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气候变化,各国推出了大量金融创新产品,绿色债券就是其中之一。将中国绿色债券打造成绿色“一带一路”上的中国特色债券,可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减少碳排放,成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绿色金融主力之一。论述了中国绿色债券的现状及其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抢抓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大别山区实施特色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扬 《农场经济管理》2011,(7):F0004-F0004
<正>6月19日,第22届哈洽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展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产业"绿色",意在突显绿色生产、健康饮食的理念。作为我国农业领域的国家队,北大荒集团以1200平方米的展区空间向国内外客商展现了国家重要优质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和现代化大农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的变化,预制菜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目前黑龙江省预制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延伸不充分、行业标准化程度低、产业技术研发不足、预制菜缺乏代表性产品单品等问题,探索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完善行业标准;打造绿色智慧厨房;加强技术创新;树立龙江味道预制菜产业品牌等特色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以期为未来黑龙江省预制菜产业特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特色农业区域布局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福建省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发,阐述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具有福建特色的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3条农业产业带;畜牧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4个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9个重点农产品发展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特色农业     
一、农业旅游 意大利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当年夏季就招徕了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游客,到各地的“绿色农业旅游区”休闲度假。  相似文献   

7.
可食用特色经济林产品竞争力提升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界定可食用特色经济林产品及其竞争力概念出发进行分析,认为:提高可食用特色经济林产品竞争力必须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绿色营销,品牌营销,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四大对策,构建"观念、科技、人才、政策、基础设施"五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梳理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现状特征,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建议,对我国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 文章在对我国部分特优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和叠置分析等方法,揭示特优区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阐明特优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大关系。结果 (1)当前第一阶段特优区认定工作已基本完成,特优区在省级地区形成全覆盖格局,但地区间还有差异,表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分布特征。(2)特优区建设过程中存在流通体系不健全、绿色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间同质竞争等问题。结论 下一阶段特优区建设中,应从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监测评价管理体系、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明晰绿色技术采用行为形成机理等方面着手,夯实特色农产品发展基础,促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平凉"金果"、阳坝茶叶、陇南橄榄油等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走俏省内外市场,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原因是什么?因为它们是绿色、有机农产品。甘肃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孕育了特色农产品,在绿色、有机农产品方面独树一帜。2011年,甘肃省绿色、有机农产品当年认证数在全国居第八位,在西北地区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0.
一、蜜冬瓜条1.成品特色色泽洁白,质地清脆,外干里湿,甜而不腻 2.加工方法选每只重10公斤左右,充分成熟的冬瓜,洗净后用瓜刨将绿色部分全部刨去,用长刀横切为宽10厘米的瓜圈,除去瓤籽,再切成宽1.50厘米的小瓜条,倒入含氧化钙(即生石灰)约0.60%的石灰乳内浸泡8~10小时,使瓜条硬化。再用清水漂洗3~4次,然后用沸水煮5~6分钟,至瓜条肉质呈透明状为止。取出用清水漂洗,沥干,按10公斤瓜条用白糖2.50公斤的比例,一层瓜条一层白糖,入缸糖渍。8~10小时后再加白糖,使糖液浓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展地方经济,促农增收。而这又需要立足于地方情况,发挥地方特色产业优势。结合阜城县情“,绿色兴农”则是一个好战略。通过政府倡绿、产业增绿、品牌带绿、招商引绿,大做绿色文章,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政府倡绿。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和日  相似文献   

12.
龚勋 《农业经济》2012,(7):53-54
绿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绿色农业发展途径进行探析,能有效的转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因此必须创新绿色农业发展科技,增强绿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完善和创新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绿色农业有效调节作用;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绿色农产品附加值;发挥政府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弥补绿色农业市场发展缺陷.  相似文献   

13.
“银花合作”透射出银行业绿色信贷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金融支持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区域特色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区域金融也由此培育出了巨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1月17日-20日,以特色、绿色、文化、品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2006中国农业市长论坛,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论坛,黄河三角洲·东营十大特优农产品新闻发布会,市民最喜爱的十大农产品评选,参展农产品评选表彰等几大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美丽中国,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内涵、思路路径及工作重点,为新时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文章利用自然观、系统观、发展观等哲学方法,分析农业绿色发展理论逻辑,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思路路径;利用公开报道数据,从水土资源保育、产地环境清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集约节约发展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结果 系统提出全面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不断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健全完善支撑保障体系。系统开展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推动树立绿色消费观等农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结论 新时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农业发展全过程绿色转型,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农户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决定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此研究分析影响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及行为的相关因素及路径。方法 文章基于新疆各地州的35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形成机理。结果 (1)农户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政策的引导、感知利益和绿色生产意愿与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呈正比,感知成本则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具有负向作用。(2)农户的绿色认知越清晰,绿色生产意愿越强烈,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推广力度越强,越能刺激农户进行绿色生产行为。(3)农户感知到花费的金钱、劳动和精力越多,则会削弱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结论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和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有正向作用,其中各项指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相对而言,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绿色壁垒的概念、特征及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壁垒挑战的十点建议:①强化绿色意识;②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③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④进行绿色认证;⑤加强认证机构建设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⑥搜集国际市场“绿色信息”;⑦开发绿色产品;⑧加强国际合作,抵制绿色保护主义;⑨鼓励技术创新,扶持绿色产业;⑩科学借鉴国际经骚,认真研究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8.
永吉县正在进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型。2005年,该县绿色、特色农产品产值已经达到2亿元, 占该县农业总产值的14.1%。绿特粮食经济冲出传统模式获高效。今年春节前,永吉县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生产的有机大米,  相似文献   

19.
乡村连线     
<正>广西力争每年建成600个以上"绿色村屯"近日,广西出台《广西"绿色村屯"建设标准和评选办法(试行)》,全面部署开展"绿色村屯"创建活动,全区力争每年建成600个以上"绿色村屯"。"绿色村屯"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绿色环境、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四个方面。要求村屯应绿化的地方均进行绿化,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农产品流通现状存在的五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决了的对策,要加强绿色物流的宣传;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制订标准和法规来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加强绿色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农产品绿色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加快农产品绿色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