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桌山的视界 与“母亲城”打个照面 有多少人对一座城的第一印象,是透过飞机舷窗,从居高临下的俯视中得来的?和绝大部分初到开普敦的游人一样,我们凑在小小的窗前,与这座南非最迷人的“母亲城”打着照面,在连绵不绝的群山中,细细分辨着哪一座才是“上帝的餐桌”——桌山(Table Mountain).南非南部的青葱大地像不事张扬的男低音,群山稳稳当当地落在一个音部,没有乍然而起的尖耸山峦,山与山彼此间和谐交错,低吟浅唱,直到桌山不期然奏响华章——1,500米长、200米宽的平坦“桌面”像被锋利的刀削过,矗立在海拔1,087米的高处,等待上帝随时前来就餐.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经中余崤山之间。史称可以用“一丸泥”封。黄河自潼关转头向东,流经中条崤山之间。两山之间的峡谷,史称可以用“一丸泥”封。顺着这条古道,人们走过了从商周到今日的历史,古代遗迹简直像路上的土坷垃,多得步步绊脚。三门峡是手屈一指的大禹圣迹。大禹治水、疏导九河,早已是妇孺皆知的传说。其实它只是折射着一个规律:文明史从来与水利史同步前行。河水不仅泛滥,它更教会人舟楫之用。自古三门峡漕运闻名远近,直至隋唐开凿了大运河,关中的麦子,江南的米,被船工纤夫运过三门天险,接济长安,供养洛阳,石壁被纤绳勒出了深深…  相似文献   

3.
“百里浮梁县,百里茶叶香。绿丛遍山野,到处是茶乡”。当你走进江西浮梁县,犹如进入了浩瀚的“茶海,那一座座山,一条条坞,都是一片片茂密的茶园。浮梁种茶历史悠久。那里群山连绵云雾多、河  相似文献   

4.
《重庆与世界》2011,(10):38-41
享有“重庆南大门”、“西部齿轮城”、“中国农民版画之乡”美誉的綦江城,四面群山环抱(古剑山、横山、老瀛山、太公山),綦河、通惠河蜿蜒城中,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科学的环境打造,使这座绿色之城在2010年获得“重庆市卫生城市”和“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的称号。  相似文献   

5.
宜春古称“农业上郡”,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生猪和水产,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看到宜春二字,心底那份惬意感和清爽感就油然而生。在我们前往宜春采访前,就想象着这片土地定该如其名般莹媚如春、气候宜人。果不其然,用“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  相似文献   

6.
柞水溶洞群     
秦岭南麓,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座美丽的小城——柞水。当年唐诗人贾岛游历至此,曾赋诗一首:“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未见半里平。道是樵夫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如今,随着西康铁路和西柞高速公路的开通,山城“蜀道之难”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7.
苗家儿女的风情风俗,犹如盛开的百花般丰富多彩,那悠久的“四月八”,“龙船节”;那千姿百态的银饰、蜡染;那娓娓动听的芦笙、铜鼓……而最为吸引人的,还要算饶有情趣的苗族婚恋了。单说那一盘盘五颜六色的“姊妹饭”,就够人回味的。有的上面放着成双成对的筷子,有的上面放着两枚相连的树枝,有的上面放着红辣椒……原来,这看似普通的“客饭”,就是一封封无言的“情书”,里边深藏着苗家少女的心!  相似文献   

8.
离不开的龙顶山村庄的名字就充满辛酸:大约260年前,一对姓刘的夫妇,一担箩筐挑了儿女,逃荒来到这里,在山东省龙顶山悬崖的半腰里发现了那个可以栖身的山洞。于是,他们就在这个洞里住下,艰难地活了下来。后来,逃荒来此的人越聚越多,由一家发展到数家。儿女们大了也需单立门户,于是将石棚隔成了九家,这才形成了一个村庄,村庄才有了名字——九间棚。山上的人不大叫这个名字,而叫它“干山顶”。因为它太穷、太干旱,也大荒凉了。山的四面全是悬崖,与山下无路可通,上下山只能攀悬崖。山上水源奇缺,全村人饮用石棚边一眼小泉,人…  相似文献   

9.
火车从关中平原往西开,一过长安县就一头钻进山里,一山送过一山迎,这群山的皱褶里,就藏着旬阳县。山窝窝里的旬阳县,在西康线路边还有些名气,一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全国最干净的一条江,被誉为“中国的莱茵河”的汉江流经这里,她的最大的支流旬河从秦岭匆匆奔来,绕旬阳老城环流后涌入汉江怀抱,将县城天然分割成阴阳两鱼,形成了全国罕有的  相似文献   

10.
<正>从保护修复古村落“外在”样貌,到传承创新古村落“内在”文化,再到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绘就乡村共富图景,松阳正在一步步成为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广谷大川,足征灵淑,名山伟泽,壮观东南”。松阳,位于八百里瓯江上游,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因偏居浙西南一隅,群山阻隔,至今仍保存着百余座格局完整的古村落,数量位于浙江第一、全国第五。从“最后的江南秘境”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松阳,是什么让传统村落重焕新生?让山水田园文化接续相传?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沿瓯江山水诗路,探访秘境松阳,读懂“江南秘境”的生生不息之法。  相似文献   

11.
瑞典的森林     
瑞典的森林覆盖了80%的国土。辽阔多山的北欧大地,曾经满目冰雪,直到苍松翠绿的神话时代露出水面。北欧伟大的英雄叙事诗《西比尔预言书》这样写道:“我看到,从渐渐平息的浪涛中,大地再一次升起,翠绿而美丽;大水从群山上退落,流淌下来,留下大群的鱼,而雄鹰再次展翅。”瑞典的森林来自于冰雪,来自于浑厚大气的北欧神话。  相似文献   

12.
蜿蜒起伏的武陵群山,连绵不绝。就在这十万大山中深藏着一块世人鲜知的土地——鄂西恩施州鹤峰县。“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区”、“贫困地区”,这些极富时代色彩的概念,都曾经是这个小县的代名词。生活在大山里的各族人民满怀的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朴实愿望,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看过一幅镶着白色巴洛克风格画框的油画:悠久而静谧的小城,安逸地浮在连绵的群山之中、荡漾的碧海之上。黛青的群山秀林摇摆,蔚蓝的海面浪花泼溅。山海之间的牟平,确如这画中的景致,独得”悠远怡情”。漫步其间倾听自然的呼吸,感受山与海的浪漫,直教人把时间抛在海平面外。春花烂漫的山坡,白的是杏、粉的是桃、黄的是迎春,随风舞满天空的是樱桃花。过了三月三,三两好友相邀入村,西里山、山  相似文献   

14.
梓樯  承明  袁飞 《老区建设》2006,(4):38-40
“群山如黛拱雩城,贡水西去雩山高” 明代诗人王颖由虔入闽,途经于都,望云游峰动,听林涛泉琴,万千气象尽收眼底,雅兴大增,笔随心驰,信口吟出了这首《雩都偶咏》。  相似文献   

15.
大美无言     
方鹏 《走向世界》2010,(21):80-84
桂林山水甲天下,济南泉水甲天下。 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从来没有一个城市,能像济南一样,将“山”“泉”“湖”“河”“城”如此多美好元素融合得这么和谐、自然。也从来没有一个城市,像济南这样把泉水放在自己的心中,由内而外慢慢地沁出。  相似文献   

16.
凤凰山在唐朝以前称乌骨山、屋山.辽代称熊山,位于丹东西北50公里、凤城镇东南3.5公里处.面积2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836.4米,以“山势险峻,泉洞清幽,花树奇异,四季景秀”而著称,早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就与医巫闾山、干山、药山并为奉天府四大名山。据传,此山为仙凤镇邪所化,后人为感念仙凤的功德恩泽,在此山上修建了朝阳寺。自清初始.每逢农历4月28日便举办“药王庙会”.  相似文献   

17.
牛国栋 《走向世界》2012,(18):92-93
从地势上审视.济南颇具帝王之气。它南依泰山,东、西、南三面群山连绵.宛若屏障;北傍黄河,横亘之悬河实为天险.加之城北华不注等”齐烟九点”拱卫,城中百泉争涌.泺水玉带,明湖如镜.一派宜居、安宁之大气象。20世纪20年代.“逊清遗老”康有为来济南时认为”济南风景似江南”.他还专程到华不注游历.认为华山突起于平原.是东岳泰山支脉北走至此尽结之表现.  相似文献   

18.
王永林 《东北之窗》2014,(11):74-74
朋友力荐余世存的《家世》,那就看看。书中讲的一件事,揭示了靠儿女养老的悲催:楼下邻居小两口,为十几层楼阳面的窗口安了护栏,可一个月以后,母亲却从北阳台跳了下去……儿子媳妇让老人来京是“享福”度余生的,但老人却选择了轻生。据说,北京城里有几十万这样从各地农村来“安度晚年”的老人。  相似文献   

19.
醉罗山     
初心 《走向世界》2014,(13):90-93
“山不高而秀,水不深乃澈,地不阔而沃,人宽宏亦爽。”这是刻在罗山山间的诗句,简单的几句,却勾勒出罗山清淡雅致的气质。  相似文献   

20.
在彩云之南的南部边陲,有块古老神奇的红土地,那就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世界罕见的万顷“红河梯田”就在红河州南部。这些环绕在云南哀牢群山中的梯田,从山脚到山顶,最多的有3000多层;从这座山连接到那座山,最大的万亩连片,千层百层的哈尼梯田里,终年流水潺潺,气象万千,堪称世界一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