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认为应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这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间借贷利率的角度考察温州三次金融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温州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当地民间金融组织演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民间借贷利率同银行机构基准利率走向一致,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民间借贷利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民间利率的市场非理性有利于民间融资市场充分发挥其作为次级金融制度安排的作用。对1978~2012年温州民间金融制度变量的测度,结果显示,民间金融制度变迁每变动1%,经济增量增加5.497%,表明温州民间金融的制度变迁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制度发展的不均衡性孕育着现存制度下的巨大潜在利益空间,诱致性地促动了民间金融制度的自发产生.因为适合民营经济的融资需求,中国民间金融制度具有存在的内在合理性.政府应该因势利导,使其走上合法化、规范化的道路,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分析:以民间金融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角度指出,民间金融存在的基础是我国的乡土社会,国有商业银行对金融资源的垄断、正规金融对小规模经济的规模歧视,及非国有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诱因:民间金融对我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民间金融问题研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金融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同于正规金融的制度安排,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民间金融组织的出现是一项重大的金融制度创新,它不仅给区域经济注入了大量宝贵的资金,也给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了压力和思路.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使得民间金融在现实中长期以灰色身份存在.在实际的金融体系运营中,民营金融在政府管制与国有金融垄断优势的双重挤压下艰难地成长着,但却日益显现出强烈的发展动机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5月7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称新36条),是新时期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塑造新环境、放开投资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国民经济的投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