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李琳 《魅力中国》2013,(22):299-299
《老子》是道家的重要传世文献之一,对于研究道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对于研究《老子》一书的形成过程以及老子思想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郭店楚简《老子》做简单的归纳研究,来探寻出战国中期楚地老子思想与现令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老子韩非列传》,叙述了法家和道家的源流关系,法家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这是思想的逻辑。但在《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又描述了历史的逻辑:历史推动了道家向法家的转向,历史促使秦人选择了法家为意识形态,历史以秦国的法治实践为中介,实现了由西周政治模式向帝制的变革。思想的逻辑最终是由历史的逻辑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最著名的经典,其思想体系中也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本文从老子"无为"的管理原则、"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弱者道之用"的管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挖掘老子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2012,(6):128
老子文化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老子《道德经》为世界和平圣殿,全人类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是老子文化的主导思想,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正是老子文化大行其"道"的大好时机。老子道家文化国际大会主要宗旨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古代圣贤高尚的思想灵魂,推动老子文化在国际的传播发展,通过大型的全球文化活动,激发、唤醒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国际人士关注和学习老子道家文化,影响世人的  相似文献   

5.
马超英 《北方经济》2012,(10):87-88
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著作的《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几千年来,老子思想受到历代政治领袖的追捧,为中国文明的鼎盛辉煌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绩效工资改革之际,高校可借鉴《道德经》中无为而治、不言身教、以人为本等指导思想,稳定绩效考核政策,化解高校内部矛盾,提供修养生息的机会,促进学校和谐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收集于《道德经》一书。《道德经》未被道教利用之前,原名为《老子》。老子哲学是中国哲学的精华,他创立的道家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鼎足而立。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把《道德经》也能当成企业管理者必备的“怀中宝典”。  相似文献   

7.
中医养生学与道家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道家倡导的“清静无为”的摄生起居、“恬淡虚无”的心理境界、“上善若水”以德养生,以及道家的炼丹药和健身术等养生方法,都对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应予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老子     
《安徽省情省力》2006,(4):45-45
老子,生卒年不详。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安徽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哲学方法论。《道德经》中的唯物辨证法——难与易的相互转化、从对立中寻找机遇、从困难的处境中寻求出路.就是教导人们去观察、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特别是最近35年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的杰出表现.中国本土道家的辩证管理智慧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们的关注.特剐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的辩证哲学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运用得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一、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老子是谁?是什么时代人?至今尚无定论。《史记·老子列传》记载了三个老子。一个是老聃: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氏伯阳,溢曰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平均主义思想源于春秋末期的思想家老子,而非通常所认为的源于孔子的“均平”思想以及儒家的“大同”理想,它成为道家经济思想的重要特点,同时道家平均主义思想通过道教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以及小农平均主义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文文 《魅力中国》2010,(6):325-325
老子道家哲学的中心概念是“道”,而“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他认为统治者不要违反自然法则,不要妄为,以“无为”的方法和态度去处事和治理国家,以达到“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曾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很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首要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观念的宏大哲学体系,五千言激越三千年,对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当今时代,《老子》所蕴含的“合理内核”仍然值得我们很好借鉴。本文想就《老子》与治县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老子》是一部公认的哲学著作 ,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讲了不少有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话。如 ,《老子》第二章说 :“为无为 ,则无不治。”治者 ,管理、治理也。如我们能把《老子》中的辩证思想和企业管理的一些思想挖掘出来 ,为实践服务 ,指导企业发展 ,必定是十分有益的。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探讨。一、“道”与企业文化“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五千言 ,通篇讲“道”。明了“道”的含义和基本思想 ,是运用“老子”智慧、搞好企业管理最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老子》全书共讲了七十三次“道”。《老子》第一章第一句第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管理活动自古有之,具有几千年的丰富管理经验,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景象,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各种学派。其中,道家又先后有杨朱、老子和庄子等代表人物。文章首先论述了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接着以道家学派中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自然无为、道法自然、治大国若烹小鲜及上善若水四个方面探索其对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老子》“贵道”思想与管理张鲁建一《老子》相传为春秋末年的老聃所作,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老子》一书,文约义丰,虽仅五千之言,却包含着十分深刻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它虽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其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诸领域,对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庄子是道家的集中代表人物之一。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庄子则进一步发扬了道家的思想。庄子和老子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虽然庄子也讲"道",但老子的道侧重于对规律性的认识,甚至老子哲学关注于社会政治,庄子则不然,庄子的道最终还是关注于人的生命问题,庄子哲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生命哲学,那么,庄子对生命究竟有怎样的看法呢?在庄子的生命观中既有对肉身生命的保全,也有对精神生命的自由的追求,但其最终还是追求精神的自由,由肉身生命的保全到精神的自由这是庄子思想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乔伟艳 《老区建设》2013,(16):44-45
老子(约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dān),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老子的贵柔思想几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9.
虽然《老子》成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老子》成书之际还不曾有经济学这一概念,但《老子》中已经体现出很多基本的经济学思想。尽管书中并没有直接对当时的经济运行情况继续描述,但书中或多或少所透露出来的经济学思想,即便是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也是值得惊叹一番,这些思想常常与后世经典的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和消费理论等思想可谓不谋而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平彦鸽 《魅力中国》2010,(23):312-312
《道德经》是老子重要的哲学理论著作,书中“无为”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从“无为”思想的含义出发,辨证地分析老子的哲学思想,它对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以及治国安邦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