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以经济促政治”对台工作方针,与时俱进做好对台经济和祖国统一工作,近年来我们就昆山市民营中小企业与台资企业配套协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昆山市广大民营中小企业依托台资、外资聚集优势,搞好配套协作,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台湾捷安特自行车厂落户江苏昆山,带动数十家中、下游配套协作台商接踵而至;台湾鸿海集团在深圳设厂,引来上耳家相关台商紧随集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台资企业为主体的“自行车园区”、“电子产业带”、“家具城”和“鞋业基地”等星罗棋布,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凸显的“群聚现象”正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量,台资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赢得了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过去20多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在这一总格局中,昆山已成为台商投资的聚集地之一。本文主要分析昆台经济合作发展的现状,以及昆山招商引资上的特点,最后,还对进一步发展昆台经济合作提出一些建议。1.昆台经济合作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昆山与台湾的经济合作发展,主要集中在贸易、投资、科技和金融等领域。其中,台商在昆山的投资居于首位,也是最活跃的领域。目前,昆山已成为台商投资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1)从综合指标看,自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昆山落户到2002年…  相似文献   

4.
昆山是一个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的新兴工商城市。自1990年第一家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落户昆山以来,全市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1040家,合同利用台资57亿美元,实际到账台资29亿美元。昆山利用台资已经占江苏省外来投资的1/4、祖国大陆外来投资的1/10。营造环境优势近几年,为适应台湾产业升级转移,昆山全面加快投资载体的建设,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专业园区为特色、配套园区为支撑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目前,昆山开发区的销售额、GDP、财政收入、合同外资和实际到资均占全市总量的45%左右,在全国45个国家级开发…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已经成为其技术进步、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对策研究。研究结果对优化陕西省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环境,提升协作配套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业     
<正>昆山释放两岸合作实验区效应助推台企升级借助昆山深化两岸产业试验区(简称"试验区")金融政策的施行,去年台虹科技顺利实现了与台湾母公司的跨境人民币借贷业务,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迎刃而解。台资经济是昆山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累计引进台资企业超过4300家,台湾前100强企业中有  相似文献   

7.
推动两岸经济融合,促进地方发展,对台经济事务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工作战略之一。就淮安目前台资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取得成果的同时面临着一定挑战。随着淮台经济贸易关系的深入发展,淮安的台资经济占据该市外向型经济"半壁江山"。研究淮安台资企业发展现状,总结新形势下制约台资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工作思路与治理方式,对实现淮台经济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营中小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民营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文章通过对企业成长的质、量、度研究,揭示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特征;通过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轨迹的分析,帮助企业总结过去,预见未来,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彭明明  刘学华 《珠江经济》2007,194(10):33-39
作为台商投资大陆最为密集的两个区域,东莞与昆山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阶段发展的两种典型模式.台资集群在东莞与昆山分别表现为"由下及上"和"由上及下"的模式,同时两地在承接台资企业的结构和发展方式的不同,在协调本地外来人口和本地外来企业关系上采取措施的不同,使得东莞与昆山的台资集群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两个地区只有通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发展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城市品牌的综合效应,才能引领经济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彰化商业银行昆山代表处4月8日正式揭牌,这是首批获准在祖国大陆设立代表处的台资金融机构之一。彰化商业银行董事长张伯欣说,昆山台资企业云集,投资环境良好,昆山代表处将积极为台商提供服务,促进两岸经济、金融往来。据介绍,台湾彰化商业银行总资本额为20亿美元,总资产为33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开设197家分支机构,昆山是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最密集地区之一。目前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042家,投资总额60.95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台资总量的1/10和江苏省的1/4。(张人华)台湾彰化商业银行昆山代表处正式揭…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80家台企在昆山办跨境双向借款业务据报道,目前已有80家台资企业集团在江苏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下简称"昆山试验区")开设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账户,双向借贷规模达31.3亿元。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今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正式批复,同意在昆山试验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尤其"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一条,是国务院赋予的独有政策,使得台企集团能够用更少的成本获  相似文献   

12.
昆山是一座拥有60万人口的县级市。从80年代中期转向外向型经济开始,1992年被国家批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截止2002年底,昆山利用外资、台资累计达65亿美元(其中台资45.6亿美元)①。2002年外贸进出口额达80亿美元(在全国省和直辖市中排第11位),GDP达305亿元(人均6300美元,超过上海浦东),财政收入40亿元。可以说,昆山是依靠外资、台资(主要是台资)发展起来的,是中小城市利用外资、台资的杰出典范。因此,研究昆山投资环境不仅对昆山下一步发展具有极大的启发,而且对全国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台商对市领导的信任度名列第一根…  相似文献   

13.
<正>两岸经贸不断升温为昆山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机遇,目前,台资企业在昆山经济总量中占远超半壁江山。30年来的实践证明,昆山从自身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把引进台资作为利用外资的战略重点,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被进一步得到重视,加强内部管理已成为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外部发展能力,使其竞争优势得不到有效提升。本文以案例的形式对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全面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相应策略,以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     
<正>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凸显平台效应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区一年来,逐渐成为台资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立足长三角、布局大陆市场的重要基地,平台示范效应凸显。50余家台资企业集团陆续在昆山试验区建立或筹建大陆区域总部,友达光电低温多晶硅面板项目、奇美偏光板项目等优质台资项目成功进驻,台资企业加快就地转型,营销、总部、创意等新兴领域企业陆续设立。  相似文献   

16.
由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02两岸(昆山)专题论坛,于10月20日至21日在江苏昆山市举行。来自祖国大陆和台湾的5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共同探讨昆山、台湾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发展献计献策。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工商业城市,迅猛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是主要的推动力,其中,合资企业在推动昆山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昆山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4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超过86亿美元,占昆山合同利用外资总量…  相似文献   

17.
倪上 《天津经济》2010,(11):12-13
随着天津近年来整体经济的迅猛发展,颁布的众多对台优惠政策,台商越来越热衷于在津投资。本文分析台资企业在津投资的特点,揭示台资企业在天津扩大投资的领域,提出天津台资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5月23日,昆山市台资企业科技人才政策宣讲会受到台企的欢迎,吸引了近百家台资企业参加。作为昆山科技创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昆山市科技局历来重视对台资企业的科技支持,不仅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全部向台企开放,更是设立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极大地推动了台企的科技创新。截至目前,昆山集聚了4372家台资企业,总投资542.3亿美元,注册台资272.7亿美元。全市税收贡献的50%、利用外资的60%、工业产值的70%、出口总额的80%来自于  相似文献   

19.
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解决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却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将对企业、银行、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开展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双向借款业务试点以来,双向借款规模达186亿元人民币,为台企节约利息支出超3亿元。记者12月26日从江苏省昆山市发改委获悉,该业务为台资台企优化集团资金配置、提高资金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