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蕾 《魅力中国》2013,(17):78-78
豫剧《泪洒相思地》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豫剧名家李金枝搬上舞台之后,几十年来常演不衰,早已成为其代表剧目。大家提到剧中的女主角就会想到李金枝,提到李金枝也会想到剧中这位追求真爱而又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之后,《泪洒相思地》便成了豫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很多剧团争相上演,很多以闺门旦应工的演员大都擅演此剧。  相似文献   

2.
李娜 《魅力中国》2013,(16):108-108
崔兰田大师创立的崔派艺术是豫剧旦行艺术的重要流派。崔兰田擅演悲剧,其常演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等剧目被人们称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塑造这些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使她的唱腔表演形成了深沉哀怨、含蓄蕴藉的特点。声腔往往是区分剧种与流派的主导因素,能开宗立派者其声腔必有其卓尔不群的艺术感染力。在豫剧界内,崔派艺术的悲腔寒韵尾可谓独树一帜。我师承豫剧名家范静。崔兰田大师为我师从流派的宗师。我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通过恩师范静的言传身教,进而对师祖的艺术有了较为深人的体悟。  相似文献   

3.
我演假牡丹     
曹会敏 《魅力中国》2013,(14):100-100
豫剧神话戏《追鱼》是我们新郑市豫剧团的看家戏、打炮戏、吃饭戏。这部戏因为充满了浓浓的神话色彩,加上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惊险热闹的武打场面、优美抒情的豫剧唱腔,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去演出,必定是第一个要演的戏,也是最受欢迎的戏。这部《追鱼》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排演以来,  相似文献   

4.
赵首山 《魅力中国》2013,(10):72-72
名角通常也叫台柱子,是指那些在某个艺术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像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他们都是京剧艺术领域里的名角。地方戏也如此,像豫剧的常香玉、评剧的大小白玉霜、越剧的袁雪芬等,她们都是所在艺术领域里的名角。有时名角也指某个地域在艺术上有突出成就的人,如豫剧早期分别以开封、洛阳、商丘、漯河为中心形成的“祥符调、豫西调、豫东调、沙河调”四大流派,它们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有时名角也指某个艺术流派的知名人物,尤其是开创性人物,  相似文献   

5.
吕颖果 《魅力中国》2014,(12):76-76
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我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巨制之一。《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的赫然标杆,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作为以善演现代戏而驰名全国的河南豫剧院三团中的一名青年豫剧演员,在潜心承继老一辈艺术家精华的前提下,我始终不忘沉淀文学素养,继而为诠释丰满精准的舞台形象蓄势待发。豫剧《家春秋?鸣凤之死》遂为我备战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而精心演绎的一折戏,着力多角度,多层次强化彰显鸣凤个性,为观众提供了对名著新的理解视角,进而实现不断超越自我的蜕变。  相似文献   

6.
豫剧古典戏《大祭桩》是常派的代表作。我的恩师、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白1960年起开始潜心探索与研究如何在常派《大祭桩》演出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演出大获成功。这部戏我已经按照恩师王清芬传授给我的路子演了一千多场,无不得到专家和老师的肯定,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我也感觉到这部戏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也在不断地进行小的修改。  相似文献   

7.
曹会芳 《魅力中国》2013,(11):63-63
豫剧古典戏《抬花轿》是一出豫剧传统老戏,又叫《香囊记》、《文武换亲》。这部戏是蕴含着悲欢离合的大喜剧,所以在很多时期都深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喜欢,尤其是在人们家中遇到结婚、过寿、生子等大喜时,往往就点这部戏来演出,以增加喜庆气氛。这部戏在清末开始流行,至今仍然被当代的观众所津津乐道、交口称赞、点播欣赏、点单演出,可谓经久不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之初,这部戏并不是豫剧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而是一部一般性的演出剧目。那时,各个剧团领衔主演在演过多部吃功戏后,观众依然热情不减,非要再看领衔主演演的大戏,这个时候班主就会为了让领衔主演减轻一下压力、舒缓一下体力而安排的一个情节曲折、故事感人、主题鲜明、人物众多、场面颇大、唱少白多、表演简单的偷闲戏,于是就安排上演《抬花轿》。  相似文献   

8.
豫剧古典戏<大破天门阵>是许多豫剧院团和豫剧表演艺术工作者常演的剧目,其中原河南省豫剧院二团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唐喜成和老一辈豫剧表演艺术大家吴碧波联袂演出的版本最为精彩,以至于影响了整个豫剧界,并成为了他们两个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9.
王好文 《魅力中国》2013,(13):81-81
近年来,豫剧生行的艺术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使豫剧生行的表演艺术推陈出新、大放异彩。本文对豫剧生行艺术家唐喜成演唱的豫剧《三哭殿》选段“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刘忠河演唱的豫剧《打金枝》选段“夫妻争吵可是常有的”和豫剧《打金枝》选段“一个家住无锡地”进行艺术赏析。  相似文献   

10.
赵首山 《魅力中国》2013,(8):348-348
名角通常也叫台柱子,是指那些在某个艺术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像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他们都是京剧艺术领域里的名角。地方戏也如此,像豫剧的常香玉、评剧的大小白玉霜、越剧的袁雪芬、黄梅戏的严凤英、越调的申凤梅、曲剧的张新芳等,她们都是所在艺术领域里的名角。有时名角也指某个地域在艺术上有突出成就的人,  相似文献   

11.
姚凯 《魅力中国》2013,(17):77-77
《白蛇传》是中国戏曲传统剧目中的一个经典之作,久演不衰,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京剧、豫剧、越剧、河南曲剧、浙江婺剧都曾演过该剧,尤其是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领衔主演的京剧艺术片《白蛇传》被拍成电影之后,更是风靡了全国,传播到了海外。由豫剧大师常香玉、赵义庭领衔主演的豫剧折子戏《断桥》在整个中原地区影响甚大,几十年来一直是河南各级戏曲学校的教学课。  相似文献   

12.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4):131-131
一谈起中国当代的戏曲,必谈起一个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一谈起豫剧必谈起河南省豫剧三团,谈起现代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朝阳沟》与《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多年前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百年精典剧目,《小二黑结婚》也曾被多个剧种所移植。二者都堪称豫剧和现代戏曲中的上乘之作,也是被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当代豫剧中的名片。  相似文献   

13.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2):131-131
一谈起中国当代的戏曲,必谈起一个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一谈起豫剧必谈起河南省豫剧三团,谈起现代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朝阳沟》与《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多年前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百年精典剧目,《小二黑结婚》也曾被多个剧种所移植。二者都堪称豫剧和现代戏曲中的上乘之作,也是被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当代豫剧中的名片。  相似文献   

14.
王昌全 《魅力中国》2014,(20):135-135
今年是豫剧大师、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九十诞辰。是南阳市豫剧团演艺有限公司的一名生行演员。特别喜欢唐派艺术,尤其是对唐派的经典之作《三哭殿》非常感兴趣。 在豫剧一代宗师唐喜成众多的演出剧目中,根据越调《哭殿》移植而来的《三哭殿》最具代表性,并且因为有豫剧大家吴碧波、张桂花、杨索真、杨发互等的联袂主演,不仅使该剧成为原河南省豫剧院二团的看家戏,而且也成为豫剧的一部经典名戏,流传至今,久演不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15.
豫剧《三哭殿》是原河南省豫剧二团的看家戏、代表戏,几十年来深为全国各界豫剧观众所耳熟能详。尤其是当年的原班人马——中国豫剧一代宗师、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饰演的唐太宗李世民,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家吴碧波饰演的詹贵妃,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华饰演的银屏公主,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杨素贞饰演的长孙皇后,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杨发互饰演的詹太师,豫剧名家谢巧官饰演的小秦英,豫剧表演艺术家轩玉亭饰演的老家院,等等,都永远地镌刻在当代中国豫剧的人物画廊之中,都永久地烙印在了广大豫剧戏迷的心目中。这些大师、艺术家、名家们的强强联合、珠联璧合,形成了一个最佳演出阵容,从而呈现出了最高最好的舞台演出效果。戏已成经典,演员已经换了好几批,虽说现在难以超越,但是观众还是那么喜欢看。  相似文献   

16.
《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被誉为中国豫剧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至今久演不衰,显示了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基于对崔派艺术的痴迷于钟爱,加上自己排演的《桃花庵》与《卖苗郎》这两部崔派戏被专家做认可、被观众所喜欢,于是就萌生了拜崔派艺术掌门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  相似文献   

17.
程素梅 《魅力中国》2011,(4):251-251
大型豫剧现代戏《常香玉》,自2006年河南省豫剧一团上演以来,广受好评。先后获得了“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汇演”金奖、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大奖”和第十一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奖。2007年豫剧《常香玉》参加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受到了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8.
李保安 《魅力中国》2013,(16):89-89
豫剧表演艺术家宋桂玲的豫剧代表剧目《秦香莲》《桃花庵》《穆桂荚下山》等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尤其是经她精心修改的传统剧目《香囊记》(修改后名为《抬花轿》),精彩至极,轰动一时。其中的唱段‘‘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表现了周凤莲洒脱倜傥、豪爽开朗的人物性格和新婚坐轿的喜悦心情。此唱段脍炙人口,被广大观众永久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19.
姚献敏 《魅力中国》2014,(5):100-100
豫剧唐派名剧《三哭殿》经过河南豫剧院二团一代豫剧大师唐喜成和一代豫剧大家吴碧波、张桂花、杨素贞、杨发互以及一代著名豫剧演员谢巧官、轩玉亭等的精彩演绎,把一出来自于河南越调的传统剧目演成了豫剧的一个经典名剧和唐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这部戏久演不衰,几乎所有的唱段都广为传唱,几乎所有的豫剧院团都能演出该剧。我们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也排演了此剧,我本人曾担当领衔主演,饰演一号角色唐太宗李世民,每到一处演出均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刘小景 《魅力中国》2014,(21):100-100
豫剧五大音乐流派之一的现代调是由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杨兰春整合创新的新唱腔。现代调通俗易懂,类似民族音乐,欢畅明快,是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新的豫剧音乐流派。它对于全国的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中银环的精彩唱段《朝阳沟好地方》和《人也留来地也留》为例,对于豫剧现代调在音乐唱腔的设计与创作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