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亚君 《开放潮》2003,(8):48-48
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福建省委、省政府“三条战略通道”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泉州市鲤城区立足于中心城区的特点,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找准鲤城在全省全市“一盘棋”中的位置,把定方向,主动对应,大力实施城市跨江发展战略,力争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创新理念 打造精品城市 按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东进、南下、西拓”大泉州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江南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南下”题中的首要目标。这为我们大手笔建设江南新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发展》2012,(12):11-11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和要求,兰州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率先崛起”的发展主题,深入实施“再造兰州”战略,努力打造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步人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城市影响力快速提升、对外开放全面深化的转型跨越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端强 《开放潮》2005,(8):43-4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现代城市经济的不竭动力。鲤城区作为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的中心城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创新的思维统筹城市经济,使各项工作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尽责任作贡献。  相似文献   

4.
林永健 《开放潮》2004,(6):22-23
漫步福州街头,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大字横幅“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一直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省会城市的建设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但是,当福建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后,福州市马上意识到省会城市建设步伐还必须加快,只有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前进,才能在这个新的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快,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就像一支强劲的号角,吹响了榕城大地。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以来,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大,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浙江以县域经济为特色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推出了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都市区经济要求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密切合作、科学分工、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当前,浙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不强,首位度不高,竞争力偏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必须进一步做强中心城市,大力发展设区市本级经济。  相似文献   

6.
最近山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济南市城市建设会议,明确要求济南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这表明在新的世纪之初,省委、省政府已为济南市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出了原则要求。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济南市的发展,并且有力地带动全省城市和经济发展,这是山东实施城市带动战略的重大举措。我来省政协工作,住在省会济南已经6年多了。其间看到济南的建设成就,年度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济南的自然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城市合理布局和发展,由此引发出思考,写出来,为在新世纪切实搞好城市规划提供…  相似文献   

7.
《特区展望》是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协助省委省政府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性党刊。自从1991年创刊到现在,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传达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工作指示精神,协助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领导指导全省思想宣传文化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8.
《四川改革》2000,(2):11-13
在部分重点市地学习推广绵阳推进“两个转变”的经验,是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宜宾市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率先进行这项工作的三个重点城市之一。为了切实了解宜宾市推进“两个转变”的情况。进一步推动全省“两个转变”工作的深入开展,9月下旬,王金祥副省长带领省体改委等部门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正> 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全省城镇体系的总体布局,着力把中心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十五"期间南京市的城市建设工作,将认真落实全省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骨干,以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深化城建体制改革为动力,  相似文献   

10.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8,(21):56-57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率先提出“新型城市化”战略,2008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都市区为新型城市化主体形态,这是继1998年省第十次党代会做出“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战略后的重大升级,标志浙江城市化已从县城、孤立城市形态向中心城市、都市区形态大跨越.  相似文献   

11.
建设智慧城市,推动城市转型、社会管理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2012年以来,昌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智慧山东”的部署要求,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坚持立足实际,整合信息资源,按照“顶层设计,突出实用,统筹推进,实现多赢”的原则,突出“全新实”,打好“三张牌”,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起奎 《当代陕西》2009,(12):15-16
11月1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点意见》,对全省城市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关人士透露,文件从提出动议到定稿只用了十天左右时间,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参与文件修改,足见高层对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视和迫切。  相似文献   

13.
金辉 《浙江经济》2020,(4):9-10
更高水平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既是绍兴市委八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省委省政府对绍兴发展的期望。近年来,绍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返全国“30强”的目标仍有差距。下一步,绍兴将深化“融杭联甬接沪”战略,继续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下好“先手棋”、出好“实字招”,更高标准做到“两手硬”,更高质量实现“两战赢”,更高水平打造成为全省甚至长三角发展有力的增长极,助推重返全国城市综合实力30强。  相似文献   

14.
1997年6月15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济南发展问题,明确要求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济南的城市面貌有一个较大改观,经济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提高."五年大变样"的决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强化省城、带动全局的发展思路,倾注着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省城建设发展的的深切期望,使济南市的干部群众受到了极大鞭策和鼓舞,在省城上下形成了共同建设现代化省会的共识,由此开始济南市的城市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邱建国 《老区建设》2010,(15):31-3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强调指出: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县域经济活则全省活,县域经济强则全省强。这既突出了今后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又为我们发展县域经济指明了方向。宜黄作为一个山区小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差异发展、"三化"并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做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唐山市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正常年份下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0立方米,亩均301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六分之一。特别是近年,由于来降雨量持续减少,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为了更好的落实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唐山要“率先发展,走在全省最前列”这一政治要求后,  相似文献   

17.
沈秋贵 《改革与开放》2004,(8):24-24,C001,C004
<正> 福建省已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目标,这为福州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因此,加快扩大城市规模,有利于促进福州经济更快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福州建设特大型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福州等五地市构成的闽东南是经济  相似文献   

18.
张应华 《发展》2012,(2):43-44
金昌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被誉为"祖国的镍都"。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筑泉州湾滨海城市.为石狮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石狮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泉州湾演海城市进程中勇当排头兵。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长期以来都是辽宁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补齐这块“短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县(市)普遍加大了重点园区建设力度,拓展发展空间,着力培育和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辽宁的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增速几乎都在城市经济的两倍以上,在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役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