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职管理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 (特别是专业教师 )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称之为“双师型”教师。高职管理类院校要使自身具备有能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输送大量合格人才的能力 ,就必须有一批能够胜任高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因此 ,高职管理类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一、高职管理类院校的师资状况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提高高职管理类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是培养生…  相似文献   

2.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电子商务行业爆发式增长,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数量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疫情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双创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文章从疫情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及双创教育四个方面的影响入手,提出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平台的设计思路、模块功能与应用模式,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模式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提供一线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具备高质量、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鉴于教师参加企业一线锻炼是培养"双师"素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实践,通过这一切入点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进一步思考,希望为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使高职培养的人才能真正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能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应该在对“双师型”师资内涵和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考核机制,构建有利于人才持续发展的优良环境,才能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各种应用性人才。它决定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同时,弄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与特征,确立适当的认证标准,从而创造出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实现条件与路径,建立一种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一件亟待解决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而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教师应该首先成为“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德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学习和借鉴德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省情和校情,就必须对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交互结合,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和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改革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从事营销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以就业为导向,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高职教育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实用性、技术理论的应用性,更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发挥“双证”制度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探索构建起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办出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会计教师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没有优秀的会计教师就很难培养优秀的会计学生,这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如要培养能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会计学生。先要培养适应用人单位的会计教师。本课题组针对高职会计学生主要就业的行业,采用“四位一体”+“六行业循环”模式培养高职会计教师,为全国高职会计教师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能不能办出特色,职业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应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要通过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健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运用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分析当今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资本经营,指出国有资产管理必须关注资本经营,才能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资本经营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春秋毂梁传》经济思想的本质是在维护君权的前提下具有某些民本主义色彩的富民、裕民的经济思想.《春秋毂梁传》的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以政治和道德干预经济,特别是干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以政治和道德干预水资源的使用.《春秋榖梁传》在粮食储备问题上具有深深的危机感.《春秋榖梁传》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视,是把农业生产当作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对待的.特别强调不使百姓财尽,要使百姓小有余钱.制民之产的富民、裕民思想是《春秋榖梁传》重要的经济思想.士民、商民、农民、工民通过交换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社会,和协发展,各得其所.《春秋榖梁传》提出应该实行税什一的税收制度,减轻赋敛.  相似文献   

13.
自然垄断行业实行薄利多销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薄利多销的经济学涵义指出了实行薄利多销的理论依据:商品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必须具有潜在的消费者;商品的生产成本必须是不变的或至少不能上升。因此自然垄断行业同样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手段来增加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4.
在笔记本电脑或装有双显卡的台式机上,通过对显示属性和POWERPOINT输出设备的设置,可实现一台电脑带动两个显示设备,且两个屏幕显示的内容完全不同。这样,增加了工作的灵活性,扩大了工作台面,拓展了计算机的功能。主屏(私秘屏)可进行上网、编程等操作;限于技术制约,副屏(公众屏)可显示的内容还有一些限制,但常见的POWERPOINT演示、影片播放等可很好地工作。该技术拓展了计算机的功能,但硬件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5.
选取针对2003~2009年度年报发布的分析师预测样本,分别从横截面角度和时间角度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在决定跟进某上市公司时,是否会受到公司治理质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偏好跟进公司治理质量高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将公司治理划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后发现,相对于外部公司治理,证券分析师更偏好跟进内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在内部公司治理质量各衡量指标方面,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监督机制越完善的上市公司,证券分析师跟进的比例越高,而公司管理层的权力越大,公司内部和外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严重,则证券分析师跟进的比例越低。  相似文献   

16.
弧的网络全容效定义为:弧的网络上全容效与网络下全容效的均值,通过计算方向临界点与方向全容效,可计算出网络有效区间和网络全容效。网络全容效作为网络分析中的重要指标。对网络的优化管理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央苏区毛泽东财政思想的探索和研究,认识到为发展革命战争,财政力求集中统一的正确性.在当时战争环境中财政支出实行节省的方针,在发展经济,增强财政收入的同时为苏区为政清廉、防止和惩治腐败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毛泽东财政思想的主线(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决定财政)在指导苏区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经济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IPO超募融资现象,以2006~2010年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IPO超额融资企业的投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使用IPO超募资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过度投资行为,其中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比国有控股公司更为严重,并且这种过度投资行为会导致企业长期资本收益率显著下降,进而负面影响企业的未来业绩。这说明,过剩的IPO募集资金会导致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的扭曲。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甲基咪唑与溴代正丁烷反应合成1-甲基-3-丁基咪唑类离子液,探索了普通加热方法与微波加热法在离子液合成上的差异,并通过改变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寻找最佳的微波反应条件,得到微波照射功率100W,温度50℃,原料配比n溴代丁烷:n甲基咪唑=1:0.9,反应时间10min时转化率为93.24%。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价值链框架的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思路 ,分析在操作中遇到的障碍 ,并提出引入作业成本法和价值工程消除这些障碍 ,形成以价值链为基本框架、价值工程和作业成本法为工具的分析企业竞争优势体系 ,最后讨论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