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波在小说中善于运用反讽的手法和具有韵律、富有诗意的语言,通过超凡的想象力探索叙事的多种可能性,在叙事时空中常常呈现出古今交错的特点。这些小说叙事方法构成了他小说艺术的主要特征,使这些小说区别于中国古典小说和其他现当代小说。  相似文献   

2.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喜剧小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广范围为大众所接受,喜剧小品糅合戏曲艺术,相声,等艺术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喜剧小品如今已成为一种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门艺术。观众在小品演员嬉笑怒骂,轻松诙谐的表演中对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得到了灵感和启示。从语用标记理论的视角阐释喜剧小品的语言幽默着重分析赵本山喜剧小品,试图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喜剧小品的幽默机制,并揭示喜剧小品幽默产生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专业严谨型涉案剧是受众与创作者交流的过程。选题紧贴社会热点,容易激发受众对作品的接受心理,从而完成作品与读者的接受视域架构。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它有其独特特征:扣人心弦的叙事情节、互联网传播语境下的快节奏叙事和叙事人物的二元对立之美。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宠儿》中多种叙事话语和模糊叙事手法的运用,拓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新写实小说直接将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和对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关注作为一种艺术追求目标,把文学的重心移向“叙事”,在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了一种文学精神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亨利·詹姆斯作为一名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以其大量创作实践和理论构建,从叙事结构、叙事手段及叙事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詹姆斯的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被公认为其代表作。他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事角度。将作品的表现对象从外部事件转移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其文化融合的思想。本文探讨这部小说创作方面的主要艺术特色.从而认识亨利.詹姆斯在英美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叙事空间、非叙事空间是存在于影视空间的两种叙事方式,是指作品中画面和声音营造出来的空间,也是影视创作者艺术创作的空间。它常采用时空重组等多种表现手段,利用观众审美感知中的心理作用,将断裂或跳跃的时空连结起来,形成观众心理感觉上相互联系的画面时空流程。各种声音元素经过选择、运用,不仅将空间由画面内部延伸到画面以外,也使有限的视觉形象扩展为无限的空间想象,体现出现代影视艺术的全新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莫里哀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和最受欢迎的西方戏剧家之一。中国译者译介他的戏剧作品,同时也为中国读者塑造了他的富有战斗精神的中国形象。莫里哀在他的喜剧中提出了各种严肃的社会问题,以滑稽的形式揭露宗教、封建与一切丑恶事物的反动面目。莫里哀与同时代的中国戏剧家李渔在喜剧观念和创作上很接近。他们的作品忠实于生活,反映出人民心声,具有民主思想。中西方不同的喜剧观念和东西方观众对喜剧的欣赏习惯不同,使他们的喜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灿烂辉煌 ,产生了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悲剧等许多文学种类 ,唯独没有产生喜剧巨人和出现喜剧作品繁荣的局面。原因何在 ?文中从中西方喜剧观的差异 ,时代精神的影响 ,作家、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余华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独特风格来自于他超群的艺术思维,个性的叙事方式以及对世界与众不同的感知方式。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作品深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影响。本文试图以叙事学为视角,探索余华各个阶段小说的情节设置方式,以期对其文章进行更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喜剧小品是语言类节目中的一朵奇葩,它凭借其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从明示推理模式,语境,隐含前提的补足三方面来阐述关联理论在喜剧小品中的解释力,尝试建立喜剧小品的制笑机制。  相似文献   

13.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托妮·莫里森的经典小说。作家在小说中采用多角度叙事、文化色彩人物刻画、自然叙事隐喻三个方面的叙事技巧,实现了传统叙事模式的突破,叙事艺术具有前景化风格。这一独特叙事模式增添了小说的形式美学意蕴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借助于这一叙事艺术,作家突出展现了美国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冲击下的精神迷失、文化传统重构的呼唤、身份认同的追求,揭示了作家对于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黑人前途命运的深深思考。透过前景化叙事艺术,读者能够充分挖掘小说的潜藏文本,进而深入解读小说的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14.
詹尼特.温特森在《守望灯塔》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特例独行的叙事手法,各种叙事策略的运用可谓自如娴熟。除运用复杂的双层叙事结构、双层的人物关系进行故事叙述外,同时运用多个叙事视角,零聚焦、内聚焦以及外聚焦交替使用使的作品结构纷繁复杂,引人入胜。尤其是作者对叙事"时频"的把握,值得文学创作者深入研究。本文深入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单数性叙述,重复叙事和反复叙事加深读者对主人公印象、事件的理解,以及其对烘托作品的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影片《十月围城》是一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的优秀影片。它的叙事角度和人物刻画都别致而到位。本文从影片男主人公李玉堂与周围任务的关系为出发点,具体解析电影中人物的心路和行动历程。通过分析具体指出影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剧情发展的关联,发掘这部电影作品的细节之美。  相似文献   

16.
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来探讨《苔丝》叙事结构中的循环艺术,即命运的循环;季节的循环;旅程的循环以揭示作品深层内涵以及哈代独特而巧妙的创作构思与技巧。  相似文献   

17.
幽默是文学艺术表达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幽默表达中语音手段的优劣直接影响幽默作品的意象及听者、读者对幽默的理解。逻辑重音作为语句重音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幽默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作家以明确显现的喜剧观和审美评价,成功地运用了夸张得奇,率意纠缠,巧误生辉,戏弄得趣等喜剧艺术技巧,创造出了光彩照人、风格各异的喜剧美。  相似文献   

19.
《费加罗的婚姻》是18世纪启蒙戏剧体现平民意识的典型作品。这部作品主要从人物形象塑造、富有个性的语言、深刻的主题三个方面体现了平民意识,是一部具有战斗性的政治喜剧。  相似文献   

20.
明代杂剧是戏曲艺术的一个分支,文章将明杂剧作为研究对象,以宫廷作家和文人作家的庆贺与闲适作品为主导,研究其代表作品所特有的叙事方式,并归纳其中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