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开业以来,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进程,遵循“面向三农、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推出了行之有效的农村信贷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农民这一弱势群体融资难的瓶颈,较好地支持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阳光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累计投放贷款12.6亿元,支持农户5509户,农村个体工商户2373户,农村中小企业343户。本文结合松原市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支农的实际,对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路径选择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三农”融资难的约束。本文提出破解农村金融约束的突破口在于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分析了农村征信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号件)更是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本主要是对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货币政策工具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朔州市正规金融支持“三农”的现状以及民间金融在农村二元金融构架中的优势比较,揭示了民间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明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立足民间金融发展的现实。提出任农村民间金融自然发展是较好的政策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信用社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是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转型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应该积极面对,完善“三农”金融服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保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但围绕着金融支持“三农”问题,人们在理论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异议、顾虑甚至是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支持“三农”的成效。基于此,本文依次阐述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必然性、切入点、支撑点和着力点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都面临投入不足,银行、财政的扶持有限等问题,资金供给不足成为制约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是推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责无旁贷地围绕“三农”发挥好杠杆作用,担当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在“新的历史起点”下,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如何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滞后或乏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用较大的篇幅提到了农村金融问题,“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等一系列惠农金融政策成为该文件的亮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金融方面看,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尊重金融规律,促进供给制度创新,以缓解农村金融压抑,促进储蓄与投资的有效转换,解决农村资金的外流问题,进而培育农村资本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不完善,融资难问题愈加突出,已严重制约“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四川珙县为例,通过剖析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主要矛盾,探讨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政策扶持体系、农村信用体系、保险体系和金融创新体系等“五大体系”,旨在切实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离不开金融支持.然而,就目前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域结构看,农村金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协调城乡二元金融发展,特别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状况,探寻其障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并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心系人民,关注农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明确态度和坚定信心,从而也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5%,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需要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因此研究和探讨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金融支持“三农”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金融支持“三农”的机理发生了局部性偏离,农业贷款存在投向不合理、投机大于投资的状况,表现为尽管每年农业信贷投量成倍增长,但农民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消费合理化等“三农”发展目标仍难以较快实现。结合固阳县的实际情况,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4.
农村、农民、农业,这三个不知从何时开始被简称为“三农”的关键词,注定要影响中国未来很长时间。虽然笔者农村老家的一位邻居曾经认真的请教:电视上经常讲的那个“三农”是个什么东西?这位农民老乡可能还不知道,现在“三农”问题已经发展成一项更大的事业:新农村建设。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各路神仙献策献计,农民企业家孙大午的答案是:“关键在于农村的金融建设,因为现在农村几乎没有金融活动,没有自己的造血机制”。由于其特殊经历,孙的言语难免绝对化,但反映的却是事实。应该说,目前对农村金融有一个基本的共识: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不足以支…  相似文献   

15.
郑冰 《山西财税》2007,(4):23-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解决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偏低的农民劳动力素质。构建新农村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增强农村劳动力素质。我们在重视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浪费和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金融服务组织欠缺,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融资难、贷款难的实际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进程。所以,应在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事关改革成败,而且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金融作为国民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就成为我们金融工作者研究的萤要课题。目前,困扰“三农”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农村资金缺乏,资金倒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资金现状,研究和探讨如何构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苏北某市的调查。就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村民间金融是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机制。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三农”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农村金融改革需要放开农村民间金融,形成细分市场;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实现“三农”稳健发展必须完善农村金融的“造血”功能.补充充足的金融血液。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资金外流严重,农民“贷款难”普遍存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产品匮乏.与“三农”发展严重脱节:农村金融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单一,服务功能不够健全。为增强农村金融在“三农”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效应.当前,进一步理顺农村金融关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实现农村金融的良性生态平衡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