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鱼种是渔业生产高产高效的关键。鱼种的规格大小与膘体肥瘦,直接关系其越冬成活率。秋季是鱼种培育的关键时期,必须切实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改善水体环境,促进鱼种生长。进入秋季,随着鱼种的生长、摄食量增大,水中饵料生物减少,池中有害物质积累增多,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对鱼种的生长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个体较小的鱼种。由于竞食能力差,生长受到抑制,所以需要调节水质,改善池塘水体环境。其基本方法,一是更换池水,先将池中老水排出1/3—1/2,然后再加注新水。二是看水施肥,增加池中饵料生物。初秋时节,气、水温都较高,追施肥料以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清淤改造。改善池塘条件应经常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1.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曝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2.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3.注水和培育水质: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即可注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lOd,投基肥,培育水质。  相似文献   

3.
<正> 鱼种的规格与膘体肥瘦,直接关系其越冬成活率。秋季是鱼种培育的关键时期,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改善水体环境,促进鱼种生长 进入秋季,随着鱼种的生长,摄食量增大,水中饵料生物减少,池中有害物质积累、增多,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对鱼种的生长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个体较小的鱼种,由于竞食能力差,生长受到抑制。所以,需要调节水质。方法一是更换池水,先将池水排出1/3—1/2,然后再加注新水;二是看水施肥,增加水中饵料生物量。初秋时节,气、水温都较高,追施肥料  相似文献   

4.
根据本地生产经验和笔者多年实践体会,就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技术探讨如下,以供参考。一、池塘条件为满足草鱼种生态要求,宜选择面积较大、水体较深的池塘进行养殖。一般要求面积为2000—4000m2,水深2m左右,塘口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底平坦,淤泥厚10cm左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设施配套,且保水、保肥性能好,池塘水边设饵料台,池内配功率为3KW的增氧机1台。放养前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挖出过多的淤泥,暴晒池塘至底干裂。鱼种下塘前10天,注水深10cm左右,用生石灰80—100kg/667m2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2天后注入新水0.7-1m,注水时用40目筛…  相似文献   

5.
<正>问:怎样选备池塘?答:主养黄颡鱼的池塘要求不太严格,关键是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m,并配置增氧机。在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毒性消失后,加注新水1m左右,然后施入适量有机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供黄颡鱼摄食。问:怎样放养鱼种?答:一般每亩放养体重10g左右的  相似文献   

6.
<正> 1.试验条件1.1 试验使用水源方便、排灌系统独立、阳光充足的1号、2号、3号三口标准池塘,面积分别为2.0亩、3.5亩和2.5亩,池深2米,可调水深1.2—1.7米,平均水深为1.5米,三口池塘各具备增氧机一台,以防鱼类的低溶氧综合症。1.2 放养前鱼池进行了清塘、消毒,用生石灰全池消毒,然后注1.0—1.2米深的水,水质调节好后投放鱼种,投放鱼种时间为3月30  相似文献   

7.
正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又是各类鱼病的多发季节。搞好夏季成鱼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养殖质量,增加养殖效益极为重要。一、调节水质1.配备简单的水质分析盒,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加注新水或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隔10天左右冲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5~20cm深。一般鱼池应每月加注3~4次新水,每次30cm左右;生态制剂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若水质恶化,应先排出1/3~1/2老水,再注入新水,保持水质"肥、  相似文献   

8.
<正> 一、大规格鳜鱼种的培育: 1.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选择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2.池塘准备和饲料鱼的培育: (1)在4月5日用生石灰清塘,在4月10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m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9.
<正> 夏秋季节是异育银鲫快长肥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尤其要加强当前非常时期的管理,着重要从以下几项入手。一、水质管理。高产银鲫池塘水质不能过肥,透明度以30~35cm,水质相对清淡为佳。经常注加新水、有条件的要及时排出池底老水,厌氧臭水。调节水质,起到净化作用,以加溶氧促食欲。二、饵料要求。异育银鲫天然饵料喜食硅  相似文献   

10.
鱼种的饲养,即夏花养成1龄鱼种。鱼苗养成夏花后,便进入鱼种生长的旺季,在饲养管理及技术措施上,应抓好下列几个环节:一、改善环境,清塘消毒经过2—3个月培育,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底质有机质、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富集,各种病原菌增多,因此,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过的池塘进行培育。在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塘进行带水清塘,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池塘水深1m用125—150kg;水源方便的用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为每亩60—75kg,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入原池。二、严格筛选,分级…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试验材料 1、池塘 池塘为水泥砂子石砌池,面积2.3亩,水深1.7m。临近水库灌渠,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每周换水一次;池底淤泥较少;注排水方便;池塘周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鱼种 1999年4月21日从湖北省运回早繁苗1万尾,规格3cm左右。为了提纯复壮,提高苗种成活率,先集中在面积250m~2,水深1m的专池中强化培育20多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现将叉尾鮰大规格鱼种培育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一、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水源方便、水质  相似文献   

13.
夏季池塘养鱼水质调节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适当施肥。夏季池塘以施化肥为主,一般水质清瘦、水的透明度较高的池塘,每亩施尿素2.5kg、磷肥5kg,隔5-7天施一次。或施有机肥,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每次每亩施经过发酵或消毒的人畜粪便50kg左右。或施渔用生物肥每亩每米施1-2kg。2.定期加注新水,合理调整水位。这是调节池塘水质最有效、最主要的措  相似文献   

14.
池塘养殖是淡水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可分为鱼苗、鱼种培育,成鱼饲养两个阶段。现将池塘草鱼高产养殖基本技术详述如下:一、鱼苗鱼种的培育1.鱼池条件。①水源洁便,排灌自流。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水源要求无毒、无污染、无冷浸水、锈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怕旱涝。②面积、深度适宜。面积深度太大不易培肥和调节水质,太小、太浅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鱼苗池以一亩左右为宜,鱼种池可略大,深度以lm左右为宜。③池形规划、整齐,池底平坦,周围无障碍物。以长方形为好,东西长、南北宽。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水质调节水质调节主要是提高水中溶氧量,减少耗氧量和氨氮含量,池水透明度提高,控制在30-40cm。调节的方法:一是适时加注新水,排除老水。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深20-30cm以保证池塘水位不低于1.5m。注水在清晨4时左右进行。如鱼类缺氧浮头,立即注水能有效地解除浮头。二是停施或少施有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清塘消毒 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因此,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以便安全越冬。在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先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毒,并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  相似文献   

17.
<正>一、加强水质管理秋季池塘水位要维持较高,以2~2.5米为宜,水质保持清新优良,溶氧丰富,满足:"肥、活、嫩、爽"的要求。具体措施有:①定期注换新水,10天左右注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30厘米左右。②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鱼类食场的残饵,池塘水面漂浮的污物,池底沉积的剩草,池周附生的杂草等要及时清除干净。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长吻鎨池塘养殖技术,我们利用本单位下属基地的一口池塘进行高产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方法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近似长方形,东西向,面积3336m2,水深2m,单独进排水系统,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池塘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2、池塘的准备与消毒:试验池塘淤泥较厚,因此,干池后用吸泥泵清淤,清淤后曝晒半个月,然后在鱼种下塘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干池消毒,每亩用石灰100kg,化水后全池均匀泼洒,隔天注满水。过半个月后,鱼种下塘。3、鱼种放养:鱼种来自在单位培育的冬片鱼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翘嘴红鲌作为名贵淡水养殖新品种得以迅速推广。实践证明,在池塘、大水面中主、混养翘嘴红鲌具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一龄大规格鱼种供应是商品鱼养殖的瓶颈。根据笔者的实践,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一、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埂坚固,不渗不漏。每只池塘面积2000m2左右,水深1.5-1.8m。2、清塘消毒一般在5月上旬前,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经日晒20天左右,然后进10m,用生石灰150kg/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3、施肥培饵夏花放养前10天,经…  相似文献   

20.
<正>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五项工作。1.清塘 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围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