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聚氰胺事件揭示了奶牛养殖业及乳制品行业之间的矛盾,奶牛养殖业原材料成本的戏剧性起伏和原奶收购状况的剧烈波动,震荡着养殖农户的紧绷的神经,同时波及乳制品行业的成本加剧,削弱利润导致行业困局。文章通过中英相关价格比率比较分析寻找解决办法,牛奶业困境的解决将带来广大养殖户的和谐生活的前景和乳制品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2.
这次整顿是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对乳业最大规模一次整顿。参与此次乳品整顿的人士表示,"估计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通不过这次三部委的乳业整顿,而被关闭。"这意味着,整顿结束后将会有600多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告别这个跌宕起伏的行业。  相似文献   

3.
毒奶粉事件让三鹿破了产,国内乳业也整体遭到重创,洋奶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3年增加了将近7倍。然而,最令人遗感的是,三聚氰胺却并没有从老百姓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从三鹿事件爆发至今,每年都有与三聚氰胺奶粉有关的事件发生。2008年10月,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的有关负责人对发现三聚氰胺超标的乳制品如何处置曾明确表态:凡不符合三聚氰胺临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之下,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三聚氰胺"事件为乳品行业的稳定发展敲响了警钟,这次行业性的危机表面上看,是供需矛盾导致的一次产业危机,实质上则是中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问题的暴露:奶牛养殖小、散、低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使得整个产业链效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规模养殖建设给予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相对于分散的养殖方式,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所面临的生产安全问题更加可控,也可较好地在奶源上控制牛奶安全。悄然之间,"万头牧场"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所以研究奶牛牧场的最优规模问题对于中国乳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乳业大清     
4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乳业整顿和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结果,全国1031家乳制品企业和145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中,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其中包括婴幼儿配方乳粉114家企业;107家企业停产整改,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据记者了解,在天津市,被关闭的企业名单中也不乏知名企业,如完达山乳业、银桥乳业集团旗下子公司天津完达山七里海乳品有限公司、银桥乳业天津公司,其中天津银桥乳业因为卷入2010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而被关闭.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奶粉"事件以后,全国乳制品行业陷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是摆在每个生产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领导者面前一道急需化解的难题.通过各种危机公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合理的保障,各乳制品企业是否走出危机的阴影,透过这些再来看看我国危机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引起了中国乳品行业的行业性危机,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文章以价值链理论为主要工具,分析了该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根源,指出在现有的乳业发展模式下该事件的爆发具有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高速发展的风险规避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乳制品行业一直是我国农业国际发展的短板,特别是在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本国的乳制品信赖程度越来越低,这也促进了我国乳制品的进口,文章通过查阅数据分析了我国目前的乳制品进口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得出结论,中国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期的一场"三鹿奶粉事件"不仅使三鹿乳业名声扫地,而且引发了我国乳业的全行业危机.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乳品三聚氰胺含量检测报告中,蒙牛、伊利也榜上有名.这必将对内蒙古乳业产生深刻影响.在此关键时刻,如何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力保乳业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内蒙古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至今已经一年多了,我国的乳品上市公司到底恢复到了什么程度,目前的形势如何?本文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我国乳品上市公司的恢复程度及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品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并对乳品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期爆发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在引致社会舆论大哗的同时,也加重了人们对关乎消费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乳制品行业的疑虑和担忧。  相似文献   

12.
张宁 《中国经贸》2008,(19):55-55
今年9月初,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奶粉的历史。自此,三鹿奶粉中含有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事件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目前.事件还在逐步升级中。三鹿的隐瞒不报、患儿发现数量逐渐增加、查出不合格奶粉企业的增多等。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称有22家企业69批次奶粉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包括蒙牛、伊利等名牌,蒙牛、伊利的股票立即受到投资者的抛售,股价一落千丈。雅士利的问题奶粉出口到了孟加拉、缅甸、也门3个国家.香港食环署也发现一款伊利雪糕中含三聚氰胺。9月18日,蒙牛、伊利、光明液态奶均检出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扩大到整个奶制品业。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我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整个乳制品产业链条受到了重创.一个资产上亿元的企业从爆发危机到倒闭仅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地方政府中包括石家庄市委书记在内的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文章从对该事件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4.
《新财经》2009,(1)
悲情缘由 "三聚氰胺事件"让三鹿品牌一夜间名臭全球. 在"三聚氰胺事件"未曝光前,三鹿奶粉的产销量连续十五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可称是真正的中国"奶粉大王".三鹿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农村销路很好,据说已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千家万户,成为三鹿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5.
新疆作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乳制品行业发展也获得极大重视和长久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疆地区乳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对自身发展布局作出相应调整,来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以新疆乳制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分析新疆乳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从企业盈利质量分析入手,对新疆乳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使其能为利益相关者能够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对新疆乳制品行业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方面的研究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国乳品工业整体形象频遭重创,从全行业爆发三聚氰胺事件到皮革奶,负面消息不断。其结果是在消费市场,婴幼儿奶粉市场这一乳品行业利润最为丰厚的领地丧失殆尽,尽管国外婴幼儿奶粉不断提价,但是国人仍然疯狂抢购,甚至出境抢购洋奶粉。在资本市场,曾经被基金经理视为宠儿的乳品业,  相似文献   

17.
回访前奏2008年,中国乳业遭遇金融海啸与三聚氰胺事件双重危机,整个行业一度深陷泥潭。淡季厂家压价、拒收,奶农倒奶、杀牛、亏损;旺季厂家涨价、抢奶,奶农赢利、补栏,直至下一轮淡季——中国奶业也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怪圈。  相似文献   

18.
秋千 《中国西部》2013,(19):72-75
在中国,地沟油、毒胶囊、苏丹红、三聚氰胺……已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令国人的消费处于高危状态;在世界,从德国"二恶英毒饲料污染"到美国单增李斯特菌事件,再到印度毒酒中毒事件。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19.
王晓慧 《新财经》2009,(4):53-53
沉寂多年的新希望乳业当然不愿放过这次乳品行业洗牌的良机。“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乳业震荡并没有让刘永好感到冬天的寒意,相反,给了新希望借机突围的机会。从并购重组到品牌整合再到加大宣传力度,新希望乳业全面提速,正式拉开“都市牧牛”战略的大幕。  相似文献   

20.
还敢吃什么?     
当三聚氰胺再次拉长了由苏丹红、吊白块等组成的"恐怖名单",当完达山刺五加又为"假药门"事件续添了新的情节,人们对于"问题食品、问题药品"的恐惧又加深了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