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问题,介绍了我国电力系统与自动化发展的趋势,主要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远程发展趋势、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的图形化和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的分布化,指出电力系统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机实时保护系统的应用、电力系统的智能技术和基于GPS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系统保护及自控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辅助管理已经成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安全生产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集保护、测量、控制、远传等功能为一体,采用微机和网络技术,并充分利用数字通信的优势来实现数据共享的一套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自动化装置。随着数字式微机保护、监控技术和远动通信的广泛普及,电力系统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因此,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集保护、测量、控制、远传等功能为一体,采用微机和网络技术,并充分利用数字通信的优势来实现数据共享的一套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自动化装置。随着数字式微机保护、监控技术和远动通信的广泛普及,电力系统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因此,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日前,上海宇帆电气有限公司推出了新一代叉车智能充电机。产品的主要特点为:微机全过程智能控制,人性化设计;优化的马斯充电曲线,电池接受效率最高;蓝屏LCD显示,中文人机界面良好;电池反接、未接欠压、充足自动检测保护;电压、电流、电量、时间、温度、次数、实时监控保护;故障状态显示保护,声光报警;接电池自动充电,延时软启动,软关机功能;具有初充、补充、常规充电等模式;实时记录数据,微机通信绘制打印充电表格曲线。  相似文献   

6.
通信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可以对机房电源、环境、空调、消防、门禁、图像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达到实时监测、实时记录、实时报警的监控目的,同时系统对所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存储备份并作自动分析,为通信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充分的决策支持。通过监控系统的数据报表对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有的放矢的进行维护,将故障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改变以往被动的维护方式,真正体现监控系统是管理和维护工作支撑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仓库监控系统是仓库自动化重要组成部分。监控系统综合应用了电视、报警、计算机等技术,可对大面积范围、多部位地区实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并能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监控系统能保证仓库安全、对温湿度进行监测,实现自动量测、控制和防护,以确保物资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8.
GPRS作为一种通信手段,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应用具有安全、可靠、实时,以及传输速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因此其在电力监控、电力负荷管理及集抄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GPRS的这些特点设计新型的无线电力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电量、电压、功率、相序、频率、功率因数等电力负荷参数和运行状况,适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利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GPRS无线网络实现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GPRS作为一种通信手段,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应用具有安全、可靠、实时,以及传输速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因此其在电力监控、电力负荷管理及集抄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GPRS的这些特点设计新型的无线电力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电量、电压、功率、相序、频率、功率因数等电力负荷参数和运行状况,适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利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GPRS无线网络实现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微机自动化、通信及变电设备制造等技术的发展,国内许多常规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监控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变电站控制也正朝着数字化、集控化乃至无人值守方向发展。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供电,就必须特别重视电气二次回路抗干扰措施,将硬件、软件以及施工改造方案等方面配合起来,提高微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使它们能够长期健康的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服务。  相似文献   

11.
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相角测量提供了成熟的基础,尤其自1993年全球定位系统(GPS)全面民用化以来,就以其定时精度高、性能价格比高和可靠性高,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一些观念。而本文则从相角的实时监视和将其应用于控制出发,提出一种新的电力系统实时相角监控系统,它由国调、网调、省调和就地监控四级组成,既有集中监控的功能,亦能完成分散的就地监控,并能提供一个相对系统参考点的相角给就地控制用,以解决系统的暂态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的不断完善,变电站监控系统正从常规静态监视监控向数字化网络远程监控方向发展.基于统一信息平台的图像监控技术已日臻成熟,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已逐步成为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管理强有力的辅助监控工具.通过该系统,能实现对变电站区域内的远程监控和调度;监视站内运行设备的外观状态及室内环境情况;实现变电站防盗及防火的自动监控;并可提供事后分析事故的有关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监控系统,可以利用单片机作为整个监控系统的下位机,通过RS485串口通信协约实现与中控室的微机上位机的数据通讯共享,形成现地与中控结合的联合站污水处理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4.
郑召友 《科技与企业》2013,(14):109-110
在机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中,实时对电网系统频率进行采样,当监测到系统频率低于限定值时,机组自动启机并网发电,迅速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从而防止网频过低,造成系统供电不足现象的发生,保障了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供电。通过修改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流程控制程序,自动完成电气参数采集、机组发电并网等一系列流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伟  张晓春 《价值工程》2010,29(13):164-165
基于微机保护和计算机监控的传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和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通过数字化110kV变电站的建设与研究,提出适合枣庄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的完整的110kV数字化变电站系统方案,将对枣庄以至整个山东电网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各行各业的发展开始越来越趋于方便快捷的自动模式,电力集抄系统是新时期电力系统的新发展,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的体现,这不仅为电力系统管理者减轻了压力,同时保障了人们用电的安全性准确性。电力集抄系统的概念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力数据的采集以及智能控制和网络通讯,以此来监控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服务。电力集抄系统的抄表功能还具有完善的在线帮助功能,有利于用户对各项用电信息的快速了解。而在这其中,电力集抄系统在自动抄表、线损分析、远程通断电以及防窃电分析等功能都有着充分体现,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便于电力系统管理者更好的监控电力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李俊平 《大众标准化》2023,(21):137-139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的电力系统发展也愈加显著,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研发的背景下,智能技术也逐渐应用到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进一步提高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质量的效果,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顺利发展。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到标准化智能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监控,通过科学化地协调和控制,促使电力系统在安全和稳定状态下运行。因此,文章针对标准化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一步展开分析和讨论,并且提供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监控系统作为AFC系统的子系统,主要是实时监控各信息接口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且设有阈值报警功能。文章阐述了监控系统的软件开发具体过程,对监控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做出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文章把M2M的概念引入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应用,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运营商网络将各建筑物内独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在监控中心内对所有联网建筑物的火灾报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消防设施进行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20.
王文龙 《科技与企业》2012,(23):170-171
传统的继电保护(非智能化)有许多缺陷,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保护的需要。而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智能化)具有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切除,并具有灵敏度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是智能化的保护措施,他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式。文章从微机保护的特点;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讯一体化;继电保护的智能化;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的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了发展趋势,简介了继电保护管理软件及电力系统实时数字动态仿真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