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元辉 《魅力中国》2014,(21):198-198
“情境教学法”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法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贾献领 《魅力中国》2010,(15):57-57
学生的“情绪生活’’在学习中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乐学氛围;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乐学;并巧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李杰英 《魅力中国》2014,(4):258-258
“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这往往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因。历史虽然不能重演,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能够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历史情境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历史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杜彩霞 《魅力中国》2010,(7):188-188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究;激活学生的道德意识、深化其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5.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魅力中国》2010,(9):43-44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物理”。如何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激励情境呢?一是要创设兴趣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探究欲望;三是要创设操作情境,发展思维能力;四是要创设成功情境,激励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马晓红 《魅力中国》2010,(9):61-61,63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氛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郭广顺 《发展》2009,(8):107-107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把知识放在一个生动的情景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和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孙喜龙 《魅力中国》2013,(10):154-154
向课堂要成绩是每位学生、教师、家长的心愿。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师,因为在初中生看来,历史枯燥乏味。笔者认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缋。因此,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历史教材以及历史知识的特点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如场景的恢宏,人物的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时空的倒置。历史的进程等.都可以通过气氛的渲染、情感的投入、机智的运用、竞争的引入,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都为创设合理的历史教学情境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感,创设情境,巧妙激疑,在学生情绪亢奋中传授知识,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宗明侠 《发展》2010,(3):113-113
在历史课的再现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感性材料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感,创设情境,巧妙激疑,在学生情绪亢奋中传授知识,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谭艳 《魅力中国》2014,(10):218-218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整节课都处于问题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然而创设问题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只有以数学问题的本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才能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柴妹燕 《魅力中国》2013,(8):268-268
高中新课程自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直接地感受、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在情感上感化学生,使他们在思想上主动获得知识,并能够积极探究问题,达到对其所学知识获得乐趣,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和运用各种教学情境(包括问题情境、视频情境、图片情境等)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新宏 《魅力中国》2013,(32):125-125
语文教学中只有运用情感教育,才能使教师、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笔者试从情境的创设、课堂的朗读和教师解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各种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其主旨是为了激活课堂。在政治课中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焕发出政治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韩英 《魅力中国》2009,(14):123-123
情境教学是利用各种手段展示具体鲜明的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文时入情入境,,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多方创设情境,将“言”、“形”、“情”融为一体,使语文教学逐渐趋向”易”、“趣”、“活”、“美”。使语文课堂获益匪浅。具体说来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激趣。  相似文献   

17.
施橹 《魅力中国》2013,(5):262-262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采用游戏展开竞赛,开辟第二课堂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学生英语水平大面积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慧蓉 《发展》2011,(5):141-141
“问题情境”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正是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思源于疑,我们应当让课堂存在“问题”,用问题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去引领学生探究。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欣然 《魅力中国》2014,(12):122-122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们越来越注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并且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也能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覃静 《魅力中国》2010,(8X):79-80
<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