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1月在菲律宾宿务出席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时就加强和充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五点建议。温家宝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照纪念峰会上达成的共识,在《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的指导下,继续加强和充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方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就此温家宝提出五点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对话背景:在去年10月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倡议,中国和东盟积极探讨泛北部湾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得到了积极响应,目前,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次区域合作的一个新亮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博览》2006,(11):98-98
自从与东盟1991年正式建立磋商对话关系后,发展与东盟的关系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既定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O10年建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5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30O多亿美元,今年1至6月,双边贸易额达727亿美元。同比增长21.7%:东盟对华实际投资总额达到31亿美元,中国2005年对东盟成员国投资为1.58亿美元。东盟与中国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迄今为止在南宁连续成功举办的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推动了双方商业界的交往。促进7中国和东盟闻的贸易和投资。设想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不远的将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我国与邻近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投资问题将是“10+1”密切关注的领域。笔者从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中国与东盟未来投资合作的框架以及其中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他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合作协议特点,在目前中国-东盟的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现状的基础上,就其未来的架构与主要内容,在法律层面提供可能与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秋的南宁迎来了中国-东盟三大国际盛会: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了精彩的过去与现在,也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自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提出中国与东盟合力打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倡议之后,中国与东盟双方就启动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已开始进行磋商。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作出预测,中国与东盟未来将在金融合作、互联互通等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我国进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本文就如何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每年一次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加快广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中国与东盟商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定于2006年10月31日~11月3日举办.同期将举办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和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届时,中国与东盟十国政府首脑将齐聚南宁出席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议程已经开始,中国与东盟的发展趋势正朝着一个更为良好的方向发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大会上提出“打造中国-东盟未来的钻石10年”,值此契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越发深入。随着自贸区的升级发展,助力中国与东盟双方共同发展的产业园区也正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它的产业园区发展牵系着中国与东盟的未来合作,而建立在崇左市的中泰产业园区,成为了中国与泰国友好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博览》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努力为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商贸,文化交流搭建最佳平台和桥梁。我们聚集中国-东盟博览会,关注中国-东盟经贸往来,报道东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播商务投资最新动态,扫描东盟各国风土人情,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迅速成为中国及东盟国家企业了解和开拓对方市场的参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1月25日,由广西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论坛在中国南宁举行(题图)。本次论坛以“回顾与展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为主题,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就“中国一东盟经贸发展的推进战略与前景”、”加强中国-东盟经贸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其间,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及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高歌等专家也非常关注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发展情况,他们所做的调查和研究、提出的建议,对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很有参考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面向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广西信息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给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良机。广西与东盟信息产业的经贸发展潜力巨大,广西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主动链接东盟,加快广西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信用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显.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在职培训和信用管理学术研究等是信用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建议将信用管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战略来实施,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再结硕果:5月11日上午,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授牌仪式在广西大学君武楼隆重举行、中国-东盟商务会展人才、艺术人才、汉语人才、金融与财税人才4个培训中心落户广西。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使得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越发紧密.中国与东盟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中国-东盟贸易关系是竞争还是互补一直是研究热点.基于按SITC REV.2 3位数分类的中国和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六国的出口产品数据,本文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在美国和日本市场上总体和按Lall贸易商品分类的出口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六国在日本市场上总体相似度高于美国;中国和新加坡在美国市场上高技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和亚洲四小虎在美国市场竞争趋缓,但在日本市场上吻合度较高;中国和越南在美日市场上相似度近年来大幅提升.最后本文驳斥了“中国威胁论”,并提出中国要把握与东盟不同层次国家不同技术水平产品的互补性机遇,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以及在人民币升值环境下中国急需优化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下,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本文采用快速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利用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表明,东盟各国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状况、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均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因素;而东盟各国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工资、税收均是显著的负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和研究预期一致,表明市场寻求动机和效率寻求动机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7.
金秋时节,绿城南宁,朱槿飘香。为期四天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胜利落下帷幕。对中国和东盟十国而言,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高规格的经贸盛会,无论是在经贸成效、办展水平还是影响力方面,与前三届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再一次见证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同舟共进、扬帆远航“的共赢格局。  相似文献   

18.
章辉 《全国商情》2009,(1):106-107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和后续协议的签署和执行,极大的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往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变化,为双方更好的扩大出口提供简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时间调整为2007年10月28日至31日 8月14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郑军健宣布,鉴于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将有一系列重要论坛和专题活动举办,为确保会展效果,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调整为2007年10月28日-31日举行。同期举办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等重要活动亦作相应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东盟之友商务顾问中心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合作的顾问咨询业务的机构。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CABC)中方秘书处与中心合署办公。CABC是中国与东盟五大对话合作机制之一,是中国与东盟代表商界的合作对话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