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河北省委、省政府于11月18日隆重召开全占扶贫攻坚会战动员大会、确保到明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河北省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比1992年减少84%贫困发生率由13.3%下降到2.1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lgg3年的435元增加到1997年的1688元、贫困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扶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按照全省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1999年全省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是:确保尚义、康保…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人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了“这是今后7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国家有效扶持,各方面艰苦努力,扶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5年解决了48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4200万,离既定的时间不多了。扶贫攻坚进入了最后 的冲刺阶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调整思路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既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进而为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一定要把扶贫攻坚的认识统一到中央《决定》的精神上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在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特别是去年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的艰苦条件下,全省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由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初的450万人下降到1998年底的216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2%下降到68%,下降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区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大部分贫困人口拥有半亩以上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4.
一、扶贫到村到户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8年底的4200万,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4.6%。从全国和全省来看,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边远深山区,自然灾害频繁、地方病严重的滨湖地区,耕地奇缺、生产条件恶劣的水库库区,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扶贫到村到户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其一,扶贫到村到户是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决定的。八七扶贫攻坚的任务是基…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市自 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贫困状况明显缓解。在连续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艰苦条件下,全市农村在册贫困人口由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之初的 6. 44万人,减少到 2000年底的 0. 7万人,减少了 5. 74万人,解决温饱率达 89. 13%。   二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增强。利用省、市扶贫资金兴建水利设施 116个,修建、改造公路 85条,修建中小学校 38所,架设部分输电线路,解决了许多群众急待解决的饮水、灌溉、农田改造等问题。   三是扶贫支柱…  相似文献   

6.
文摘     
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年内整体越温达标贫困人口比重将由直辖前的15%下降到3%有秦巴、武陵两个国定贫困片区的重庆市,今年底将成建制整体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越温达标,顺利完成“八七”扶贫攻坚的目标。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时,重庆市共有423万农村贫困人口。到1997年直辖时。40个区县(自治县、市)中有20个属贫困区县(自治_县),366万农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在本世纪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越温达标。是中央赋予重庆直辖市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重庆市自身整体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重庆是个大农村和大城市…  相似文献   

7.
重点贫困县应设立农业发展银行陈剑今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是为了解决现存的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本世纪末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实现人人温饱。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措施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统一认识确保提前完成扶贫攻坚目标●吴官正一、必须把全省上下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确保如期实现并力争提前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后,江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这…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如期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决心不动摇我省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实施“八七”计划初期的450万人,减少到1997年底的140万人,减少了...  相似文献   

11.
徐茂如 《发展》2005,(10):76-76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县,也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治县成立后,国家和省市领导十分关心天祝县的贫困问题,1983年,将天祝县列入“两西”建设扶持县,1991年.义放列为全省1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1993年再次被确定为国扶贫困县:20多年来,天祝县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县粮食总产量由1982年的312万公斤增加到4383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100公斤增加到268.1公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82元提高到1523元;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12.87万人下降到8.74万人,“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全县有18个贫困乡镇、91个贫困村、1.71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面由56.6%缩减为40.2%。  相似文献   

12.
生态移民——西部农村地区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难题,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1994年启动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前中国农村有8.517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1%,其中收入637—882元的低收入人口总数为5617万。但是,余下的尚未脱贫的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农村地区,而他们的脱贫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一)《四川省七一一八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从1994年起用7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四川1180万(含重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末,四川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63个贫困县整体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877万下降到161万,贫困发生率由127%下降到23%。贫困县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年人均占有粮食由426元、386公斤分别增长到1262元、412公斤。七年间解决了贫困乡村1002万人与1156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了凉山州彝族聚居区32万户形象扶贫工程,甘孜、陈坝州高原牧区61万户“人草畜”三配套建设。贫困地区经济实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多年努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省的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620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450万人。自1994年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扶贫工作前四年进展比较顺利,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76万,到1997年底,全省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只剩下136万。但由于1998年我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致使80多万贫困人口返贫,到去年底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又…  相似文献   

15.
扶贫攻坚要走出三大误区□周世荣/湖北扶贫攻坚是全党的大事,全国的大事,中国政府郑重向世界承诺,绝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为此中国政府组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下发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对解决贫困完成扶贫攻坚的任...  相似文献   

16.
广角镜     
乐安县“八七”扶贫成果丰硕乐清市扶贫资金落实快江西省乐安县从1994年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贫困人口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初期的115万减少到62万人。2、贫困山区新建、修建医院、卫生所10所;新建教学楼9栋,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为1260名学生减免学杂费12万元;为贫困乡村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016期,培训青年农民4万多人次,农村基层干部2500多人,农函大学员1960人,使60%的贫困户的主要劳力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3、投资85万元,修通了2…  相似文献   

17.
科技扶贫是全国科技界的共同使命朱丽兰科技扶贫是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扶贫工作已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本世纪最后五年里基本解决现有65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结束我国农村绝对贫困...  相似文献   

18.
实施“共富工程” ,是河北省在扶贫攻坚进程中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几年来 ,经过全省上下特别是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探索 ,这项工程显示出巨大威力。到1998年底 ,全省贫困人口由706万减少到114万 ,特困村和贫困村由2748个和1026个分别减少到206个和161个 ,未达到温饱标准的贫困县由46个减少到10个。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贫困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扶贫攻坚被誉为共产党的一大德政 ,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普遍赞誉。一、实施“共富工程”取得显著成效1994年 ,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 ,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河北省1994 -2000年扶贫攻坚计划》 ,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省70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目标。根据河北的实际 ,决定以2748个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特困村为主战场 ,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发达地区等实施以“配班子、选路子、结对子”为中心内容的对口帮扶工作 ,用七年时间解决全省2748个特困村的绝对贫困问题。全省共有5942个单位、近万名干部投入到...  相似文献   

19.
德保县十四大以来,抓住机遇,认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因地制宜,大打扶贫攻坚战,扶贫攻坚成绩斐然。据统计,1993年至1997年上半年近5年间,该县新解决温饱共达47573户22.96万人;目前全县已累计解决温饱58661户26.46万人,分别占农业总产数和总人数的87.52%和82.42%;预计将于1998年如期消灭贫困,提前2年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德保县地处广西西南山区边陲,因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水平低,加上资金短缺,致使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发展缓慢,乡镇企业起步晚,群众贫困面较大,成为国务院挂名…  相似文献   

20.
自 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省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全省帮助贫困地区先后解决了 24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解决了 43 1万户、 170多万人的用电照明问题;解决了 200多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建设希望小学、中学累计达到 850多所;解决了 5000多户无房户的住房问题;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旱涝保收农田已由 0 26亩增加到 1999年的 0 42亩。全省 31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993年的 664元增加到 1999年的 1568元,增长了 136%。浏阳、炎陵、茶陵、宜章、石门、芷江 6县 (市 )率先在 199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剔除这 6个县,剩余 25个贫困县 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297元,比 1993年增加 685元,增长了 112%。全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 435万人减少到 1999年的 15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8 73%下降到 2 8%。湖南省扶贫攻坚成绩斐然$湖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