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游 《魅力中国》2014,(16):199-199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桌特质,主要包括生物科学知识、生物科学能力、生物科学态度与精神三个方面。其中,观察能力是生物科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良好的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一线教学实践,针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谈了一些肤浅的看法。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李康 《魅力中国》2014,(5):201-201
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块阵地,千方百计使生物课堂激情四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激发和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学习、消化、运用知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既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廖兴海 《魅力中国》2014,(10):193-193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使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观察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而观察又离不开思维.在此过程中,既可获取知识,又可验证知识;既可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又可发展思维.因此,只有教会了学生如何观察并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观察思考的习惯,才有可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龙远科 《魅力中国》2010,(7X):295-29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使命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能力,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我根据几年来数学教学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周慧华 《魅力中国》2011,(21):466-466
生物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a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7.
许谦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9):188-188,F003
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并让学生显示其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经常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8.
余丽 《魅力中国》2010,(8X):30-30
<正>分层教学就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在每  相似文献   

9.
陆娟 《魅力中国》2009,(20):260-260
我校地处边远山村,但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外实践教学。尤其是生物教学(学科),不少农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践教学,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所以,重视课外实践教学,对生物教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全方位的探索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倡导生物探究教学,贯穿生物科学史的教学,改革生物实验的教学,提倡生物与相关学科整合的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杨占芳 《魅力中国》2014,(4):172-172
新课标确立了三维目标,这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在三维目标里,“知识与技能”;提倡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倡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享受成功时的喜悦与失败时的教训,从而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邱国龙 《魅力中国》2010,(7):180-180
生物教学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研究生物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技能。生物虽是一门副课,但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者从素质教育的宗旨出发,探析了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把生物学习的乐趣真正的传播给学生。初中生物教学是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启蒙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生物课堂中对于互动情境进行合理的创设教学,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并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互动过程中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更有利于生物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文章根据生物课程独有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上进行了互动情境教学创设的策略阐述,从而让生物课堂更具生机,让学生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生物课堂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各种能力、心理健康同步增长,智商、情商和谐发展.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5.
项德文 《魅力中国》2013,(8):166-166
本文从“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的教育价值观出发,通过生物选修课程《园林绿化与美化》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相关生物学知识,增强她们的科技意识,培养她们的科学素质,并促使她们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人。  相似文献   

16.
白尚荣 《发展》2009,(9):95-95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这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这就决定了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直接的、感性的接受新知识,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以此达到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生物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8.
陈丽青 《魅力中国》2014,(9):210-210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案导学模式就是指以学案为基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全面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邱国龙 《魅力中国》2010,(3):180-180
生物教学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研究生物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技能。生物虽是一门副课,但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者从素质教育的宗旨出发,探析了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把生物学习的乐趣真正的传播给学生。初中生物教学是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启蒙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0.
唐涛 《发展》2013,(8):128-1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乐于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不断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的一种宝贵心理因素。实践证明,学生的智力因素并无多大差异,成绩的提高与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相连。因此,在课堂教学能否激发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途径。一、采用挂图、标本、模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结合阅读过程,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并在观察中思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