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阶层将成为社会主体,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已成为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作为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重置等成本的计量与核算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也就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付洁  冷钦 《特区经济》2005,(3):259-260
新经济,就是所谓的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中,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并且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但是,传统会计却仅承认实物资本而不承认人力资本,会计人员在账簿和报表中记录和反映的也仅是财力、物力、资源,而不包括人力资源。所以,发展人类资源会计的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我国企业正处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的时期,企业形态的转变对人力资源的信息计量和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更合理地体现企业资源以及考核企业发展实力,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吕娟 《宁波经济》2006,(7):40-4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经济的竞争从物质资源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竞争,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而传统财务会计无法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的信息,于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成为历史必然。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振美 《理论观察》2007,(4):180-181
人力资源会计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而在我国出现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则是上世纪80年代。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年轻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更加广泛。一、人力资源会计概念及认识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由人资源管理学与传统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的专门会计知识。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崭新分支,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作为边缘会计之一,是鉴别和计量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核心要素不再是土地,也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资本,而是知识。而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为一切财富的源泉,因此,人作为一种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确认和计量这种资源的人力资源会计应运而生,也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潘光 《辽宁经济》2006,(7):88-88
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目前.尽管人力资源会计还没有形成十分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大.困此.开展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和发展创造了历史性契机,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又有其新的特点,文章立足于这些特点,论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内容: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9.
陈翠  张传波 《科技和产业》2005,5(9):32-33,41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会计也成为会计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在分析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会计新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价值计量方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冰 《中国经贸》2011,(20):209-209
人力资源会计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热门话题,其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比较好办,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与确认问题则颇为辣手,虽然提出了许多计量方法都不理想。根据“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的原理,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利润分块责任制”,经济工作越做越细,就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而建立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相似文献   

11.
目前,知识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是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不可忽视的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着较多现实问题,比如是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过分强调,无法合理地报告与计量出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对此,本文通过探讨人力资源会计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正视人力资源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确其作用,全面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进行探究和明确,实现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实践上,以做到完善用人机制、避繁就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与会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 ,最早是 1 990年联合国有关机构组织专家讨论 ,提出了这一概念 ,1 996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明确定义“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 ,“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在工业经济时代 ,资本是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代表创新能力、以人力资源为主要形式的知识成为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传统会计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的核心动力”这一基础上的 ,是为工业经济服务的。面对知…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在一大批会计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下,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理论体系。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后,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推行迅速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得到了全社会更为广泛的重视。本文中,笔者从个人理解角度简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及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注意点等问题,探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毕艳 《中国经贸》2010,(22):187-187
随着世界高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世界经济的竞争已经从物质资源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为此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迫切需要大量的与企业决策相关的人力资源信息,于是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应运而生。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及目的,入力资源会计的产生,然后从资产定义入手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探讨,最后论述了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作为核算人力资源价值的会计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响应,人力资源计量的困难更受关注,现有成本法与价值法两大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突兀而出。本文从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出发,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核算进行阐述。同时,对目前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难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人类正逐步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被理论界分为两大分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我国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和徐国君等人提出了劳动者权益会计后,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便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确认、计量、会计核算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美国会计学家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以后,对于人力资源的探讨成为会计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而作为知识生产、使用和分配的人力资本,则日益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然而传统会计中并没有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本进行核算,因此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必将使传统会计理论在基本假设、原则、会计要素、利润分配等各个方面在现实应用与理论中受到很大冲击,传统会计核算中也必将暴露一定的欠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从会计领域中衍生出来并逐渐成为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企业成本估算中,以其符合配比原则的特点占有绝对优势,但对人力资源所能创造出来的价值还不能完全地计量出来,与之相比,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能够充分的计量人力资源价值。对人力资源价值成本进行有效计量,能够最大程度节省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计量方法和报告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价值会计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各有所长,特点不一,如果能把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就能实现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障碍探讨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计量模式、报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的推行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从会计确认方面确立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念,正确估量人力资源价值;从会计计量以及计量模式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计量途径和核算手段;最后精确计量人力资源价值以做好人力资源报告,正确传递人力资源信息的观点。本文独特之处在于提出了要从加强市场监管搞好外部市场建设与完善内部制度着手做好人力资源报告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