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们在晚更新世地层发育区实测21条地层剖面,发掘了四十八处化石产地和一百多件哺乳动物化石<详见图1>。这些化石经鉴定绝大多数是1959年周明镇等提出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他们认为这一动物群“代表我国第四纪晚期一个特殊动物群,  相似文献   

2.
大象曾在新近纪及第四纪时期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其生存空间对气候变化响应较敏感。基于已发现的大象化石类型及分布,根据大象的生活习性,反推我国新近纪至第四纪的气候变化,结果显示:(1)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期间中国东部及黄土高原气候逐渐变暖,中、晚上新世期间气候较前一阶段明显变冷;(2)更新世时期气候总体呈变冷趋势,气候冷暖波动频繁、幅度大,晚更新世时则较为寒冷:全新世时期则相对温暖;(3)云贵高原新近纪以来隆升情况复杂,大象化石对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还需进一步考证。将大象化石分布指示的气候变化与红黏土、黄土、石笋记录的气候变化进行对比,气候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蓟县以震旦亚界地层闻名中外,但对第四纪地层研究不多。我们于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在该区进行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对蓟县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下列看法: 一、更新世地层特征及其新老关系蓟县第四纪更新世地层划分为三个统七个组和八种成因类型,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早更新世地层绛红色泥砾,又称高地泥砾。多受后期破坏,出露较少,仅零星分布于青山岭、郭家沟两侧(图1)、小港、穆马庄等地。多掩盖在高地剥蚀面上,海拔标高在200—300米间,厚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山西偏关地区中奥陶统地层进行了牙形石动物群的系统研究,根据牙形石动物群的发展演化、垂直分布、形态特征及组合面貌,将区内中奥陶统地层由老至新划分为四个牙形石组合(带):1、Scolopodus flexilis带 (Basilicus (Basileilla)—Eoisotelus组合);2、Tangshanodus tangshanesis带;3、Scolopdus mandalensis—Belodella rigida-A(?)rilobodus simplex组合;4、Paraozarkodina asymmetricus—Microcoelodus asymmetricus—badoud(?)s badouensis带。结合中奥陶统地层的岩性岩相、沉积旋回及地层接触关系,并与国内外同期同层位牙形石动物群对比,将该套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划分为下马家沟组(1—2化石带)、上马家沟组(3化石组合)及上马家沟组上部(4化石带)。从上马家沟组上部所含牙形石动物群组合特征的分析,显然与下伏上马家沟组牙形石组合面貌不同,独具特色,而与邻区峰峰组牙形石组合面貌相似。为此,笔者将上马家沟组上部层位首次建立一独立地层单位一峰峰组。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野外工作及采集化石鉴定结果综合分析,将昭乌达盟晚更新世地层划分为三个层组,即林西组为下部层;文德营子组为中部层;马兰黄土为上部层。对鉴定的4目20余种属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其中个数最多的为,Coelodonta antiquitatis Blumenbach、Equussp.和Pseudaxismantchuricu swinhoe.古气侯初期为寒冷的冰缘气侯阶段;中期为温湿的山前洪积和盆地湖河发育的气侯阶段;末期为凉而干旱的马兰黄土堆积的气侯阶段。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介绍了山西天镇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发现、发掘概况及动物群的特征,讨论了含化石地层—灰泉堡组的时代,认为无疑应属晚白垩世。以晚白垩世蜥脚类巨龙科和鸟臀类甲龙科化石为代表,别具特色的新恐龙动物群为一突破性的发现,对它的深入研究,将对蜥脚类、甲龙类及其共生动物群的组成、性质、演化、迁徙和动物地理区的划分及探讨白垩纪末恐龙的绝灭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内蒙呼市大窑文化遗址第四纪地层的研究中,通过对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孢粉微体化石的研究,获得了十分丰富的古生物信息,为从生物地层学角度划分本区地层提供了重要依据。孢粉组合共划分了四个不同的植被演化阶段和三个古动物群,结合古地磁测年,提出了划分本区地层的具体界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蓟县地区长城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地层和生态环境研究工作,初步发现和证实在长城系中含有宏体化石5科(类)、5个属、6个种,其中1个新种和1个相似种。通过区内长城纪宏体化石的分布、层应、类型、特征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初步研究,同时结合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如化石固定炭、有机炭、红外光谱分析,电镜扫描、稳定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等,初步探讨了化石成分、时代、生态环境、生物归属和地层意义等问题。长城纪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和高于庄组宏体化石,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400Ma 之间,它们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宏体化石,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宏体化石之一。从高于庄组宏体化石与北美及印度宏体化石对比,具有大致相同时代、相同类型,表明了生物在演化上的同步性和阶段性,具有较大的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泥河湾盆地44条剖面、6个钻孔介形类生物地层研究,发现介形类26属70余种,从老到新可划分Ⅰ~Ⅴ个组合带,第I组合带分布于上新统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第Ⅱ~Ⅳ组合带分别见于下更新统泥河湾组的下、中、上段;第Ⅴ组合带分布于中更新统虎头梁组和上更新统许家窑组。从马圈沟、小长梁、虎头梁、东坡、雀儿沟、皮裤裆、侯家窑探方(1~4)剖面岩石地层、介形类生物地层和旧石器文化遗存地层的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地层分布,从东到西的地层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分布特征,这正是泥河湾古湖和盆地发展及环境演化的反应。马圈沟遗址剖面发现有10个文化层。下部MJG-Ⅰb,MJG-Ⅰa,MJG-Ⅰ~Ⅶ文化层段,含第Ⅱ介形类组合带,为早更新世早期泥河湾组下段,系滨浅湖相的原地埋藏,年龄为1.55~1.77Ma;半山BSH(Ma)、小长梁、山神庙嘴文化层段,含第Ⅲ介形类组合带,为早更新世中期泥河湾组中段;半山BSH(Ma)文化层为湖滨河流相沉积,为扰动轻微的原地埋藏,年龄为1.32Ma,小长梁、山神庙嘴文化层为湖滨岸沉积的原地埋藏,年龄分别为1.36 Ma和1.05 Ma。东坡、雀儿沟、皮裤裆文化层段含第Ⅴ介形类组合带,为中更新世虎头梁组,属河口三角洲相的异地埋藏。侯家窑探方(1~4)剖面的文化层段也含第Ⅴ介形类组合带,为晚更新世许家窑组湖沼相沉积,铀子系年龄104~125 ka,新近研究表明为古河流的牛轭湖相沉积,光释光年龄224~161 ka。论文对相关剖面文化层的形成和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及泥河湾古湖形成、发展、消亡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前人对辽西—赤峰地区第四纪地层及哺乳动物(Mammalia)化石进行系统的研究。早在解放前瑞典人安特生(J.G.Anderdson),日本人鹿间什夫、德永重康作了关于地层学及哺乳动物化石方面的报导;我国地质学家翁文灏通过对东梁下部的北票红土进行研究,确定的地质时代为上新世(Pliocene);解放后古生物学家周明镇、薛祥煦对该区的化石进行了研究,编写出东北哺乳动物化石志。  相似文献   

11.
河北柳江盆地发育一套连续完整的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富含三叶虫和笔石。本文对区内寒武—奥陶系三叶虫动物群序列作一论述。笔者依据区内寒武—奥陶系剖面三叶虫动物群形态特征、垂直分布及演化趋势,自上寒武统凤山组至下奥陶统冶里组,划分为四个化石带和五个化石亚带:1.Ptychaspis—Tsnania带,2.Ouadraticephalus带,3.Tellerina—Calvinella带,(1)Calvinella ulriehi亚带,(2)Sinosaukia pustulosa亚带,4.Asaphellus带,(3)Symphysurus hunjiongensis亚带,(4)Wanliangtingia calvicepitis亚带,(5)Asaphellus homfroyivar—Lohanpopsis亚带。根据寒武—奥陶系界线附近三叶虫和笔石的垂直分布,三叶虫的形态特征及演化序列,结合其岩性岩相变化,并与国内外同层位对比。将区内塞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置于Tellerina—Calvinella带的(2)Sinosaukia pustulosa亚带与Asaphellus带的(3)Symphvsurus hunjiongensis亚带之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与我院地质系太行山地层专题队一道,对太行山南段奥陶系地层的划分对比开展专题研究。1979年曾对邯邢北段綦村~新城剖面作过牙形石动物群的分析,进行了地层划分对比及其时代归属的讨论。81年又对临城县祁村~南程剖面,开展系统的牙形石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处理及鉴定。现将牙形石动物群研究的初步成果提出,依此对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的划分对比及时代归属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的叶肢介化石采自新疆塔城泥盆纪“朱鲁木特组”,有3属7种:Asmussia cf.vulgaris, Pseudestheria simplex, P. cf.diensti, P.tuvincorum,Ulugkemia larionovae, U.sajanensis, U. minusensis.该组合可与苏联中泥盆统吉维特阶的叶肢介化石对比,在国内尚无对比资料。建组地点的朱鲁木特组根据植物化石定为晚泥盆世,没有发现叶肢介化石。塔城的所谓“朱鲁木特组”根据叶肢介化石来看,应对比为中泥盆统呼吉尔斯特组而不是朱鲁木特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山西雁北地区出露比较好的,而且含有丰富的牙形石化石的四个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讨论了区内寒武系上统凤山组上部与奥陶系下统冶里组中下部的牙形石动物群特征。根据其垂直分布、形态特征及演化趋势,在界线附近自上而下划分为五个化石组合(带): (5) Scolopodus quadraplicatus带;(4) Chosondina herfurthi—Cordylodus rotundatus带;(3) Cordylodus intermedius—Drepanodus simplex带;(2) Cordylodus proavus带;(1)Proconodontus—Prooneotodus带。通过与国内外对比,作者将区内寒武—奥陶系的分界置于(3) Cordylodus intermedius—Drepanodus simplex带与(2)Cordylodus proavus带之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冀北坝上地区首次发现的冰川遗迹,冰缘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中更新世以来的冰期、冰缘期进行了划分,分别命名为塔拉囫囵冰期、刘家营冰缘期,前者可与庐山冰期对比,后者相当于晚大理亚冰期。传统的观点认为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属干爆寒冷气候,但对本区冰缘现象的研究发现,此时期曾出现过湿冷阶段。在本区建立的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塔拉囫囵组,位于赤城组之上马兰组之下,时代属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6.
河南西部义马常瑶、东韩沟一带分布有一套红色碎屑岩地层,1983年笔者首次发现了一批介形类、轮藻,一枚假鳄类牙齿和一些植物化石,为该区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该区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如下:1.石千峰群:可进一步分为三个组(自下而上):(1)孙家沟组(P_(2s)):底部为灰白、黄白色厚层粗粒砂岩;中部为灰绿、黄绿色粉砂质泥岩夹灰白、棕黄色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和紫红色泥岩夹泥灰岩。厚291.5米。在该组中部含有少量双壳类:Abiella sp.和 Microdontella sp.等。其时代认为属晚二叠世。(2)刘家沟组(T_(11)):为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砖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和含砾粗砂岩。厚158.9米。该组在本区未发现化石,但根据山西刘家沟组中所发现的交城肋木 Pleuro-meia jiaochengensis 和 Lundbladispora-Taeniasporites-Cycadopites 孢粉组合及叶肢介 Leptolimladia 等化石,其时代属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河北蔚县地区为代表,对冀西北寒武—奥陶系的分界及牙形石动物群序列作一论述。根据区内寒武一奥陶系剖面牙形石动物群形态特征、垂直分布规律、演化系列及时限范围并参考其岩性岩相变化,自上寒武统凤山组至下奥陶统治里组划分为五个牙形石带:1.Prooneotodus-Proconodontus 带;2.Cordylodus proavus 带;3.Cordy-lodus intermedius-Drepanodus simplex 带;4.Oneotodus variabilis-Utahconus beimodaoensis 带;5.Scolopodus quidraplicatus 带.通过牙形石演化阶段分析,并与国内外同层位对比,将区内寒武—奥陶系的界线置于Cordylodus proavus 带与 Cordylodus intermedius-Drepanodus simplex 带之间。  相似文献   

18.
1979年,笔者等曾在冀西北怀来龙风山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中,找到了肉眼清晰可见的、小型的Chuaria等多种藻类化石。这些化石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时代较老,层位较低,个体较大,种类较多,产量较丰富,保存又完好的藻类实体和印痕化石. 其中有一种含量较丰富又具代表性的分子,就是笔者鉴定的一个特殊类型:龙风山藻属(Long-fengshania)。它的最大特点是化石体分为叶状体和似叶柄两部分。叶状体基部边缘都有一似叶柄  相似文献   

19.
《燕山地区青白口纪宏观藻类》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晚前寒武纪炭质大型化石(carbonaceous megafossils),即本书所称“宏观藻类”化石的专著。杜汝霖和田立富著,全书约16万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前寒武纪古生物学是古生物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也是当前古生物学中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炭质大型化石或“宏观藻类”化石是前寒武纪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探讨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演化和解决晚前期寒武纪地层对比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自60年代初在安徽淮南地区青白口纪刘老碑组发现炭质大型化石Chuaria以来,现已在许多地方的晚前寒武纪地层中找到这类化石,而且层位也比较稳定。最近几年,河北地质学院杜汝霖同志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对燕山地区青白口系的“宏观藻类”化  相似文献   

20.
在海南岛石碌的寒武—奥陶纪赤铁矿石及新疆莫托沙拉的下石炭纪赤铁矿石中发现了铁细菌化石及铁细菌的铁鞘堆积而成的赤铁矿石,作者称之为菌藻赤铁矿(菌赤铁矿)。铁细菌化石有铁球菌属(Siderococcus)、铁线菌属(Sideronema)及球铁菌属(Siderosph aera)三种类型。菌赤铁矿是生物成因的。根据含矿岩系的岩相特征、矿石的化学成分及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区系规律等分析,认为在氧化性大气环境下,过渡沉积区是菌赤铁矿最理想的形成环境。其形成条件是较温暖的气候及清澈而安静的水域环境,并具有较弱的定向流水动力条件。在其形成过程中,气候和水动力因素并非始终稳定不变,其表现在矿石中铁细菌铁鞘的纹层堆积及纹层中铁鞘的局部密集以及三氧化二铝含量曲线特征等。前者是季节更替的反映,后者是水动力作用的局部微弱变化的结果。两矿床除菌赤铁矿外,并有胶体化学成因的赤铁矿石,均属化学沉积及生物沉积成因矿床。菌赤铁矿是一种取决于一定环境因素的特定沉积产物,具有良好的指相意义,同一类型的沉积铁矿显然是受环境因素的严格控制。两矿床虽处于不同的地质时代和地理位置,但其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则是一致的,因而沉积了同一类型铁矿床。作者在粤东大顶等地的磁铁矿石及赤铁矿石中,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在东鞍山赤铁矿层中均发现有铁细菌化石,多与本文论述者类似,这对研究我国铁矿成因及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球发展的历史中,早自太古代末期(33亿年前)就开始有菌、藻出现,从而在地球上开始了生物沉积作用。以致于在各个地质时期都可以找到生物岩和生物成因的沉积矿床,并在许多地层及沉积矿床中广泛分布有菌、藻化石。虽然对生物碳酸盐岩的研究有不少文献报导,而对生物沉积矿床的发现和研究国内则颇为少见。作者自1976年及1977年相继在海南岛石碌及新疆莫托沙拉古生代沉积赤铁矿石中,发现有大量的菌、藻化石,其与铁矿床的成因关系很密切,常成为菌藻赤铁矿。本文试图根据石碌及莫托沙拉的菌藻赤铁矿及菌、藻化石的研究,对菌藻赤铁矿的形成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