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自治区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及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亲自治区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主管全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几年来,在行政执法、受理解决用户、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问题和调解因产品质量发生的民事纠纷、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等工作中,笔者对因产品质量存在缺陷而引发的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实际操作和运用。通过对《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 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专辟一章(第五章)来规范产品责任。在我国的法律中,这是第一次使用产品责任的概念。此前,我们虽然有《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但都没有明确产品责任。采用的几乎都是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并不是一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是有根本性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浅论产品质量责任河北财经学院郭广辉因产品存在缺陷给用户、消费者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而产生的产品质量责任(以下简称产品责任)问题,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虽然通过贯彻落实《产品质量法》,这一问题在总体上已经开始得以解决,但是在不少领域,产品质...  相似文献   

5.
第二讲 《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法律的适用范围 ,即调整范围。《产品质量法》第 2条规定了适用范围 ,包括适用的环节 ,适用的产品和适用的效力。一、适用的环节   1986年 4月 5日 ,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调整环节包括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四个环节。在《产品质量法》起草和修改过程中 ,考虑到仓储和运输环节通常不直接与消费者接触 ,如果发生产品质量问题 ,可以依据《合同法》 ,通过追究合同违约责任予以解决。《产品质量法》第 2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 ,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  相似文献   

6.
《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必须对其违反《产品质量法》的作为和不作为,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相应的损害赔偿法律后果,并作出先行赔偿的原则规定,以解决产品质量投诉无门、相互推诿的问题。可是,先行赔偿只解决了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问题,并不能完全按照《产品质量法》立法的归责原则分清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责任的理由和根据,以及根据过错推定原则所应承担责任的幅度和份额。其调整对象和目的都不一致,尤其是追偿程序是在先行赔偿结束的前提下产生的,具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范围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  相似文献   

8.
《上海质量》2008,(12):63-65
1.什么是产品质量的基本法 所谓产品质量基本法,是指调整在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法律,在我国.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  相似文献   

9.
翟福生 《活力》2012,(4):8-8
我国制定《产品质量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然而由于企业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对产品质量责任的具体含义理解不够。导致产品质量责任事故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标准化》2010,(10):27-27
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默示担保条件。即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例如:产品不得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符合安全、卫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安全卫生指标要求;产品必须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产品质量不合格是《产品质量法》和《民法通则》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前提条件,探讨和研究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概念、本质及其表现形式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用户、消费者需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1993年发布实施至今5年了。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从无到有,历经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程。虽然其系统性、规范性、操作性上仍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仍然成为广大消费者对产品责任侵权行为进行索赔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行政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法律依据。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以及法律工作者,都在致力于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研究。笔者想就我国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种类及其承担的方式,与朋友们进行初步探讨。 本文拟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产品质量责任概述。主要从产品的法律定义、产品质量以及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上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产品质量民事法律责任。主要从产品民事法律责任的概念、种类及承担方式上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产品质量行政法律责任。主要从产品质量行政责任的概念、种类及承担方式上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产品质量刑事责任。主要从产品质量刑事责任的概念、种类及承担方式上进行分析。 文有失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3.
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及时处理产品质量申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的产品,用户、消费者发现有质量问题,有权向技术监督行...  相似文献   

14.
199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产品质量管理全面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为保证必要的质量管理秩序,合理调节质量管理各因素的关系,依法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创造了条件。以《产品质量法》为主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1.本条是对制定本条例的目的和依据的规定。 2.制定本条例的目的:一是为了保证《中华人  相似文献   

16.
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体制在改革,世界在前进。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我国先后颁布了《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三部法津及有关配套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侧面对生产者、使用者在产品质量上的责任、义务、权利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并制定了“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计量工作为基  相似文献   

17.
第十节 企业产品质量约束机制《产品质量法》第 3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这是法律对企业完善内部产品质量约束机制的规定。一、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产品质量约束机制是《产品质量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旨在有效地督促企业加强内部产品质量管理。近年来 ,一些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滑坡 ,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 :一是部分企业领导质量意识淡薄。一些企业不仅撤并了产品质量管理机构 ,还裁减了产品质量检验人员 ;有的企业对采购的原…  相似文献   

18.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主要包括:保证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四方面的义务。 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必须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随后,法律又进一步提出了三项内在质量的要求以及判定这些要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1月25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及质量监督活动,均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军工产品和法律有专门规定的产品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县级以上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管…  相似文献   

20.
《产品质量法》第三章第三十三条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这样就从法律的高度要求经营者进货时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