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资源价值评价主要是对天然药物资源的价值、使用价值及开发前景的评价,需要通过经济学的方法显示对中药资源价值的正确评估是对中药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与利用的关键。本文将价值链理论引入中药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中,通过完善价值核算体系以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今世界回归自然的潮流,天然产品中药越来越引起各国人民注意.其副作用小,易于被人体吸收,资源丰富、便于采集、用途广泛、价格较低等优点,使中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适应多种动植物生长,有丰富的药材资源.经专家整理已有8000种左右,许多中药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3.
甘丰 《价格月刊》2002,(7):33-33
中药,既是传统药,也是现代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治疗慢性病、免疫性疾病及养生保健、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中药都具有独特疗效优势.同时中药产品的天然绿色性也决定了中药产品的高安全性.现在全球制药业已由化学制药为主向生物制药为主转变.中药产业作为生物制药的主流,既是传统产业,也是现代产业,是医药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加入WT0后,我国的中药产业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能把握机遇并战胜挑战吗?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碳中和与我国“双碳”目标框架下,中药资源产业必须确立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改变以往企业同质化竞争和产业整体粗放式发展模式。本文以实现中药资源产业碳中和为目标,以环境价值和健康价值创造为路径,以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组合模式创新为方法,实现中药资源产业各个环节的资源要素整合及企业低碳价值创造和健康价值创造活动的流程重构,创新中国特色的绿色产业价值链。研究发现:首先,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外部性,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在双碳目标下重塑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需要以国家低碳政策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其次,企业组织职能转型与调整,需要以行业组织制定绿色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对企业健康产品价值和低碳价值综合测评能力评估为抓手,推进中药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必须进行供应链管理创新,引领和影响上下游企业间进行绿色价值链和健康价值链融合,最终实现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组合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也是中药的资源大国,比较优势十分明显。然而,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多年来,我国中药产品的出口额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中药产品出口屡次受挫,国际竞争力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6.
在药用高等植物资源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是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其中裸子植物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最重要的是松科,有10属113种29变种,柏科有8属29种7变种,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相似文献   

7.
来逢波 《商业研究》2007,(3):211-213
近几年中药作为一种旅游商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所青睐,也为中药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带来了机遇。我国中药旅游商品可以作为特色旅游商品资源进行市场基础上开发,然而目前中药旅游商品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制定适合我国中药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萍 《中国市场》2009,(48):5-5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资源和环境,拥有数量庞大的中药品种和处方,应该说,我国在中药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可是,在国际贸易中,中药产品出口受到国际医药市场的诸多限制,发展缓慢。本文介绍了中药的出口现状,进一步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对中药出口的限制影响,最后提出建议,希望对促进中国中药出口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鹤鸣 《中国海关》2014,(12):60-61
中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国粹。我国不仅中药材资源丰富。而且在中药领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这就使中药行业成为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出口行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少数最具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经过十几年持续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重要行业已涵盖中成药品种九千余个,拥有种植基地448个,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药材资源优势大,有数据表明,药用生物资源达12807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国家政策扶持,建立中药种质保护体系,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中药材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贵州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旅游资源,将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可以给中药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带来“双赢”的效果.分析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找出中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选择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据悉,随着现代人疾病谱发生的变代,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学已成为世界潮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六到八成的人口都采用中草药作为某种程度的保健治疗。中医学已成为美国补充替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2年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上,科技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披露了作为中药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有关内容,提出通过若干政策支持,把中药产业作为我国重大战略产业加快发展。桂林地处广西北部,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产业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桂林市中药产品的出口却较滞后,出口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3.
陈楫宝 《中国工商》2001,(5):102-105
像3月申奥中的北京再次遭受沙尘暴袭击于样尴尬,一些中药企业将不得不面对以泪洗面的痛苦:国家林业局民发布的最新一项报告表明,许多中草药资源正在迅速萎缩,野山参、黑节草、见血封喉、金铁锁、姜状三七等三十余种药材因野生资源稀少,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无法提供商品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甚至像三七、当归等一些有长期栽培历史的药材已难以找到野生资源,其灭绝速度快得让人惊愕。而资源枯竭,原料供应乏力,将直接导致全国700多家靠此发展的中成药生产和药材出口企业面临“弹尽粮绝”的局面,而企业的背后又是近亿的朴实的药农。  相似文献   

14.
<正> 中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珍宝。在中药问世几千年后的今天,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达1.2万多个,中药材栽种面积580万亩,中药方剂6万余个,这些数字足以叫世人惊  相似文献   

15.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高安全性和低副作用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总结了我国中药的出口现状;分析了现行我国中药出口面临的形势,分别为:文化差异、标准体系、国际竞争;结合工作经验,从"以医带药"促进中药出口、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四个方面,浅谈我国中药的现状与出口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抛砖引玉,以期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中药有"南药"、北药"之分。我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长多种野生药材,是我国"北药"的自然生长地。为拓展旅游资源,使游客在观赏"北药"时,获得中药知识,应当把"北药"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在世界医药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中药提取工艺对于中药的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山区丘陵地带,自然生长着满山遍野的野生酸枣树丛。如此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除极少量用于制中药外,基本都是自生自落废弃荒山。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发现了野酸枣的药用功能及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生产技术与工艺现代化是我国中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使中药生产技术及工艺工程化有了迅速的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相当数量的中药仍未能改交"粗、大、黑"的面貌.严重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开发研究适合中药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已经成为广大中药工作者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药进出口额不断降低。依据对中药国际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显示,我国中医药悠久历史,资源丰富,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世界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趋势,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宽松的法律环境有利于中药市场的发展。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国际贸易壁垒,"洋中药"的冲击以及文化的差异降低中药的出口额。我国应增强对中医药的文化传播,注重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产品质量并加强剂型开发;中医药企业应保持自身优势,积极改革创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升我国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