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静 《魅力中国》2013,(13):77-77
戏剧服装文化是戏剧文化与服装文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是戏剧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舞台剧中重要的视觉形象之一,服装对塑造人物形象、升华作品主题和营造舞台氛围都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适应戏剧内容的要求下,突显出戏剧的冲突性,并向观众提供诸多戏剧信息。自从有了戏剧表演艺术,戏剧服装便应运而生,这一区别于生活服装、流行时装的特定的舞台人物外部造型手段,伴随舞台布景与装置、舞台化妆与道具、舞台灯光与音响之间的融合与互补,共创舞台美术视觉效果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杨娅 《魅力中国》2014,(4):255-255
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教师不应只将这种艺术形式局限在课本的文字范文形式,而是要敢于拓宽教学思路,尝试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求学生对戏剧教学有一个全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魏天红 《魅力中国》2010,(21):82-82
对历史要辩证的研究,戏剧艺术对传统的一要遵循,二要创新,二者并举。没有不变的事物,也没有不创新的艺术,戏剧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张志勇 《魅力中国》2013,(26):109-109
近来,戏剧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三大戏剧体系在真善美统一的基础上又各有不同的侧重,其中斯氏体系侧重的是真、布氏体系侧重的是善、梅氏体系侧重的是美。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譬如说,中国戏曲确实不是以文学内容而是以艺术形式取胜的,等等),对三大戏剧体系的比较研究很有启发,但也有不甚严密、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不想全面阐述三大戏剧体系的审美理想看法。而仅仅就“真”这一美学范畴,特别是布莱希特的真实观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郑兆雨 《魅力中国》2013,(28):114-114
戏剧是人类恒久的精神需求.是人类最具魅力的创造。研究戏剧的价值内涵,对于中国戏剧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中国戏剧的价值建构,首先是重新认识传统戏剧及其经典作品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自觉担当中国戏剧传统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其次是更客观地评价戏曲与话剧相辅相成的关系,强化对剧种特色的坚守。  相似文献   

6.
戏剧作用观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传统的戏剧的回答是:感情。自古希腊以来,戏剧历来强调的是以情感人。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的效果时曾说:“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快感,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特别能给的感觉快感”。而“这种快感是由悲剧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①。这一观点在两千多年戏剧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可是,从十八世纪未开始越来越多的戏剧家却再也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仅仅与观众发生感情的共鸣了,肖伯纳甚至下了这样的断言:“寓有议论的戏剧是现代戏剧,而仅有动人场面的戏剧则是过时的戏剧”②。一百多年来,西方戏剧家们在诉诸观众理智这一点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使得戏剧哲理化的倾向在世界戏剧变革的大潮流中保持着一个强劲的势头,同时创造了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于今天戏剧观念的讨论是有借签与启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乔子莹 《魅力中国》2011,(21):79-79
本文主要以十年来我国戏剧发展的两个重点面主要内容,它们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道路的讨论和戏剧进入新的市场环境下的商业化道路,列举主要戏剧理论家们对相关问题的观点和意见,以现实的社会和戏剧发展背景为线索,块状分析和研究这两个重要问题,站在一个创新的角度去全面了解我们今天的戏剧发展和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8.
春一人间景     
这些是民间戏剧,节目里特别是春节经常会有的戏剧。 春节表示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开始,闹春是在这个节日里必不可少的活动,戏剧里所演绎的故事象征美好的生活,祝愿在这新的一年中人们都丰衣足食,万事如意!这是闹春戏剧中原本故事的寓意。2011年的新春,停止了多年的闹春活动又兴起了,这些又勾起了我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9.
董莉平 《魅力中国》2014,(19):116-116
戏剧就要遵从戏剧的规律,围绕人物塑造,把剧情铺陈好,把矛盾处理好,把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好。人物是关键,是戏剧的灵魂。戏剧借人物刻画来完成故事结构和思想表达,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戏剧创作的成功与否。通过长期的戏曲实践,我就农村题材戏剧创作中的女青年形象塑造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飞 《魅力中国》2014,(23):120-120
舞台戏剧艺术对曲剧戏剧的演出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来布置舞台,从而为表达曲剧戏剧的主题渲染曲剧戏剧的气氛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配合演员表演,吸引观众进入曲剧戏剧的氛围。这一切对舞美设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加强剧本的解读,要懂得室内设计,服装等等。  相似文献   

11.
武文 《魅力中国》2014,(12):68-68
话剧中的语言几乎是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唯一手段。文以载道”的戏剧必定是“高台教化”的戏剧,80年代开始,西方当代戏剧大批介绍过来,引发了上文提到的话剧“假定性”的探索与实践,从而推动了观众观剧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尝试和研究。中国近十年来出现的许多小剧场戏剧,虽然涌现了一些实验戏剧,其立足点往往还是对过大的演出空间的反拨。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小剧场戏剧,对海外朋友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的小剧场指的是“实验戏剧”,我们的却更多关心观众人数的多少,局限在空间的概念里。  相似文献   

12.
赵威 《新西部(上)》2009,(10):225-226
本文从交际法理论基础出发,通过戏剧与电影表演的实例分析论证了戏剧与电影表演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及解决办法,认为戏剧与电影表演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寿1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指出了戏剧与电影表演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剧本语言的独特性如动态表演性,决定了戏剧翻译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从语用经济性出发,分析英若诚英译本《茶馆》,可看出语用经济性与动态表演性的“合力”对戏剧翻译的启示有三:以塑造人物性格为出发点;再现口语化特征;表演第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张蕾 《魅力中国》2011,(21):45-46
对于戏剧表演的研究,我们不单纯指专业演员在舞台上、镜头前的行动,所谓专业的戏剧表演。它还可以指非专业人士在社会生活中所有当众的、有矛盾的行动,也可以称之为“社会表演”。如旅游从业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下如何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律师如何在法庭之下扮演演说家的角色等。无论是在哪种性质的岗位中,自信的仪态和流畅的表达当是当众性最强并与表演关系最贴切的一类社会表演。源于戏剧这一形式在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专业地位,戏剧教育自然应该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新时期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完整的人格,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精神底蕴,推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笔者从所在高职院校空中乘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等非艺术类专业开设戏剧表演课程入手,通过阐释戏剧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笔者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效果,来探析当今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下,能实现更好更高效可行的戏剧艺术教学形式和在高职院校普及戏剧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地方戏曲更是生机勃勃,深扎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相似文献   

16.
张倩 《魅力中国》2011,(18):98-98
戏剧艺术作为一种植根于社会大众主流审美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与时代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社会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因此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变。由此不得不说戏剧艺术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衍生出的新的机遇也带给戏剧上升和创新的可能,多元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产生了不同的戏剧作品,彰显了不同的戏剧审美意识,共同营造了戏剧舞台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季广林 《魅力中国》2013,(13):298-298
从古希腊延续至今的舞台美术艺术,是戏剧舞台不可或缺的艺术样式。它已经和舞台戏剧的人物、事件、矛盾冲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舞台美术已经从陪村变成了对于戏剧人物塑造、剧情发展,表现时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舞台美术的艺术空间这一角度,以全新的视角构画出对舞台美术的作用与拓展的艺术特质,对于丰富戏剧舞台艺术,创作舞台艺术空间,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戏剧教学中要注意强调重读、重评、重演,以突出戏剧自身的特点,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感染力,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评的过程中去思考、探究;在演的过程中去再现,全面提高学生对戏剧文学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志勇 《魅力中国》2013,(23):103-103
当前,戏剧观正发生世界性的、深刻的、迅猛的变化。对戏剧性的这种急剧变化。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予以科学的评价。以此指导戏剧实践,这样我们的戏剧事业才会出现新的蓬勃的生机,也才有可能成为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才有进人世界戏剧前列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王战备 《魅力中国》2013,(19):146-146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