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央党校张建君博士的专著《论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由其博士学位论文改写而成)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在其已有著作成果—《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11月出版,可以看作是讨论社会主义现实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专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由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可以看作是讨论社会主义现实经济学“系列理论专题”的专著)—的基础上关切社会主义现实经济过程的一部理论力作,是对社会主义现实经济过程的“整体细审”。  相似文献   

2.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历史信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这一概念是1961年由 G.J 斯蒂格勒(G.J.Stigler)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的“信息经济学”论文中首先提出并使用的。就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而言,则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早在1921年,F.H.克纳特(F.H.Kn-ight)在其著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阐述解决不确定性的各种方法时就指出,“信息是主要的商品之一”.“大量的公共资金”、“巨大的资本投资”将被投入到信息活动中去,复杂的组织也将逐渐转向信息活动;并且还暗示,“高级专业化工业的存在将使社会具有提供知识和向导的功能”。可以认为,克纳特是最早涉及信息经济学研究范围的经济学家。但正象 D.M.兰伯顿(D.M.Lamberton)分析的,克纳特的思想之所以没有象 F.马克卢普(F.Machlup)那样引  相似文献   

3.
技术经济:回顾与展望──关于技术经济学史的对话(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专为《技术经济》杂志即将出版100期而作──作者题记A:技术经济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其应用价值及对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B:的确如此。而且据我所知,面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起和成就,一些学界同仁已萌发了编写一部《中国技术经济学史》的想法。在一些专著和论文中我们也时时感觉到这样一种冲动。A:对于技术经济这样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特别是正处于成长和亟待完善及发展阶段,是否需要或者如何去编写一部“史”,我想最好还是让有关专家同仁们去思考和研究。不过我认为进行…  相似文献   

4.
从罗斯托起飞理论看吉林经济的起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五阶段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过渡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其中起飞是经济增长中“巨大的分水岭”,是“稳定增长的障碍和阻力最终得以克服的时期”。一个国家的起飞正是该国各地区或产业部门实现起飞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经济学应开展“文化经济”的研究补遗──写在《经济师经济学》即将出版之际王汉斌,单永珍"文化经济"需重视信息产业文化经济与后工业社会是并行的。它所依赖的不仅仅是"体力"和"能源",而更主要的是信息。信息,从广义上理解,是客观世界中各种客观事物的变...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曾在1991年《技术经济》第6期上介绍了格兰特教授1930年所著《工程经济原理》一书。其中提及比格兰特更早的费什(J.C.L.Fish)及其著作《工程经济学》。为了系统地研究技术经济文献,我们找到了这本书。《工程经济学》英文原名为《Engineering Economics》,是费什1915年出版并于1922年修订再版。费什英文全名为John Charles Lounsbury Fish,当时是斯坦福大学铁道工程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员和美国铁道工程学会会员。很巧,费什教授与格兰特教授同在斯  相似文献   

7.
42岁的青年经济学家张曾芳,最近以一本经济学新著《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在经济学领域刮起了一股旋风:《经济参考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江海学刊》等全国十余家报刊作了报道、评介,一些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和记者撰文推荐书中的观点。他的“社会经济五分法”被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有人因此撰文称赞张曾芳“十年磨剑,一朝出鞘当闪亮”。其实,张曾芳在经济学界已经不止一次“闪亮出鞘”:1986年以来,他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和编著13本;有2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和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著名经济学家沈立人先生称他“是中青年经济学家中颇有独特风格的一员猛将。”  相似文献   

8.
药物经济学最早来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公共医疗保健费用迅速增长,高昂的保健费用令政府和社会保障机构不堪重负。为了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1979年美国国会下属的技术评定局对公共医疗费用进行成本一效用分析,形成药物经济学的雏形。此后到了80年代,产生了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这一英文词汇;1989年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药物经济学专业期刊《Pharmacoeconomics》;1991年专著《药物经济学原理》出版。从此,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初步形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初出台了《药品差比价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则”)。《规则》是对同种药品不同剂型、规格、包装数量等之间的差异,在价格差别上做出的明确规定,并作为政府制定药品价格的重要准则。《规则》是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在总结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价格法律法规为依据,借鉴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思路与方法,运用价格关联性原理形成的一种药品价格规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政策依据、分析和评价《规则》制定和实施效果,以充分说明“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政策依据,中国价格协会《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6月至9月对药品差比价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梳理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的同时,广泛收集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等多方意见,对《规则》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两个维度的评判,并以此作为《规则》引入市场之后的重要反馈结果与未来政策调整的依据。本着对课题研究过程与结果负责的态度,本杂志将《药品差比价问题研究》报告全文刊登,以保证报告所阐述的问题不引入编者本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正> 由熊映梧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生产力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国内迄今出版的同类著作中颇有特色的。它不仅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审定为我国高校教材,而且获得了1988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一、生产力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建树首先要解决体系框架和结构安排问题。《原理》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是有意义的。作者在开篇章中从历史背景、生产力运动规律及其在经济科学中的地位论证了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从中引出结论:“生产力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力的属性、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该书第10页)。同时指出,它同政治经济学一样,都是从总体上研究经济运动规律的。所不同的,它是“联系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力运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终身教授田国强博士主编的《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以下简称《发展》)一书 ,于 2 0 0 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① 此书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两个国际会议论文集的基础上形成 ,一是 2 0 0 2年 6月举办的“微观计量经济学高级研讨班” ,由 2 0 0 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麦克法登 (DanielL .McFadden)博士领衔主讲 ,其中麦克法登教授主讲两讲 ,佛罗里达大学终身副教授艾春荣博士主讲两讲 ;二是 2 0 0 1年 6月举办的“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系列讲座 ,由 2 0 0 0年诺…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是70年代在西方国家首先出现的一个新词。197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技术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第一次给高技术下了定义。1981年美国出版了用《High Technology》命名的专业杂志。1982年8月,日本新闻周刊和商业周刊相继发表了“Japan's High-TechChallenge”文章和“High-Tech Gateway”专集。1983年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  相似文献   

12.
一、起源欧根·卡尔·杜林在他担任柏林大学讲师时,先后出版三本有关经济学、哲学和社会主义的著作,即《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1871年),《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兼论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1873年),及《哲学教程——严格科学的世界观和生命形成》(1875年)。这三本书也就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杜林学说的基础。早在1867年杜林就以“第一个专家”的资格,评论了刚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而首先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虽然马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2002,(4):47
凡涉足经济、金融或股市的人士,都熟悉一个权威信息来源《华尔街日报》,尤其知道该报每天发布的道琼斯指数。很多读者可能不了解,《华尔街日报》还发布各国的“经济自由指数”(以下简称《指数》) 这个指数是与美国民间智库“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undation)联合发表的年度研究报告《指数》至今已有8年历史。最新一期《2002年经济自由指数》,于出版同时在网上提供免费查阅和下载 (http://www.heritage.org/index/) 一个国家为什么需要经济自由?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历年《指数》都附有几个章节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反复地援引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大量统计数据,令人信服地证明,经济自由是经济持续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经济学人集团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合作,年初在中国推出《世界2005》中文版。《世界2005》是经济学人集团发行的以分析和预测年度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为主要内容的年度出版物,今年是第17个年度。《世界2005》以“经济学人集团”冠名在中国出版发行,标志着经济学人集团在中国出版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年度中文版突出介绍了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刚刚度过大选年的美国、动荡的中东以及全球许多领域将在2005年出现的重大发展。《世界2005》一书以其严谨收编的高质量文稿而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关注国际动态的财经…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经济学应开展“文化经济”的研究──写在《经济师经济学》即将出版之际查谨,单永珍在经济师经济学研究内容中,我们提出了要注重“文化经济”的研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容;在历经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市场经济之后,发达国家于本世纪末开始进入...  相似文献   

16.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在《信息经济学》中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  相似文献   

17.
囊括了比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的西方比较经济制度学,是以不同经济制度的比较做为研究对象的。它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于三十年代末出版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书,被认为是最早进行比较经济制度分析的著作。稍后,美国经济学家洛克和霍特的《比较经济制度》一书,则被看做是这一新兴经济学的代表作。 比较经济制度学从一产生就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它声称要通过“公正、无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虽然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已近乎“主流”,但“制度经济学”这一术语的使用却有些混乱,不同的学者在使用“制度经济学”时的所指并不完全相同。 在欧美经济学界,“制度经济学”通常指的是由凡勃仑、康芒斯等人开创的、美国土生土长的经济学流派,《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也是在前述意义上使用“制度经济学”的(该辞典中没有“新制度经济学”这一词条)。  相似文献   

19.
张仁德教授等新著《新比较经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比较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难得的一部专著。该书对近10年来比较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发展着力探讨与概括;对比较经济学的方法论从哲学高度去把握和创新,并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重大发展。其中《经济学动态》逐步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学术作用和影响,现已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最喜好的理论经济学刊物。在21世纪全球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承和创新以及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经济学动态》将与美国的《激进政治经济学》、英国的《资本与阶级》、日本的《经济理论季刊》等世界学术顶尖的著名刊物一起,勾画出一幅靓丽的和体现“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语)的学术风景线,以回应《美国经济评论》等“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