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沅水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为分析对象的研究表明,沅水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开始互动融合,但在生态治理目标、生态治理结构和生态治理运行上仍存在困境。要形成多元共治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机制、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理顺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湘江在湖南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各级政府对湘江污染的治理日益重视.在治理的过程中流域生态补偿成为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必须通过补偿制度的构建和发展,为湘江生态治理提供强力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辽河流域治理现实问题入手,系统分析财政政策促进流域治理的机制以及流域生态补偿对财政政策的需求。总结从"九五"到"十二五"期间辽河生态治理的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经验,阐明生态补偿制度在解决辽河流域生态治理问题上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深入剖析在相关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施生态补偿财政政策的思路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并为实施和推广财政政策提出具体的安排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根据人本资本结构理论、循环经济理论、资源学说、产权理论和管理学原理,提出重点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范式。防止重点流域水资源问题的蔓延,应从平衡计分卡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出发设置其生态治理的绩效模式,合理解决其重点流域水资源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现“空间均衡”需要强化生态经济系统治理保障力度,贯彻“造福流域”理念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造福流域”特别需要从国家层面开展试点示范大力推进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造福流域治水用水新理念。近年来,我国水利工作成就斐然,特别是构建了比较完备的防洪抗旱保障体系和农田水利网络体系宏伟工程。  相似文献   

6.
崔晶  毕馨雨  杨涵羽 《改革》2021,(10):145-155
面对日益迫切的流域生态治理需求,依托"科层制"的纵向流域治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流域发展的需要,横向府际和部门间协作逐渐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议题.然而,流域协作治理中依然面临着地方政府间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利益分配难以达成共识、流域协调机构难以履行协调职能等治理困境.以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为例,探讨流域内"条块"关系的调适对流域协作治理机制的影响,分析如何对流域横向协调机构进行权力与资源的合理匹配.应从赋予流域协调机构更多的权力和职能、完善"条块"协作的法律体系、保障协作制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三方面来调和"条块"关系,推动流域协作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新时期水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对小流域河流生态治理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即河流治理在于事前的预防与构建。通过对小流域河流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小流域河流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河流综合整治的一些措施,为我国小流域河流综合治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青海经济研究》2008,(6):99-100
青海作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重要的水资源高密集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对节能减排、减少水域污染关系重大。近年来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生态立省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最新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主要流域水域水质总体基本良好,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完全遏制,尤其湟水流域的年污水总量已达1.4亿多吨,占全省总量的73.5%,如不及时治理,水污染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9.
王维凤  杨岩德 《发展》2012,(3):90-90
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深入实施,民勤盆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速,生态修复条件有所改善,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现。为了确保绿洲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成果,维系绿洲永续生存,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民勤水利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目前面临水资源、 经济和生态造成的污染问题.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是要抓好城区段治理,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两个生态建设;二是以生态政治理念为引领实现黑河流域跨省区综合治理;三是在黑河流域跨省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选择确立全新的生态政治价值观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以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生态化为前提推进持久的生态政治建设和以公众政治参与行为的生态化实现持久生态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机理诠释与现实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晗  任保平 《改革》2020,(4):74-85
构建黄河流域的空间治理体系,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要求确立生态文明的治理理念和空间发展的治理目标,构建流域管理的治理机制和网络治理的治理模式。黄河流域的空间经济环境特征,集中体现为经济空间与生态资源的不平衡。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资源刚性约束、空间开发失调、基础设施与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产业关联不足、治理效率低下等多重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未来黄河流域应实施分类治理、系统治理和协同治理,并完善流域分工体系与政策体系,以高质量的空间治理体系来推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昆明市林业局介绍,为加快滇池流域面山生态植被恢复,推进滇池流域采石、采砂、采沙、取土、砖瓦窑地等“五采区”、石漠化、难造林地的治理和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植被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将昆明建设成为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昆明将在今后六年时间里沿滇池周边新建42座公园。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地对青海湖流域进行生态治理,有利于开发建设与社会发展和谐同步,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治理关乎浙江生态安全和工业文明,是"美丽浙江"建设绕不开的议题.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怎样协调好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当前,钱塘江治理需破解的四个关键问题: 第一,上游被动式治理与下游高标准要求存在事实偏差.一是上游在责任压力下"被动式"治理.钱塘江上游(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地区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和重视惯性地超越生态保护,治理钱塘江更多是来自上级政府责任考核的压力.当地自发性动力不足,群众参与度不够,流域保护与治理处于被动局面,投入巨大,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思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研究针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现实 ,说明了积极治理这一地区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提出了治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分区域、分流域治理的基本思路 ,对于加强河西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长制"这一创新政策试图通过河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来有效实现水污染治理目标,但该政策能否有效解决因流域治理的跨域特征而导致的碎片化管辖和协同治理困境,现有文献对此尚未予以关注。文章首先利用博弈模型和逻辑推演阐释了碎片化治理本身对水污染治理及对河长制政策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进而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七大流域覆盖的干流县域数据,结合中国生态环境部实施的国家重点监控点的水质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流域治理中确实存在明显的碎片化问题,且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原因在于中上游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被动等待,而下游地区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主动治理,导致下游监管较强、中上游监管较弱而出现污染产业"逆流而上"的现象。同时,河长制能产生水污染治理改善的效果,但尚未解决跨区域协同治理困境,这也正是目前实施的河长制政策的主要局限,亟需后续推行过程中的进一步完善。文章揭示了河长制治理过程中的跨区域碎片化导致的协同治理困境问题,并为此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利于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治理,为政府进一步建立跨区域的河长制协同治理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生态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4年-2017年黄河流域3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水土保护和水质治理的双重视角考察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水土保护和水质治理均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生态保护对流域下游地区、人均GDP较低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地区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较低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小。研究还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保护效应逐渐减弱。因此,生态保护的分类施策与动态优化是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论文基于政府间博弈竞争的分析框架,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同级地方政府间博弈竞争在越界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策略性行为,通过对双重博弈竞争模型均衡结果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辖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概率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和处罚力度,而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处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是不治理,地方政府间的"囚徒困境"导致流域水污染越来越严重。首先,要构建强有力的流域组织协调机构;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第三,要构建流域水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白玉川流域于1986年列入松辽流域试点流域治理,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412.1hm^2,治理程度达87.7%。1994年7月流域内降了特大暴雨,降水强度达76mm/h,水保工程无一损坏,水库安全无姜,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14,(11):29-30
为贯彻《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浙委发〔2013〕36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苕溪流域水环境治理,2月19日-20日及25-26日,由苕溪流域省级河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带队,省人大环资委、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等有关省级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调研组,专程赴湖州、杭州两市开展苕溪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调研。 治理工作情况 苕溪地处浙江省北部,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包括东、西苕溪两大支流,地跨杭州、湖州两市,流经临安、余杭、德清、安吉、菱湖、湖州、长兴等县市区,是太湖的源流之一。近年来,杭州市、湖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治水”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治水与“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双清”等专项工作相结合,与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