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美制裁伊朗给中国石油企业带来影响。中国石油公司对伊投资面临着结算难、施工难、原油贸易难等问题。今年7月31日,奥巴马宣布对与伊朗有金融交易的中国昆仑银行进行制裁。这是自美国制裁伊朗以来第二家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中国公司。早在今年1月份,美国曾将中国珠海振戎公司列入制裁名单,理由是该公司与伊朗能源领域有业务往来。自伊朗核危机以来,欧美采取种种措施制裁伊朗。  相似文献   

2.
国际制裁将直接冲击伊朗油气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7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0伊朗综合制裁、问责和撤资法案》,将制裁范围扩大到伊朗的石油投资和成品油生产、进口领域。7月26日,欧盟理事会通过制裁伊朗决议,制裁范围涵盖油气投资等领域。近年来,伊朗油田产量自然递减率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多年来在伊朗石油领域充当主角的欧洲公司正承受着日益增大的政治压力,伊朗的油气合作项目正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和金融挑战。制裁使伊朗放弃波斯LNG和帕斯LNG项目,正在建设中的伊朗LNG项目也面临严峻的技术挑战。受欧盟制裁影响,伊朗炼厂改造项目能否如期建成存在变数,新炼厂的建设更是难以预期。伊朗核问题的长期性决定了对伊朗制裁将是持续的,制裁对油气生产的影响在未来2?5年内将更加凸显;但从长期看,制裁的结果和效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安理会2010年6月9日通过对伊朗第四轮制裁决议后,美国国会于6月24日通过了《伊朗综合制裁、问责和撤资法案》;7月26日,欧盟外长会议通过了对伊朗实施进一步制裁的决定。联合国安理会的第四轮制裁决议仍以伊朗的核计划和弹道导弹研发活动为主要制裁对  相似文献   

4.
美欧对伊朗制裁数年并未取得想要的结果,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却渐行渐远。美欧对伊朗实行制裁以来,伊朗主要石油出口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数量锐减。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更是对伊朗实行了石油禁运,各国炼厂纷纷大幅削减了伊朗原油进口量,有力支持了美国对伊制裁。在美国与欧盟联合打压下,伊朗国内经济运行遭受重创,GDP增长率大幅下降,国内失业率、通货膨胀现象严重。2013年初,美国将制裁  相似文献   

5.
王鹏 《化工管理》2012,(1):13-15
<正>2011年1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统令,对伊朗重要的石化产品行业实施制裁,同时扩大对伊朗油气行业的制裁。随后的几天内,英国、加拿大、法国也陆续加入到了制裁伊朗石化行业的行列当中。伊朗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产品出口国之一,也是中国  相似文献   

6.
核问题导致美国和伊朗交恶多年,伊朗被美国认为是其攫取海湾石油利益的最大障碍。美国欲利用核问题迫使伊朗就范,并于2007年10月25日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但美国的这些单方面制裁措施对伊朗的影响有限。遏制伊朗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一大重点,为终止伊朗的核计划而实施军事打击仍然是美国今后的一个重要选项。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短期内美国和伊朗的矛盾不至于失控,美国对伊朗发动某种程度军事打击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7.
2007年,美国国会众议院、参议院提出了加强制裁伊朗的新法案,其中《2007年伊朗防扩散法案》影响最大。这一被称为“兰托斯法案”的修正案针对美国《1996年伊朗制裁法》,扩大了被制裁人、被制裁行为等的范围,强化的制裁措施包括剥夺总统放弃制裁的权力、更严厉的金融制裁等。这些制裁措施一旦全部实施,将会在美元结算业务、石油化工技术许可、向美国出口产品等多方面对我国石油企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会间接影响到我国石油企业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石油工程服务、炼化工程服务以及原油进口业务。因此,我国企业应在结算币种、原油进口、油气产量分成和石油化工技术等方面采取一定的对策,早做预案。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安理会2010年6月9日通过对伊朗第四轮制裁决议后,美国国会于6月24日通过了《伊朗综合制裁、问责和撤资法案》;7月26日,欧盟外长会议通过了对伊朗实施进一步制裁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李晓东 《中国石化》2013,(10):70-71
欧美将伊朗石油出口阀门越拧越紧,伊朗深受其害。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随着西方对伊朗制裁力度不断加大,伊朗国内经济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物价不断上涨。在德黑兰大街小巷,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对西方制裁和通胀的担忧。收入减半欧美制裁目的就是通过限制伊朗出口石油,从而降低石油收入,以迫使伊朗政府在核问题上让步。石油出口占伊朗所有出口所得  相似文献   

10.
雷闪  肖玉茹  韩萌  邹涛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9):45-50,104,105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主导、欧盟和其他亲美国家为辅助的全面制裁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体系。其核心目的在于打击伊朗赖以生存的石油工业,迫使伊朗放弃获取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目前已有13家公司因在伊朗能源领域的商业活动遭受美国制裁,大批国际石油公司纷纷撤离伊朗。中国石油公司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石油公司存在被制裁的可能;制裁势必将增加中国石油公司的操作成本;与伊朗的能源合作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石油公司在北美市场的业务。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石油公司在伊朗能源市场面临的巨大机遇:1)美国不会贸然采取直接针对中国石油公司的制裁措施;2)欧美石油公司的撤离使得伊朗能源市场目前处于一个真空期;3)伊朗可能施行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吸引投资;4)联合国范围内很难通过制裁伊朗能源领域的决议。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石油公司应该从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维护自身在伊朗的能源利益,同时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规避风险、把握机遇。  相似文献   

11.
正此次美国对伊朗单方面制裁没有其他国家的配合,效果必然大打折扣。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将在能源等方面对伊朗实施最高等级制裁。虽然此消息一出,全球油市立刻大幅跳升,油价创三年以来新高,但是与2012~2016年制裁伊朗不同,此次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油气业及全球油气市场走势的影响是有限的。美对伊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1日美国国会会议上,由参议员全票通过,对伊朗实施新的石油制裁法案,该法案是7月初生效的制裁法案的加强版,旨在惩罚那些帮助伊朗出口石油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运货商。制裁涉及任何与伊朗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进行交易的金融机构、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还包括任何与伊朗一起开采铀矿的实体或个人,以及向伊朗出售、出租或提供油轮的实体或个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伊朗核危机日益升级,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了金融制裁与石油禁运措施,试图削减伊朗石油出口量,希望以此掐断伊朗海外资金的主要来源,以便最终阻止伊朗的拥核进程。鉴于中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一度占据伊朗对外石油出口量的1/3,美国自然也对中国施加了强大的压力。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先是劝说中国降低对伊朗石油的依赖程度。其后,美国政府又以涉嫌向伊朗销售石油精炼产品为由,宣布对中国的珠海振戎公司实施制裁。由此,中伊能源合作将会不可避免地遭受西方石油禁运的考验。美国石油禁运由来已久。自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美伊两国交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于经济上打击伊朗的考虑,克林顿政府曾签署过一项行政命令,宣布中断美伊两国包括能源在内的投资与贸易关系。不过,由于石油是全球性商品,美国不愿  相似文献   

14.
制裁伊朗究竟会伤害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核计划不断加速推进,接近突破和平利用核能的底线,这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促使美欧加紧推动新一轮对伊制裁。然而,欧盟在伊朗拥有多重利益,对深化制裁心态矛盾;在伊核问题上,欧盟政策越是独立于美国,其影响力就越大,反之,影响力就越小。俄罗斯在伊朗拥有利益最多,制裁政策摇摆性更大;日本和韩国也均是伊朗重要的经济和能源伙伴,因此也不愿因制裁而殃及本国利益。伊朗经济虽然严重依赖石油出口,汽油消费需要从国外进口,但由于伊朗已经总结出一整套应对经济制裁的有效之策,制裁很难奏效。更重要的是,伊朗矢志发展核计划,有着深刻的政治和安全背景,用经济制裁对付伊朗,虽然是个办法,但绝不是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伊朗石油工业因“伊核问题”而受到相关制裁,2016年1月,制裁被解除,该国原油出口再次成为全球原油市场关注的焦点.从2016年前4个月的表现看,伊朗有着增加国内产量、提高原油出口、重夺国际市场份额的强烈愿望,原油出口量也较制裁结束前明显提升.但从中长期看,受长期制裁影响,伊朗国内石油公司仍面临勘探投资和开发技术缺乏等问题,这将限制其未来原油出口.伊朗政府采取修改对外油气合作条款、释放油气勘探开发区块等措施加以应对.对中国的石油公司而言,既要看到现阶段投资伊朗油气的机遇并积极把握;也要从近年来伊朗石油工业的发展中汲取教训,在低油价时期应保障上游油气投资,加强技术研发,从战略的高度谋划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余木宝 《中国石化》2013,(10):67-69
面对西方国家的全面施压,伊朗毫不示弱,使出浑身解数为石油找出路。为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作出让步,美国2012年6月28日对伊朗实施金融制裁,欧盟7月1日正式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从2013年2月6日开始,美国又实施新一轮制裁,禁止伊朗向国内汇入石油贸易收入。面对重重围堵,伊朗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伊朗制裁结果揭晓,迫于多方面压力,美国最终在制裁伊朗问题上做出了较大让步,原油市场最大的利好因素兑现。与此同时,全球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原油市场进入消费淡季,供求关系有望再度趋于宽松等,将会对后期原油走势形成打压。前一段影响国际油价上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对伊朗石油产业的制裁,美国宣称将把伊朗的原油出口降至零,对下半年以来的油价走势提供了极强的支撑,拉动布伦特油价站在80美元/桶上方。伊朗是欧佩克第  相似文献   

18.
王海滨  姜霖  王珂 《国际石油经济》2012,(12):13-17,102
受美欧制裁等因素的制约,加上保守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消费补贴政策,现阶段伊朗石油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美欧对伊的技术封锁和融资阻碍严重影响了伊朗部分石油项目尤其是上游项目的进程,同时使其原油出口和成品油进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伊朗石油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易爆性,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从短期看,在伊朗原油折价出现时,中国石油公司应把握机会,扩大进口伊原油;从长远看,应寻求伊朗石油的替代油源。  相似文献   

19.
正相关各国调整政策,因势利导之后,外交危机能够渡过,国际油价有望趋向稳定。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后重启对伊朗制裁,11月5日是美国制裁措施生效的日期,中东地区正处于暗流涌动、场外博弈的微妙时期。10月2日,突然发生的卡舒吉被杀事件,像一颗意外爆发的炸弹,打乱了中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单边制裁持续加码,寒蝉效应开始显现近年来,美国借助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和以美元为主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经济与高科技优势,动辄以各种理由对某些国家或经济实体进行经济金融制裁已经成为常态,相继对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缅甸等国实施了多轮经济金融制裁措施。特别是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