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通过几何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关系,证明一个不等式,并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平均数只是一种代表性数值,它可以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却不能代表主体的内部各单位的实际水平,并不一定代表大多数。由于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受内部各单位差异程度大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提高平均数的代表性。其一,要注意所研究的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同质性;其二,要注意用组平均数来补充说明总平均数;其三,要注意把平均数与分配数列结合起来;其四,要注意一般现象与个别现象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平均数法则是把握大数量认识对象总体的有效方法。由于大数量的总体现象的绝大多数个体现象分布于平均数及其附近,这使得平均数经常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力量规范着现实变量的变化,因此,应用平均数法则能表达总体对象、特别是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当然,应用平均数法则也有一定的条件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13.
数理统计的核心是平均数和标准差。我们使用什么统计方法对现象进行统计分析时,实际上都是在它们的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上做丈章。因为它是现象变化的统计规律的两个方面,对指导现实社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对东西方理论界有关指数基本形式问题所执的各种观点均予以否定,认为指数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由指数的生成机理、内在属性所决定的,是经济事物的内在属性通过人们高度概括后的数学表现,是事物经济关系的抽象,由此论证出个体指数的数学期望为指数的基本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算术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指标这两个在统计学中容易混淆的指标,本从概念作用不同、分子和分母所属的统计总体不同、分子与分母是否存在汇总关系不同、指标的表示方式不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辨出本质区别,以促进在统计教学和实际工作中科学正确地运用这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算术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数是两个在统计学中常用的综合指标,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指标。必须把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弄清楚,才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7.
《新智慧》2007,(1):54-55
一、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根据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作为权数的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通常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如按月数计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刚 《新智慧》2007,(6):21-22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应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净利润扣除当期应付优先股股利后的数额(若为净亏损,则计算指标为负数;对于合并会计报表,还应该考虑少数股东权益的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裴凤庆 《新智慧》2005,(9):37-38
一、一项工程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期超过3个月,企业在确认资本化金额时加权平均利率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准则》)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借入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其资本化率应为这些专门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即:加权平均利率=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247;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在正常情况下,上述公式的“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等于每笔专门借款的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与实际期限之积。但是,如果某企业为购建一项工程借入一笔以上的专门借款,并且在购建期间发生非正常中断,那么在计算加权平均利率时,“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是否要扣除非正常中断期间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呢?《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袁太芳 《新智慧》2005,(1):34-35
一、问题的提出 借款费用的计箅问题关键在于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规定,在利息应予资本化的每一会计期间内,利息的资本化金额按如下公式计算: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X资本化率。其中,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每笔资产支出金额X每笔资产支出实际占用的天数&;#247;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资本化率=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247;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215;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