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 将生产上由3.0cm的鳜鱼培育成5.0cm以上或培育到50—100克的大规格鳜鱼种称鳜鱼种培育。 夏花鱼种(3.0cm)比之鱼苗,鱼体已增长了几十倍,如仍留在原池培育,密度过高,将影响生产,亦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必须分养,然后将夏花进一步培育成较大规格的鱼种。鳜鱼种的培育方式分专池主养、套养、拦养、网箱养殖四种,一般用专池培育的鳜鱼种成活率较高,有的可达90%以上,套养池的鳜鱼种成活率较低,一般在20%-40%左右。但由于套养池放养密度低,因而生长速度较快。而专池培育,虽然成活率较高,且由于放养密度较大而影响鳜鱼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螃蟹池塘套养鳜鱼已经成为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大规格鳜鱼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笔者就优质大规格鳜鱼种的规模化池塘培育技术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期盼抛砖引玉。本文大规格鳜鱼种指全长达4cm以上的翘嘴鳜夏花鱼种,出池时间一般在5月6日至6月10日之间。螃蟹池塘每亩套养15-25尾大规格鳜鱼种,在不增加饲料成本的前提下,摄食池塘中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指将2-3cm的夏花(火片、寸片)培育成8-10cm的鱼种。现将相关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培育池条件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边环境安静,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渔业养殖用水要求。培育池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为1.5-2.0m,池底平坦,土质为壤土,靠近排水口端挖有1个深20-30cm,面积为20-30m2的  相似文献   

4.
<正>鳜鱼种类较多,人工养殖鳜鱼选择生长速度最快的翘嘴鳜为好。池塘套养鳜鱼是放养规格5-8厘米的鳜鱼夏花当年养成上市,在养殖过程中注意以下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淡水养殖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合理套养,提高水面复养指数。一是套养鳜鱼、甲鱼、黄颡鱼等名优水产品种;二是套养草鱼、鲫鱼、鲢鱼等鱼类的夏花鱼种,解决第二年养殖所需要的大规格鱼种,一般每亩套养体长3—5cm的夏花鱼种1000-1500尾,每亩可增产鱼种30~50kg;三是鱼、  相似文献   

6.
<正>鳜鱼苗种培育,是鳜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是目前鳜鱼养殖的基础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这个阶段技术要求高,成本也相应较高,稍有不当,就会前功尽弃。大规格鳜鱼鱼种培育是指将3.3cm的夏花鱼种  相似文献   

7.
欧洲丁桂鱼的鱼苗鱼种培育是指将刚孵化出膜的仔幼鱼培育成供放养的较大规格的鱼苗、鱼种的过程、各地对鱼苗鱼种定义的大小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鱼苗培育一般是指5cm以前盼丁-桂鱼的培育过程,鱼种培育则是指将5CBI以前的丁桂鱼培育至5~8cm或8~16cm的鱼的过程。因养殖方法、鱼苗体质、管理水平不同鱼苗培育又分为乌仔阶段的培育,寸片阶段的培育。鱼种培育可以分为小规格鱼种的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培育。丁桂鱼成鱼的适应性很强,但在其早期的苗种阶段,尤其是鱼苗阶段,身体幼小纤弱,摄食能力低,饵料范围窄,且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对敌害和病原体的抵抗应付能力低,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死亡率高。因此必须对丁桂鱼的苗种培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求在人工严密控制的条件下,给予精心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鱼苗、鱼种的存活率,培育出健壮、合乎生产规格的优质鱼种。  相似文献   

8.
<正>涟水县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将鳜鱼作为主推品种,经过几年的养殖实践,已摸索出以下几种养殖模式,都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现报告如下。一、养殖模式简介1.鱼种池混养这是混养鳜鱼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培育了大规模鱼种,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鳜,使鱼种池养殖效益能进一步提高。(1)鳜鱼夏花鱼种的混养以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体长2cm左右)放160万尾/亩左右,每亩混养夏花  相似文献   

9.
<正>4、放养过程4.1鱼种的选择一般选用本地培育的夏花鱼种,也可以利用1-3亩小塘自己培育夏花苗种。苗种要求体表光滑且有光泽,鳞片完整、无病无伤、游动活泼,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10.
<正>一龄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指将3cm左右的夏花育成规格达8-20cm的优质鱼种。在养殖生产中,一龄大规格鱼种具有体质健壮,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养殖效益高等优点。现将一龄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培育条件1.地理位置。鱼种培育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不怕旱涝,环境安静,无污染源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水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常规鱼表现出相对过剩、价格下跌、养殖效益下降的势态,为稳定水产养殖。提高效益,我们连续多年进行成鱼池套养鳜鱼试验,在不同的塘口,用不同的密度,同时放养早繁苗培育的体长8厘米的大规格鳜鱼种和常规繁育的体长3厘米鳜鱼夏花鱼种。年终干塘检查,放养体  相似文献   

12.
<正>东台市梁垛镇孔堡村水产养殖户曹德军敢于创新,勤于钻研,2019年起从广东省购进鳜鱼夏花培育成优质鱼种,供应周边螃蟹和鳜鱼养殖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2年利用16亩水面培育3-8cm规格鳜鱼种10.5万尾,实现渔业总产值29.95万元,总利润11.83万元。总结近几年曹德军成功培育鳜鱼鱼种的养殖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鱼种越冬的好坏关系到来年成鱼生产的产量。应了解越冬池死鱼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鱼类越冬效果。培育大规格鱼种 培育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是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6—8月3个月是水温高,鱼类摄食生长最旺盛的季节,采取强化喂养的措施,使鱼体健壮、肥满,规格达到15厘米以上的规格鱼种。降低夏花鱼种的放养量,一般每亩放养  相似文献   

14.
<正> 经多年的养殖实践,对秋后如何管好小规格鱼种,得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调整池鱼密度。分级饲养。适当稀养,通过拉网筛选,把规格较大的(5-6寸)放到成鱼池套养或另池饲养;4寸左右的按一般密度正常放养;3寸以下的小鱼种,放到水源方便,水质较好的池中进行强化培育,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5.
<正>鳊鱼俗称团头鲂、武昌鱼、三角鲂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附属的中、小型湖泊中。鳊鱼因外观好看、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富有营养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又因其食性杂、耐低氧、易养殖、易捕捞、成品规格大、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增收潜力较大而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深受养殖者的欢迎。池塘培育鱼种,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成鱼养殖的重要物质条件,是夺取全年养殖丰产丰收的一个关键环节。鳊鱼种培育是指将3cm左右的夏花经过4-5个月的精心培育,养成12-15cm的一龄鱼种。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996年在3亩藕池中进行了鱼种培育试验。共放夏花鱼种7500尾。亩平放养2500尾。经过68天饲养,共收获规格为lO-12cm的鱼种6770尾,共生产莲藕3200kg,二者总产值1.31万元,实现利润8970元,亩平收入2990元。  相似文献   

17.
鱼苗达到夏花规格后,在体长和体重上都有大幅度的增加,食性上也有很大的转变,摄食的范围开始大大扩展,食量也增加了许多。如果仍在原池原密度的情况下饲养,必然会极大影响到后期生长速度和存活率。而此时鱼体仍然较幼小,在觅食、防御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上仍然比不上成鱼,因此根据其特点重新分配饲养密度,喂以相应适合的饵料,将夏花再经过一段时间较精细的饲养管理,养成较大规格的鱼种,才能供商品鱼养殖池塘放养用。丁桂鱼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方法很多,下面主要介绍水泥池培育和池塘培育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山区池塘的成鱼养殖,多采用以草鱼为主的多品种混养和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每年的6、7月份,将体重1kg以上的草鱼起捕上市后,再套养体长7-8cm的大规格草鱼夏花,培育大规格草鱼冬片鱼种,为翌年的养殖打下基础。为了在每年的6、7月份能够向市场提供大量的大规格草鱼夏花,我场近几年就大规格草鱼夏花快速培育技术进行试验,并已取得较好效果。草鱼水花鱼苗经过30~35天的培育,体长可达7~7.5cm,亩产1.5-1.7万尾,成活率达85%以上。现将大规格草鱼夏花快速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选择与准备池塘面积2-4亩,水深1.5-2m,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塘保水保…  相似文献   

19.
<正> 水库大水面开发,实行精养高产已成为水库渔业发展趋势,少数水库已取得了成功的典型经验。但传统的水库放养鱼种一是要求投放大规格鱼种(13.3cm以上),二是投种时间多在冬春季。近几年来,我们在百花、白龙池、王店等水库进行了套养夏花培育鱼种的试验,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水库套养鱼种有关技术加以初步探讨,与同行商榷,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宗淡水鱼(靑、草、鲢、鳙、鲤、鲫、鲂)夏花鱼苗培育是鱼种生产的关键时期,水花从入池培育20-30天,长到3-5cm时,称为夏花培育阶段。为了科学合理在池塘中培育夏花鱼苗,结合本人多年指导池塘养殖户生产实践,总结十大关键技术如下:一、合理选址培育夏花鱼苗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3-5亩较为适中,塘埂坚实不渗水,排灌方便,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鱼池座南朝北,东西走向,长宽比1∶3或2∶5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