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重庆经济》2006,(9):9-14
一、“十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重庆市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货运量及周转量增长迅猛。2005年全社会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完成63425万人次、308.7亿人公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和2.7%。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完成39198万吨、624.9亿吨公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9%、11.0%,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国西部》2013,(4):14-15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不再“保8”,设定了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就是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和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求。  相似文献   

3.
资料信息     
我区经济实力节节攀高在今年1月12日召开的自治区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在《西藏“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西藏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17.8亿元增加到250.4亿元,连续5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末,西藏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亿元,比  相似文献   

4.
一、柳江县“十五”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柳江县按照“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6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4%,财政收入达到4.13亿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8%,城镇化水平达到30.2%,比2000年的18%增长12.2%,高于全区同期增长平均水平。拉堡镇、穿山镇列为全国小城镇重点镇,百朋镇列为自治区小城镇重点镇,洛满镇列为柳州市小城镇重点镇。  相似文献   

5.
《经济改革与发展》2007,(11):I0001-I0004,F0003
2006年节能减排实现良好开局“十五”期间,北京市以年均5.9%的较低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2%的经济较快发展。万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1.31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0.80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位居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第二位。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十五”期间住宅投资增长将在10%以上在近日结束的“《中国住宅金融制度改革支援调查》终期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做出预测,“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如果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则住宅投资的增长将在10%以上,住宅投资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这预示着中国住宅投资和住宅金融业的市场空间仍然十分广阔。据统计,“九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而居民住宅投资年均增长11.5%,大大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到2001年底,仅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就高达5598亿元,占银行各项贷款余…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全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节能减排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8.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十五”期间,滦县县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改革推动、开放带动、科教拉动”战略,时间和成果证明了我们这一战略的正确性:2005年,我县完成生产总值95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完成全部财政收入5.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2.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2002年以来,我县始终位居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30强行列。“十五”期间,滦县经济和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就是因为我们一贯坚持了“三动”战略。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西部12省区市非国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到1999年,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内蒙古超过全国平均46.6%的水平,达到63.1%,陕西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排在前六位的省区为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甘肃和广西。“九五”期间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增长较快的为宁夏、青海等省(见表1)。 “九五”期间西部12省区市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大多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青海和西藏年均增长率超过30%。1999年,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高的依次为重庆、广西、四川、宁夏、内蒙古和贵州,其中重庆、广西和四川超全国平均46.6%的水平,重庆达到50%。  相似文献   

10.
《北方经济》2006,(2):10-15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回顾 (一)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822.77亿元,年均增长16.6%,比“九五”时期快约5.3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快7.6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14.4%,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5.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跨上第一个1000亿元用了近50年,第二个1000亿元用了六年。2004—200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跨上了第三个1000亿元的台阶。2003-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1.66%,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到第23位,在西部地区的位次由第6位上升到第5位。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元左右,是“十五”计划的1.8倍,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快7.5个百分点,提前6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五”规划头四年的努力奋斗,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可能超过1300美元。新的物质基础已经奠定,经济结构变动空前活跃,发展空间急剧扩大。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新的体制条件逐步完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2.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具有辐射西南、西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省会成都市自古就被誉为“西部商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四川省经济规模在泛珠三角九省(区)中位居第二,“十五”期间,四川紧紧抓住入世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开放型经济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据海关统计,2005年,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79亿美元,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劲增2.1倍,年均增幅高达25.4%。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经济》2006,(1):1-1
盘点“十五”,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十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7%,是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9%和8.2%,是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五年。2005年,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化解种种矛盾,用改革的手段战胜重重困难,全省国民经济呈现出工业增速、农业增产、投资增大、出口增长、财政增收、居民收入提高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14,(1):79-79
2013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实现的GDP约为中部地区GDP的2.4倍、西部地区GDP的3倍左右,但就增速而言,呈现“西快东慢”的格局。从对GDP的贡献率看,东部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对GDP贡献率为i0.6%,大大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固定投资增速大多接近30%。此外,由于双边贸易进展良好,西部地区对外进出KI总额的增速相当明显。就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一‘线城市仍位居前列,但西部地区的CPI均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
展望“十一五”时期,鹤壁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十五”期间,鹤壁经济年均增长13.9%,高出“九五”5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9%,高于“九五”  相似文献   

16.
陈秀英 《天津经济》2006,(11):23-25
一、近年天津市收入分配的主要特征 (一)随着天津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收入增速加快 1997年至2004年期间,全社会劳动者报酬总额、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8.5%、93%。尤其是“十五”前四年间,全社会劳动者报酬总额、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呈加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工作》2005,(11):26-28
“十五”期间,是我市经济摆脱困局、积极蓄势、谋求突破的五年,也是我市着眼长远、在打基础中前进的五年。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1.79亿元,继2002年、2003年增长13.4%、10.8%之后达到25%,为近年来的最高增幅。“十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长13.6%;全礼会同定资产投资年均增K33.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亿元,人均达到3400美元,年均增长33.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位;财政收入突破2.75亿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一,顺利实现了“三年翻三番”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7.6:66.7:25.7,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区域经济特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红桥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创新拼搏,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区级财政收入2.9亿元,年均增长15.3%。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重庆经济》2006,(8):33-38
一、涪陵区产业发展评价 (一)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具备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十五”期间,涪陵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67亿元,是“九五”的1.8倍,年均递增12.6%,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8亿元,在全市排名第6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3375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