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股市魔咒     
中国股市“魔症”了! 自去年中国股市脱离“苦海”后,中国股民又体验了一把“火箭升空”的感觉。股市火箭从1300点起航,连续“穿越”2245点历史极限、3000点心理标线,摸高4000点似乎已无悬念。从大熊市中“生还”的券商们甚至已经开始为5000点、8000点造势。与券商们的“蛊惑”遥相呼应,有专家大胆预言,到今年底,中国股市市值将突破20万亿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2.
起步于股市,成名于股市,却完败于黄金市场。 被称为“草根经济学家”的张卫星,2005年毅然投身黄金市场,并于2006年8月14日成立北京高德颐合金银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黄金),该公司日后演变成为黄金交易的“做市商”。  相似文献   

3.
集经济学者、策划专家、财经作家于一身,每一领域都不是蜻蜓点水似的浅尝辄止和涉猎,每一领域都有上佳表现:作为经济学者,他可与吴敬琏、萧灼基等国内顶尖级、“重量级”经济学家深入对话,他被享有国际声誉的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称为“来自中国南方的经济学家”……作为策划专家,他更是与一系列“第一”联系在一起,他擅长大创意、大策划,是中国第一代职业创意策划人,开中国公开标价卖创意之先河,并为中国创意开出了最高价,而他当时所卖的创意的一个结论与现在互联网的创意如出一辙,他的一项“世界寻梦圆─—奥运商机大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家有没有良心看上去似乎是个伪命题,但是现实中的确说不清。说不清的典例就是吴敬琏吴先生。吴先生2001年当选为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吴先生代表了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在《财经》刊登驶“基金黑幕”之后,在以博时基金公司为首的10大基金公司联合声明要告《财经》之后,在几乎所有的股市经济学家患上了集体失语症之后,吴敬琏站出来接受采访,公开表态支持媒体的揭露,直言中国股市“黑不得”。“黑不得”三个字成就了吴敬琏先生中国经济学家良心的代表,可见中国的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是一种什么基本判断。“黑…  相似文献   

5.
《中国总会计师》2009,(2):118-118
待富阶层 释义:厉以宁教授回应“中国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时,提出应将中国的穷人称为“待富者”。  相似文献   

6.
在日前召开的“环球国际(2009春季)论坛”上,来自有关方面的知名专家就国际金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未来国内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专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外贸方面,他们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8%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7.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2,(12):26-26
@周小川(央行行长): 通货膨胀始终是比较大的风险,始终放在突出的位置来加以针对。 @厉以宁(北大教授、经济学家): 当前部在谈改革,但最急迫的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要赋予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取消所有制歧视,打破行业垄断,缩小审批范围。把这个一改,其他就容易推进了,如财政体制金融体制资源价值等。最要紧的是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者。  相似文献   

8.
日前,记者就“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需要什么样的环境”采访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厉以宁认为,中国中小企业家形成与培育,要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对企业家务必实行年薪制;市场经济的完善,依靠市场,政府调节的基础上,更需道德调节;在完善...  相似文献   

9.
《东方企业家》2005,(3):110-112
他曾经是在差生班读书的“坏学生“;他把《与妻诀别书》的作者林觉民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他因为连续点名批评几家在国内颇有规模的知名企业,在媒体间掀起了一场“郎旋风”:他是第一个在国内积极提倡“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的人;他一直认为只有保护好中小股民利益,才能够藏富于民,国家才能强大,才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股份制乡镇企业产权变革的必然选择──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访谈录编者按:前不久,中国乡镇企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陈建先生和苏州市体改委副主任周志豪先生一起拜访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就乡镇企业发展及其产权变革,听取了这位著...  相似文献   

11.
审计参考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展望一九九九│││二○○○年中国经济形势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京大学作了《1999—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的演讲,主要观点有:通货紧缩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通货紧缩的主因是人们的收入预期紊乱,这与1994年宏观调控力度过大、时间拖得太久有关。实际上,中国的许多问题不是单靠紧缩就能解决的,紧缩后造成下岗人员增多,人们担心没有生活费用。降息、收利息税虽然能逼出一点储蓄存款,但作用已不太大。对外开放之前何不先对内开放国内经济学界对下一步改革有三种思路:调整分配结构思路,集中…  相似文献   

12.
在千千万万个股民中 ,真正懂得股市运行规律、明白上市公司运营状况的并不多 ,大部分股民连财务报表也看不懂。因此 ,各类有“专家”光环的经济分析师———股评家 ,是股民决定投资取向的主要信息源和“参谋长”。股评家可以“呼风唤雨” ,甚至主宰“潮起潮落”。在我国 ,股市的不成熟与股评家的不成熟是成正比的。许多股票的恶意炒作、暴跌暴涨 ,幕后有庄家的“做局” ,台前有股评家的摇旗呐喊。如同气象预报 ,股评家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出些差错并不奇怪。但绝对不允许受利益驱动或“黑幕”的安排 ,故意诱惑股民“入套”。要防止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前不久,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民盟北京市委主办的“发辰资本市场,繁荣首教经济”研讨会上做了精彩演讲。本期刊登厉教授演讲的几个精彩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尽管如今股市并不景气,但是在银行利率不断下调,而且还要征收利息税的前提下,炒股仍然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投资方式。虽然“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然而纵观股市,仍有不少人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便急急忙忙地成为了股民,于是种种病症就呈现了出来,其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盲目入市 (典型事例)蒋先生早先是东阳农民出身的泥瓦匠,八十年代初期,头脑活络的他组织了当地的一班农民拉起了一支建筑工程队,从为当地的农民造房盖屋做起,逐渐做出了一些名气,资金也积累了一些。之后他把眼光瞄向了省城杭州,他把建筑队…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期提醒说,为避免掉入经济长期停滞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改革要充分重视社会和谐的红利。厉以宁指出,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红利,二是社会和谐的红利。而后者更能体现中国特色,是最大的制度红利。社会和谐的红利应当及早提上议事日程。厉以宁认为,要释放和谐红利,需要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珠海之困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珠海考察后,针对珠海旅游知名度的乏力,认为珠海的宣传力度不够,并称“市场是可以创造出来的”,“珠海打造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居所这一做法非常有可行性,并可以发展与之相关的房地产业”;而针对珠海资源优势的发挥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厉以宁多次强调其与港澳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据2005年11月26日《珠海特区报》)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泡沫、房地产热与景气周期的学术观点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是否有房地产泡沫 有关房地产有没有泡沫的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魏杰先生以“房地产的冬天”首先揭开了这场论战。魏杰先生只是凭借经济学家的直觉认为房地产的发展有些问题,其论点和论据都不够专业,经不起包宗华先生的反驳。但是,泡沫论战并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研讨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想说就说 进入还是退出? “如果连擦鞋匠都开始涉足股市,那就到了退出股市的时候了。” 进入?还是退出?对于近亿中国股民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连和尚.学生都冲进来,股市变成了“庙会”。有人创作“股歌”.有人提议设立“股市节”。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9,(17):13-13
8月29日,“中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对洽会”在北京举行,包括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经官员和学者出席会议并就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方面的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拓展多层次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0.
李桂莲,1946年生于辽宁大连普兰店,第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1979年9月,李桂莲带领85名农村姐妹,创办杨树房服装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她把一个农村缝纫作坊发展成为拥有直属(控股)成员企业30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