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08,(2):53-53
施田补(德国巴斯夫生产)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封闭除草剂之一,在全球50多种作物上获得登记。施田补有普通型和水稻专用型两种。33%施田补(水稻专用型)是新近开发的水稻旱直播封闭除草剂,在原有施田补成分中添加了水稻安全剂,是旱直播水稻理想、安全、高效、持效的封闭除草剂,已在水稻上获得登记。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顾问》2010,(5):26-26
2010年,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农机局为切实抓好“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进一步推进全区水稻机械化育插工作,在青原区建立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农业局组织农机、粮油、种子、植保、土肥、科教等各部门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试验示范点,开展水稻播种育秧技术、水稻机插技术、农机维修技术等培训。  相似文献   

3.
地处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团队近日宣布,3年之内能够实现双细胞碳4(C4)水稻的代谢原型。4年前,科研团队组成“国际C4水稻联盟”,希望将玉米中的高效光合作用机制安装进水稻中,提升水稻产量。这个新品种水稻被称为C4水稻。若C4水稻研发成功,它将减少化肥的使用,比传统水稻更适应干旱等恶劣环境,并且可以使水稻增产50%。不过,这离C4水稻真正研发成功还很远,至少需要15年。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肖红水稻是辽宁省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省整个粮食生产中,水稻以其大约15%的面积,生产了27%左右的粮食.因此,在粮食作物中,水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稻生产状况如何,对我省的粮食生产影响极大。一、我省水...  相似文献   

5.
石秋伟  陈浪  姜军 《山西农经》2023,(13):175-177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及示范,带动了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农村因劳动力外出造成的无人种田困境,保障了粮食安全,效果显著。文章以黎平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效果为依据,对比水稻机械化精量直播、水稻半机械化直播、水稻毯式育苗机械化插秧、水稻钵体育苗机械化插秧4种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产量,并比较水稻直播、机插与常规手插所生产的成本,分析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效益,为下一步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僵苗的主要类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僵苗,又叫翻秋、坐蔸、迟发等,主要是指水稻移栽后返青和分蘖期间发生的一种障碍性生理病症。主要表现为水稻移栽后10-20天,秧苗发根受阻、蹲苗不长、分蘖少且迟、叶片僵缩、稻株簇立。水稻僵苗可导致水稻生育期推迟10—15天,产量降低10%-25%,严重的减产35%以上。这种病症在水稻栽培中大量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为了明确水稻僵苗成因,进行切实有效的防治,我们于2006年、2007年、2008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田间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的优化配方旌肥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的配合施用,却忽略了硅、锌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事实上,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一般茎叶中含有二氧化硅10~20%,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水稻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前期缺硅使水稻成穗数减少,后期缺硅则小穗数减少,水稻的优质高产就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村经济》2013,(11):14-14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出多项水稻育种新技术和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为我国水稻持续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10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水稻新品种观摩会,研发团队负责人张大兵教授介绍说,科研团队利用上海地区推广的常规水稻9522为基础,建立大规模水稻突变体库。分离了30多个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9.
《上海农村经济》2011,(1):47-48
水上种稻是李必湖为主组织研究的一种新型立体式水稻种植模式,旨在解决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给粮食安全带来的压力。据了解,水上种稻就是把水稻种植在由南竹或圆木、泡沫塑料等材料搭建的水上农田浮岛上,水稻根系生长在水中,不仅能增加水稻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带动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1.技术概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叶龄模式和群体质量两大栽培理论与技术成果基础上,以叶龄进程为主线,把水稻生育进程与器官建成诊断定量化,按高产形成规律把群体质量及其动态指标定量化,以最必需、最少的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定量化技术措施管理水稻,  相似文献   

11.
徐振湖 《农村展望》1997,(1):25-25,27
我们方正县自1981年引进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实施水稻生产第一次革命以来,水稻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农民的富裕程度有较大提高。到1996年,全县水稻面积已由1981年的4.9万亩扩大到32万亩,增长了6.7倍;水稻平均亩产量由386斤提高到了1000斤,增长了2.03倍;人均水稻纯收入13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56.4%,水稻在整个粮食作物中所处的地位是:60%的面积,80%的产量,90%的产值。作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方正水稻已走向全国。现在全县有201名水稻技术员和技术农民遍布全国指导种稻和承包种稻,累计指导面积1亿亩。方正水稻生产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登新台阶,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我们将瞄准更高的目标。我们要再用3年时间,建成水稻生产强县。到本世纪末,全县水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米占80%以上,平均亩产超千斤,水稻总产量达到4亿斤,商品量达到3亿斤,水稻收入达5亿元,加工增值1.6亿元以上。从而完成稻生产的第二次革命,为推进全国水稻生产再做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推行水稻供秧商品化实现农技推广产业化彭兴龙一、推行水稻供秧商品化是发展水稻生产的战略选择粮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物资,水稻又是我国南方各省、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尽管这几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二...  相似文献   

13.
浅谈台安县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崔玉玲,黎华一、台安县水稻生产的回顾与现状台安县水稻生产始于1954年,当时只搞60亩试种,至今已有40年历史了。40年来水稻生产呈波浪式发展,年度间时起时落。自1987年以来,水稻面积发展稳定在25万亩以上,亩产量高达...  相似文献   

14.
常勇 《致富之友》2004,(11):29-29
新疆经济报报道,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一块水稻试验田里,有一小片水稻与众不同。秋日,当周围的水稻都已成熟泛黄时,它的叶翠纪如初。自治区农科院温宿水稻试验基地研究员梁乃亭告诉记者:“世界上惟一一个永绿色基因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朝鲜移民与近代东北地区的水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衣保中 《中国农史》2002,21(1):37-46
清末以来,朝鲜移民大批迁入东北地区,他们在东北各地试种水稻,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朝鲜移民在气候比较寒冷的东北地区积极探索实用的水田技术,在兴修水利工程、引进和使用优良水稻品种、改良寒地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以因地制宜引水灌溉,引进和推广国外早熟耐寒品种,早育早播延长水稻的大田生长期为主要特征的北方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种技术王立峰水稻旱种,是将水稻种籽不经育苗、插秧而直接播种在旱田里的一种水稻生产方式。从播种到成熟的全生育期内,不需建立淹水层,主要靠天然降雨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只是在干旱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辅以人工旱灌,其灌水方法与小麦旱灌一样。水稻旱种...  相似文献   

17.
祁东县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常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均在770万亩次以上,近年来水稻病虫害特别是“两迁”害虫发生为害加重。本文通过组建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将关键技术配套措施示范推广,力求防治机制创新,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顾问》2011,(8):15-15
据报道,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汪春教授率领科研团队历时5年,成功地自主研发出以秸秆为原料的“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新技术”。废弃秸秆摇身变为水稻钵育秧盘,可随水稻秧苗一起被栽植在水田里,而后在田里降解成肥料。  相似文献   

19.
大棚栽水稻     
近期,由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农技站经过3年研制试验的“利用番茄大棚加防虫嘲利,水稻”的方法正式推广到500亩。这种防虫网钢架大棚内栽水稻的方法,就像将水稻栽种在“蚊帐”中,  相似文献   

20.
在北大荒黑龙江垦区,一提起水稻,人们总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被称为“北大荒水稻之父”的徐一戎。人们说:“没有徐一戎,就没有北大荒的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