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反倾销调查中的会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调查涉及到许多会计问题,解决这些会计问题应对相关会计术语进行解释。文章对反倾销调查中的"生产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标准"以及"反倾销调查中的会计系统"进行了内容的界定及分析,为完善反倾销应诉会计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比、归纳、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其规范分析后发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属性定位”、“计量标准”、“应用指南”、“披露要求”等方面存在逻辑矛盾或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准则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在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特性后,结合国际公允价值规范的最新发展,提出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应对公允价值的含义进行具体界定、进一步扩大公允价值披露范围、制定全面统一的规范指南等建议,以期有利于会计准则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我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着手建立以基本准则为首,具体准则为主,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为辅的企业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规范体系。无论是对于实务界、审计界,还是对于国际趋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出台都意味着是一种“入位”。但是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科学性来说,我国此次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还存在“缺位”。鉴于次,有必要对准则进行修订,补充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导框架和公允价值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适时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补位”。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新会计准则的改革主要在四方面有重大调整,即“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其中,改革的重中之重非“公允价值应用”莫属。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涵义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的属性,并在分析了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在1998年在我国颁布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首次运用公允价值,但由于条件尚不成熟,所以公允价值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取消了。2006年2月15日新会计准则出台,再次采用公允价值,此举主要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成本核算的新规定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工作的实际价值,阐明了准则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影响 (一)“公允价值”应用的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这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新会计准则体系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8.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对投资形成的损益进行核算,会发现“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账户核算内容很难区分。如规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9.
侯翠平 《会计之友》2009,(11):85-86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亮点之一是将公允价值列为会计计量属性并应用在17个具体准则中。虽然承受了国际会计界的一些压力,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我国并没有采取激进的态度,而是坚持“适度应用”的原则。在新准则体系中,虽然部分具体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属性,但准则同时又严格规范了应用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进行界定的国内外规范的阐述以及对公允价值和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准则中的运用范围,揭示了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优势和弊端。鉴于篇幅,笔者将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操纵及应用中的困难及措施纳入后续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亮点之一是将公允价值列为会计计量属性并应用在17个具体准则中。虽然承受了国际会计界的一些压力,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我国并没有采取激进的态度,而是坚持“适度应用”的原则。在新准则体系中,虽然部分具体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属性,但准则同时又严格规范了应用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进行界定的国内外规范的阐述以及对公允价值和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准则中的运用范围,揭示了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优势和弊端。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中国现状下,公允价值计量与契约相关性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上市公司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文章从“内部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和“公允价值计量对内部契约的影响”两个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企业内部契约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我国会计送上了与“国际会计”对接的轨道。新准则的变化之大,给我们“传统”的思维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一例。在38项会计准则中,近50%的准则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财政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再次将“公允价值”列为我国会计要素的一种计量属性。但从准则现阶段的运行看,诸多会计人员仍然存在对“公允价值”概念理解不到位、甚至滥用“公允价值”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实际表现,指出“会计人员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职业判断是公允价值内涵的题中应有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公允价值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争论、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公允价值本身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顺周期效应”及公允价值理论体系不完善等,另一方面我国市场机制不成熟、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也影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有效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允价值的大胆肯定和积极使用,无疑将带来一场新的会计革命.从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来看,公允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大有超越历史成本跃升为主要计量属性之势.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发布,是对这一趋势的最佳诠释,标志着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关注已从早期的“是否采用”转变为“如何用好”,这将给我国会计界以深刻的启发.本文在对美国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介绍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准则对改进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成为这次新准则发布中的一大亮点问题。本文就公允价值在具体准则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部分学者提出的公允价值难达“公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使企业相关会计人员能对新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有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李玲 《财会月刊》2007,(5):56-56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对投资形成的损益进行核算,会发现“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账户核算内容很难区分。如规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18.
王炜 《财会月刊》2008,(11):87-88
公允价值属于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同时也是资产评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概念。本文对会计与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两者应属于不同层次的概念。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应属于“广义公允价值”,而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应属于“狭义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1998年在我国颁布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首次运用公允价值,由于当时条件尚不成熟,公允价值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又被取消。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公允价值再次被采用,此次采用主要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审视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谨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成为引人关注的亮点。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含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谨慎性”,并提出了合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