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出产业集群的转移机制,首先对产业集群做出理解并给出知识转移的定义,介绍了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网络的内涵、网络内知识转移的层次、知识转移的方式,之后又总结概括了知识转移的驱动因素,以上述为基础,结合集群内知识转移动态过程这一特征入手进行研究,构建了以信任机制、动力机制和过程机制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模型,为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内的知识转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共建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的实质是转出地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对转移企业的知识溢出以及转移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共建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以转移企业为核心节点所形成的复杂连接。其演进动力主要来自转出地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交易成本降低、互补机制、知识流动与集体学习、外部环境和政府主动对集群的规划与调控。其演进过程包含萌芽期、成长期、巩固期与互动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基于知识吸收、产业集群以及创新理论,对产业集群内企业知识吸收能力、集群学习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河北省孟村弯头管件产业集群企业和磁县煤化工产业集群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能够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且不同维度的吸收能力影响着企业的集群学习。在实践方面,为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给政府和集群内企业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特色产业集群是基于各地区独特的要素禀赋或"地方品质",同时加以创造性开发或改造提升而深深篆刻上地区"烙印"的产业要素集聚。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相互作用促进了区域知识转移和交换,使区域内静态知识联系转向动态集体学习,进一步推动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对外联系度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柔性化集聚使集群内企业交易成本降低而效率提高,进而形成显著的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此基础上,区域整体创造力和竞争优势更加凸显,使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强势产业根基的竞争性区域。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将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向创新型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生产环节的现代化改造,将增强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带动集群所在地区快速成长为产业成功转型的竞争性区域。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转移是产业空间组织的异地重组,成功的产业集群转移使集群优势得以保持与扩大,带动承接地经济发展,作为承接地政府最为关心的如何才能使集群转移成功。学者们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体现在其网络的优势,通过剖析产业集群网络构成与功能及在转移中的变化,发现产业集群转移后由企业组成的产业网络得以基本保持,社会网络和创新网络基本丧失,产业集群转移的本质就是在异地进行新一轮网络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承接地政府有意识的完善产业网络;重建社会网络和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转移成功的关键。安徽省郎溪县是成功承接产业集群转移的典型,通过总结郎溪县政府在转移集群网络化过程中的行为,印证产业集群转移理论并指出郎溪县在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管理理论为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文章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为目的,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知识管理与集群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知识共享模型。研究表明,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共享度越大,企业得到的收益也越大,集群内企业愿意更多地共享知识,从而集群知识有了来源,进行流动整合,形成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助于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在持续竞争优势与资源、知识之间关系中引入价值链概念,进而将资源、知识概念与持续竞争能力概念统一起来,建立起一个有效、实用的持续竞争能力解释框架.研究表明,集群边界与集群内企业知识溢出的程度及获取成本密切相关,而集群竞争能力与集群规模及集群内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集群竞争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蓝旭鹏 《广西经济》2009,(11):42-43
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中西部迎来了发展机遇。但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存在“只见项目,不见产业”的“企业转移陷阱”。现有理论研究表明,中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产业链整合,发展产业集群,就有可能摆脱这一陷阱,而地方政府相关的集群政策无疑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成功承接东部产业并发展白色家电产业集群的安徽合肥市与同处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前沿的广西玉林市作政策比较,发现合肥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与两市政策差异,从而对玉林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林 《科技和产业》2015,(11):100-110
集群企业的创新离不开集群各个要素的共同参与,尤其是离不开作为集群知识提供的重要组织创新平台的支持。应用集群创新平台理论、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建立了创新平台战略导向下的集群企业知识获取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的模型。通过182个集群企业样本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创新平台的不同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获取对集群企业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而知识获取模式的不同在创新平台两种战略导向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不同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中小IT企业集群已经成为美国IT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美国中小IT企业集群对技术许可战略的运用,及技术许可战略对美国中小IT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了美国中小IT企业集群成功运用技术许可战略.带动了技术的流动与转移,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发展的结论.并针对中国中小IT企业集群的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构建理论.该理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知识管理在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培育以及产业集群演化等领域的作用.另外,构建统一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在降低单个企业知识管理成本、提高集群内各要素之间交互效率,以及提高科研转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可实施的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系统的体系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创新是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的核心功能,对于企业与产业集群均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的知识创新具有其自身特点,在对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征,建立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知识创新过程模型,并提出模型应用的指导原则,对于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的知识创新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整个集群的角度,构建集群内部企业的超边界分析。把原先单个企业的边界扩展到集群边界,从而更好地把握集群演进中的方向。利用影响企业集群演进的六个因素来描述对民营企业的作用,再根据专业研究文献,并从理论上预测集群内企业集群演进过程中将分化出三个互补性层次,总结出考察企业集群发展状态的企业集群效能图,为集群内的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方向的制定提供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以高新技术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新技术集群与传统集群相比的异质性,分析了高新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和特征。尝试将SECI模型拓展到高新技术集群研究,分析高新技术集群网络内成员主体的知识转化、创造过程,进一步探讨集群网络主体间的知识整合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知识资源在建筑企业内逐渐受到重视,知识转移成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之一.为促进装配式建筑企业内知识转移,提升协同作业效率,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构建基于装配式建筑企业内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并结合M ICM AC补充分析其驱动力-依赖性.结果显示,关键影响因素呈五级递阶结构;转移能力、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和员工间知识势差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客观稳定因素;转移意愿和企业组织结构为最底层因素,对整个结构系统有最强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与知识转移和知识溢出同成长,虽然知识转移和知识溢出有较强外部性,但前者多为显性知识而后者是隐性知识。在跨国公司主导国际生产体系的制造工序垂直可分离条件下,下游企业不仅是垂直知识转移供给者也是中间产品需求者。若新企业边际生产成本高于在位企业,受让方的知识外溢就能使在位企业获更多收益。垂直知识渗漏的正外部经济激发在位企业创新动力,水平知识渗漏则迫使处于同工序企业不仅追求产品差异更注重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7.
胡静 《中国西部》2013,(31):36-36
“瑞典地理信息产业集群拥有大约200家会员单位,是瑞典国家创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欧洲最大的本产业内的集群组织,主要关注健康、环保、城市规划等三个领域,主要工作是帮助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移,同时,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第八届欧洽会现场,瑞典地理信息系统产业集群主席约翰·邦向记者介绍。  相似文献   

18.
运用重复博弈理论分析区域产业集群内多企业间合作形成的合作激励机制,认为能威慑到有不合作或背叛动机的企业从欺骗均衡转到合作均衡,激励企业间走向制度化合作。分析温州产业集群内的商会组织,发现集群内多个企业受理性驱使经过多次重复博弈可以有效地限制了潜在交易企业的不诚实行为,激励集群内所有企业走向制度化合作,增进企业整体利益,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冯卫红 《改革与战略》2013,(11):100-104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之一。产业集群的创新主要是通过集体学习机制,而旅游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的不同就在于其集体学习机制是多维的,而且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模仿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集体学习机制主要是政府和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对来源于集群外部的知识与来自于集群内部知识的学习,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  相似文献   

20.
企业集群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组织和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企业集群学习的界定、分类、前提条件、学习能力和学习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的企业集群学习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且指出企业集群学习研究的方向为企业集群学习与行业、集群学习与创新绩效、集群学习与知识管理、集群学习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