上市的保健品若想异军突起,取得好的成绩,广告策略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保健新品上市的主要问题展开,新品上市的广告策略为重点,争取为现阶段保健新品的成功上市能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金娇 《魅力中国》2014,(2):330-330
广告是一门独立学科,虚假广告是广告当中的“畸形儿”。笔者认为虚假广告应作如下界定(有其中任何一点即为虚假广告):广告表现内容误导消费者的三观,表达商品信息虚假,对消费者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混乱、不确定、虚假、短命和竞争激烈.要求在中国保健品市场打拼的公司或者组织反映灵敏、具有阻击各种风险的能力。蚁力神正在打破种种现实的限制.创造出一条另类的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提起“假”,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如今各种名堂的“假”太多了。假冒名优特产品,注水肉蛋禽,虚假广告,假币、假药,假扮军人、名人,甚至建假银行、印假人民币……难怪有人说,还有什么不敢假冒?! 善良的百姓们对此躲之又躲,却是防不胜防。而那些制假的人,早已尝到了个中的甜头,哪管是不是违法,是不是性命攸关,只要能赚钱,什么手段都敢使,什么花招都能玩。仅制售假冒产品炮制虚假的宣传广告这类“假”,就已令人瞠目结舌。那么,先让我们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17.
广告事前审查制是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广告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将目前广告发布前由广告经营单位分散宙查的广告内容,广告发布后由广告管理机关依法监督检查的管理方式,改变为广告发布前在广告管理机关的监督指导下.设立专门的广告审查机沟,依照统一辇定的广告发布标准,对广告内容进行市亘的一种制度。这是广告管理一项力度较强的控制手段,可以有效地净化十告市场环境,抑制不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制止虚假广告的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不炭发展变化,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目前的广告市场相当看跃,面临着一个大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3,(8):58-58
投诉数量急速上升 据全国各地消费者协会上报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受理房屋建材方面的投诉为21235件,比1998年的17662件增加3573件,增幅达到20.2%(其中质量问题14855件、计量问题1234件、虚假广告366件);2000年22179件,比上年增加11.44%(其中质量问题14481件、计量问题1389件、虚假广告395件);2001年25116件,比上年增加11.32%(其中质量问题16221件、计量问题1432件、虚假广告320件);2002年关于房屋建材的投诉达到40685件(其中质量问题25283件,计量问题1859件,虚假广告888件,),其中房屋投诉为17172件,比去年上升了61.99%.  相似文献   

19.
正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的好坏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很多企业药品销售人员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虚假定价、强制推销等不良行为,从而使得药品市场混乱,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  相似文献   

20.
李维峰  陶虎 《山东经济》2006,22(3):57-60
首先对生产者的广告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对影响生产者的虚假广告行为的成本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本文认为,只有提高生产者虚假广告成本,加强广告法律监管,提高违法究责率,加大违法惩罚度,使虚假广告净收益小于零,才能建立规范有序的广告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