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报道》2014,(10):64-65
西安市沪灞河发展有限公司将生态治理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市场化运作,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有梯度的多元发展格局。古城西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泸灞地区因“泸、灞”二水得名称誉,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百舸争流的商业热土。  相似文献   

2.
西安泸灞生态区成立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沪灞生态区已经成为展示西安品牌、提升西安形象的新名片,在生态环境恢复、建设、生态人居质量提高、生态产业优化升级、生态文化体系和以组织机构建设、政策和资金保障为主的保障体系等五大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绩,为西安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国外一些城市对此展开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发现,高度重视发展规划、绿色交通、城市绿化、生态保护以及公众参与是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西安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郊到城北,再到北城,一直到北部新城乃至政府北迁和规划升级之后的“新的城市中心”,同样是西安北部域区的这片热土,名称的一路演进却让建设者的干劲不断升级,巨变、裂变。以浐、灞、渭河水系生态建设为治理重点.高起点搞好规划以房地产、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支柱产业.灞桥区“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把浐河,灞河沿岸建设成为西安的新“浦东”。眼下,“新北城市中心”不断朝着“北上乐扩”的方向转移.浐、灞,渭河三角洲地段越来越被推入主流视野。在此背景下,各方关注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该地段开发建设生力军——西安西港房地产(集团)开发有限公司的身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要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奠定生态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建立专门的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和规划部门,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组织基础;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巩固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基础;联手毗邻区域,实现跨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推进生态示范,积累生态...  相似文献   

6.
北郊到城北,再到北城,一直到北部新城,乃至政府北迁和规划升级之后的“新的城市中心”。同样是西安北部城区的这片热土,名称的一路演进却让建设者的干劲不断升级、巨变、裂变。以浐、灞、渭河水系生态建设为治理重点,高起点搞好规划,以房地产、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支柱产业。灞桥区“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把浐河、灞河沿岸建设成为西安的新“浦东”。眼下,“新的城市中心”不断朝着“北上东扩”的方向转移,浐、灞、渭河三角洲地段越来越被推入主流视野。在此背景下,各方关注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该地段开发建设生力军——西安西港房地产(集团)开发有限公司的身上。  相似文献   

7.
新设立的沣渭新区是西安继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氵产)灞生态区之后的第五个城市功能区. 西安沣渭新区为西成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管委会为副厅级设置.按照机构编制,新区管理委员会为西安市政府派出机构,受陕西省西成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和西安市政府双重领导.  相似文献   

8.
于磊 《中国经贸》2012,(21):52-55
自2008年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拟瞩目的成绩,为内陆地区贡献了一个“中国内陆潜”发展新模式,为陕西人民创造了一个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平台,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承载区,使灞渭三角洲的城郊地带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热土。  相似文献   

9.
重视和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西安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新西部(上)》2009,(7):47-47,44
本文分析了提升西安市城市"软实力"的现实意义及制约因素,提出要改变发展观念,将软实力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明确西安发展的定位.1、积极培育西安特色文化,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抓住"帝王之都"的独特优势,加强历史文化传承;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西安宜居城市形象;4、改进旅游方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5、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西安推介力度;6、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素质;7、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条河改写一个城市的精神,一条河影响一个城市的走向。一条河的模样.加上周遭的风景,常常决定了整个城市的面孔。比如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哈德逊河之于纽约,黄浦江之于上海……灞河,曾孕育了盛世长安的灿烂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她又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青春。如今,在灞河下游东岸.灞柳生态家园--一座占地数千亩的生态水城拔地而起,碧水蓝天之间,绿树掩映之处,人与自然、居住与环境和谐相处,演绎出天人合一的居住真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浐灞生态区用文化构建品牌发展战略的研究,把浐灞生态区建设定位为西安的生态新城,是探索建立新型城区、景观区、商务区、生态区一体化的城市经济新举措.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明发展之路,从而促进西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安近期将对建国门至朱雀门段护城河实施综合提升改造,明年10月1日建成开放时,一条碧波荡漾、画舫游弋的"水上游览线"将呈现在市民面前. 渭河景观长廊(西安段)、产灞湿地公园、八水环绕西安、打造田园都市、重现阿房盛景——近期一切有关西安的信息,似乎都共同指向了一个目标,这就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和建设规划.作为古城的市民,没有理由不为如此辉煌的前景喜从心生、自豪满满.两千多年前,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产业经济的竞争,而城市产业经济竞争优势的确立和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市情和城市资源禀赋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从西安现实经济发展所具备的资源和条件,提出在充分发挥西安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同时发展都市生态旅游业,打造生态绿色文明城市,创造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在实现城市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同时,推进西安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正式赋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本文系统阐述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和意义,分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和阶段目标,并根据西安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技资源统筹、对外交流、文化软实力、民生改善、西咸新区和低碳城市八个方面探析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沣河干流生态治理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西安沣河流域近年来污染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及规划。西安城市总体发展以及旅游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迫切要求对沣河干流地区进行资源综合开发、科学统一规划和生态综合治理。可以通过挖掘沣河流域西周历史文化资源,并结合民俗文化对其进行整合打造,使其成为传承彰显沿岸历史文化,山水辉映、人水和谐、自然人文融合的河流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16.
“活力西安、人文西安、和谐西安”的目标,简称“三个西安”。“三个西安”是目前西安现行的发展理念。本文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三个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西安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西安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必须通过从制约西安发展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入手,通过政府的公共治理,寻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花季长安     
世园揭幕,梦回长安!公元743年(天宝二年)阳春三月的一天,长安广运潭开筑成功,唐玄宗亲临灞上望春楼与民同乐,广运潭两岸人山人海,数十个州郡的船只绵延数里,蔚为壮观。一千多年之后,长安迎来的世园会,以博览会的形式,开启了现代西安和盛唐长安的时空对话。为了这一天,西安浐灞新区在过去几年也算是做足了功课,先后建成雁鸣湖、桃花潭、广运潭等大型生态公园,使西安距离山水之都的梦想越来越近。长安塔高高矗立,黄邓村渐渐远去,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村、文化村,因为世园会的举行,不得不接受整体搬迁的现实。而在浐灞新区,像黄邓村这样消失的村庄还有很多,当地居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园区建设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围绕西安市以“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新理念统领该市”建强创佳”各项工作的发展目标.灞桥区作为西安市一个新的城区.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方面的表现直接对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环境质量的好坏有着重大影响。为此,灞桥区将“生态立区、生态强区、打造生态灞桥、人文灞桥”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大打生态牌.大做水文章”方面.果断地确立了以浐、灞、渭河治理开发为突破口,营造大水大绿的三河新面貌.计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该文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指出: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了解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同时精心做好生态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城市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生态城市产业的发展,生态城市产业的发展也必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基本措施包括将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椎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完善生态产业管理以及建立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