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看鱼的活动情况 健康的鱼活动比较灵活,常群游于水的中、上层。生病的鱼通常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甚至停滞水面不游;有的尾巴翘出水面,急窜狂游;有的成群停滞水面,长期不下沉,或绕池狂游。 二看鱼的体色 健康的鱼体色鲜艳。生病的鱼体色暗淡,有的皮肤出现斑点;有的头部和背部乌黑;有的尾鳍发白。 三看鱼的吃食情况 健康的鱼食欲旺盛,投食后很快来  相似文献   

2.
<正> 鱼类在发病前是有一定先兆的,养殖专业户可以根据鱼的活动、摄食、体色和水质变化等情况来判断鱼类是否有病。一、观察活动情况。健康的鱼游动活泼,常结伴集群而游,反应十分灵敏,一有惊动就迅速潜入水底。病鱼则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无力,时游时停,喜欢停留在水面及池边,很容易被捕捉到。部分病鱼浮在水面或拥挤成团,显得极度不安,时而上窜下跳,时而急剧狂游,时而头部朝下,尾鳍露出水面,缓慢游  相似文献   

3.
<正>一、鱼类中毒与泛塘须准确判别养鱼的池塘往往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发生鱼类中毒或泛塘事故,严重时均会引起鱼类死亡。因此,对浮头及死亡鱼类要准确地判断原因,对症下药,显得非常必要。首先通过目检或镜检排除侵袭性鱼  相似文献   

4.
<正>一看鱼的活动情况。健康的鱼活动比较灵活,常群游于水的中上层。生病的鱼通常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有的尾巴翘出水面,急窜狂游;有的成群停滞水面,长期不下沉,或绕池狂游。  相似文献   

5.
<正>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经常出现一些寄生虫如鲺的病害侵袭,这些寄生虫常以其口器及背甲腹面的倒刺刺伤鱼的头部、背部以及肛周,撕裂宿主(鱼类)皮肤,摄食鱼的皮肤、粘液和血液,使宿主十分不安,病鱼出现狂游并跳离水面,若寄生在鳃部可造成鳃组织的炎性水肿和细胞增生,外观上出现鳃丝末端肿大发白。寄生虫对鱼体的这种机械性刺激、损  相似文献   

6.
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段过程,有一些征兆,如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后,即浮出水面。也有一些鱼刚发病时,狂游急窜,或体色灰暗,鳞片脱落等。再如,白鲫出血病发生后,早期鱼塘中的野小杂鱼死亡等。当发现鱼池中出现鱼病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  相似文献   

7.
一、勤观察,早治疗 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段过程,有一些征兆,如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后,即浮出水面。也有一些鱼刚发病时,狂游急窜,或体色灰暗,鳞片脱落等。再如。白鲫出血病发生后,早期鱼塘中的野小杂鱼死亡等。当发现鱼池中出现鱼病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  相似文献   

8.
<正> 2000年冬天,石壁坑村农户刘时华,把约有30kg将变质的南瓜打浆后喂鱼种,第2天观察发现,大部分草鱼种和一些草食鱼类先是呼吸急促,随处乱游,然后有部分鱼浮上水面并拥挤成团,且身体保持与水面平行,重者显得急躁不安,时而上跳下窜,时而急剧狂游,最后呼吸减慢,鱼体仰浮,不久就出现死鱼现象,但死鱼数量不多。  相似文献   

9.
<正>一、及时换水池塘水质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健康和成活率。池塘水质经整个冬季的越冬生产管理,各有关理化因子会发生变化,尤其是肥水塘或大水面养殖的水体,氨氮含量远远超出正常渔业生产用水标准的几倍,甚至更多,这样养殖鱼类就会产生浮头或出现狂游现象,如不及时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勤观察,早治疗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个过程,有一些征兆,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后,即浮出水面,也有一些鱼刚发病时,狂游急窜或体色灰暗,鳞片脱落等。当发现鱼池中出现鱼病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二、正确诊断,对症下药首先根据气候特征、水源情况,鱼种来源、混养比例和密度、饲养管理、历年鱼病流行规律、鱼群摄食、行动、体色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然后将濒于死亡的病鱼或死亡而未腐变的鱼尸,对其体表、鳃丝、肌肉、内脏  相似文献   

11.
<正>一、鱼类寄生虫对鱼类的影响及危害1、机械性刺激及损伤。机械性刺激及造成组织损伤是寄生虫病共有的一种特征。如鲺寄生,以其口器及背甲腹面的倒刺刺伤、撕裂宿主皮肤,使宿主十分不安,病鱼出现狂游并跳离水面。大中华鳋的寄生可造成鳃组织的炎  相似文献   

12.
看鱼的活动情况 健康的鱼活动比较灵活,常群游于水的中上层。生病的鱼通常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有的尾巴翘出水面,急窜狂游;有的成群停滞水面,长期不下沉,或绕池狂游。  相似文献   

13.
<正> 去年,山东省沂水县跋山水库网箱养鱼出现严重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为中华鳋。其病势之凶猛,传染速度之快,流行范围之广属多年少见,给养殖单位和个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一、主要病症病鱼外表观察,体色变黑,食欲减退或不摄食,常在水中跳跃不安,狂游打转,鱼的尾鳍上叶往往露出水面,故又称其为“翘尾巴病”。发病后期,病鱼离群独游,呼吸困难。掀开鳃盖观察,肉眼可见许多带卵囊的雌鳋用  相似文献   

14.
<正>正常鱼的摄食是集中在水的中、上层,食料台附近,训养好的鱼摄食时比较活跃。可是近两年来某些主养草鱼和鲤鱼的地区出现了投喂时鱼不摄食或满塘游的现象,造成饲料浪费,严重影响鱼的生长。这种现象一般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 四、甲壳动物病 1、中华鳋病 症状识别 轻度感染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则病鱼呼吸困难,焦燥不安,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群众称之为“翘尾巴病”,最后消瘦、窒息而死。病鱼鳃上粘液很多,鳃丝末端膨大成棒槌状,苍白而无血色,膨大处上面则淤血或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16.
<正>淡水鱼类水霉病在各地均有流行,危害各种淡水鱼类及鱼卵。以早春、晚秋最为流行,水温15~20℃时为高发期。病因主要是鱼类体表受伤或因体表寄生虫(如中华鳋、鱼鲺)侵袭而感染水霉菌所致。密养的越冬鱼、春季塘水清瘦或体质虚弱的鱼类易患此病。鱼卵因卵膜破损或未受精而被病原感染引发此病。笔者通过对当地多个养殖户的调查分析,结合平时工作总结,提出防治技术方法,仅供参考。1病原水霉病病原主要是由水霉属和绵  相似文献   

17.
<正> 锚头鳋病又叫“蓑衣病”,是由多态锚头鳋和草鱼、鲤锚头鳋引起的。症状:发病初期,病鱼急躁不安,在水中狂游,乱跳,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取病鱼观察,鳃、鳞下有“T”或“V”字  相似文献   

18.
<正>广大水产养殖户都知道,在高温季节鱼类易缺氧死亡,因而在高温季节,养殖户都特别小心防范,而对于越冬期间鱼的缺氧现象,他们往往不够重视,因鱼缺氧而导致鱼类死  相似文献   

19.
<正>在虾蟹养殖池中春季很容易长出大量青苔,某些名贵鱼类的鱼苗和鱼种在小池塘精养时也容易发生这种现象。一方面青苔会争夺其他藻类生活空间,并消耗池塘水中的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使得池水变瘦,溶氧偏低;另一方面,当鱼、虾、蟹苗游入"青苔"时,容易被乱丝缠死。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鱼类指环虫病在当地频发,对一、二龄草鱼苗种的危害尤为严重。指环虫先侵袭鱼鳃,损坏鳃丝造成鱼类死亡,治疗不及时的还会继发感染引起烂鳃病,侵袭鱼体表的造成表皮破损,鱼鳞松动,继而引起出血病、打印病,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鱼类指环虫是一类常见的寄生虫病害,指环虫的分布很广,全国各地普遍出现这种病,主要是在春季至初夏和秋季发生季节性流行,一般在鱼种阶段发病较多。水温20~25℃时是指环虫繁殖时期,当年小鱼种寄生5~10个指环虫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